高考之前,一切都还未尘埃落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9 22:26 3

摘要:尤其高中三年,每个人都跟扎了鸡血似的往前跑,背后还像绑了个循环播放的大喇叭,没日没夜喊:

听说过一句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挺吓人的吧,好像读书这事儿一旦松口气,就要被冲回幼儿园门口重新背ABC。

尤其高中三年,每个人都跟扎了鸡血似的往前跑,背后还像绑了个循环播放的大喇叭,没日没夜喊:

“快跑啊同学,高考在前面等着呢!”

问题来了,高中成绩到底啥时候能定下来?

是不是高一跟不上,高考就直接凉透?是不是高二掉了队,就再也爬不起来?

是不是到了高三,就只能摆烂等结束?

高一,比赛还没吹哨呢

高一新生最常见的状态是啥?

刚开学俩月,就对着数学卷子怀疑人生,暗戳戳琢磨自己是不是中考走了狗屎运,智商压根配不上高中。

科目一下多了六七门,难度也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作业一沓沓堆在桌上,跟银行催款单似的,压得人连呼吸都得匀着来。

班里总有人跟开了挂一样,考试分数往上涨,而你却在及格线边上反复横跳,数学题看十遍都像看外星文,妥妥“数学黑洞”附体。

真别慌,高一就是盖房子打地基。地基歪了点?及时补补还能救。

我之前认识个男生,高一第一次数学月考才考了40多分,老师批他卷子的时候都忍不住叹气,说这基础差得有点离谱。

但人家不怵啊,天天放学就堵在数学老师办公室门口,抱着练习册追着问,从课本例题问到拓展题,有时候一个知识点能缠老师半小时,把老师问得都调侃“你再问我就得回去翻教案了”。

就这么死磕了半学期,到期末考,他数学直接飙到120多分,班里同学都惊了,说这逆袭跟换了个人似的。

所以说,高一成绩根本没定型。

你以为跟同学差了一大截,其实大家都还在热身,有人适应快有人适应慢,纯属正常。真正重要的不是你考了多少分,是能不能把“不懂就问”当成日常,别让小问题堆成大窟窿。

你想啊,地基没打牢,后面盖再高的楼也得塌,高一就是补基础的最佳时候,这会儿多花点功夫,后面能省不少事。

高二,真正的分水岭来了

到了高二,才算真正进入“硬核环节”。

高一的时候还能靠初中基础混一混,背背单词、记记公式就能应付,高二直接上难度,知识点又深又绕,物理的电磁学、化学的有机反应、数学的圆锥曲线,刚学的时候能把人绕得头晕眼花。

感觉一夜之间闯进了游戏里的“进阶副本”,连小怪都比以前难打。

这个阶段,成绩差距是真的会拉大。

有的人学得顺风顺水,作业写得又快又对,考试排名稳定在前几,跟开了外挂没区别;有的人却越来越吃力,上课听着像懂了,一做题就卡壳,成绩跟坐过山车似的,这次考进前二十,下次直接掉到四十名开外。

然后就开始自我吓唬:“完了完了,高二都跟不上,高三肯定没戏了,这辈子都追不上别人了。”

其实吧,高二最大的坎不是“成绩差”,是“心态崩”。

你要是真信了“高二成绩定终身”那套话,大概率就直接摆烂了,上课走神、作业敷衍,成绩只会越来越差。但只要还有点不服输的劲儿,愿意花时间找问题,随时都能翻盘。

我邻居家姑娘就是,高二上学期物理一直不及格,每次考完试都躲在房间哭,说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

后来她妈陪着她找老师分析,发现是受力分析这块没吃透,后面她每天花四十分钟专门练受力分析题,从简单题到综合题,一道一道啃,错题本写了两本。

到高二下学期,她物理成绩直接稳定在80多分,还跟我说“原来之前觉得难,就是没找对方法”。

说白了,高二就像游戏里的“渡劫期”,有人一次通关,有人卡关十几次,没啥好比的。你要做的就是别慌、别急,每次考完试都好好分析错题,看看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做题方法不对,把漏洞补上比啥都强。

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一步一步来,反而能走得稳。

高三,最后一公里才见真章

一进高三,整个节奏都变了,跟按了加速器似的。

模拟考试一场接一场,周考、月考、联考,卷子堆在桌上能当枕头,每天除了做题就是讲题,连吃饭都得算着时间。

这时候很多人就开始丧了,对着满是红叉的卷子叹气:

“得了得了,我成绩就这样了,肯定考不上好大学,命里就没985、211这回事。”

这种想法,纯属自个儿说瞎话。

因为我见过太多高三逆袭的例子了,有个同学高三上学期排名还在年级三百多名,一本线都够不着,结果最后半年铆足了劲学,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背单词,晚上十点半还在刷题,错题本翻得都卷边了。

高考的时候直接考到年级八十多名,超了一本线五十分,连班主任都说是“最大黑马”。

为啥高三能逆袭?

因为高三的每一次考试,本质上都是“查缺补漏”。你错的每一道题,都是在帮你找出没掌握的知识点,只要你别因为错题多就心态爆炸,愿意花时间把错题搞懂,成绩就有机会往上走。

而且高考这事儿,不光考知识,还考心态。

有的人平时成绩稳,但一到大型考试就紧张,发挥失常;有的人平时成绩一般,却能在考场上稳住,超长发挥。

所以啊,高三拼的不是谁成绩一直好,是谁能在最后几个月保持清醒,别被焦虑冲昏头。

真别提前给自己判死刑,成绩定型的那一刻,只有高考结束铃声响了之后才算。在那之前,哪怕你现在排名靠后,只要还没放弃,就有翻盘的机会。

说实话,成绩更像个能随时升级的“操作系统”。

你高一的基础,就是系统底层;高二的学习方法,就是中间的运行逻辑;高三的心态,就是最后的防火墙。

哪一环出了问题,都能修补:基础差就补课本,方法不对就找老师请教,心态崩了就找朋友聊聊。

但你要是提前放弃,那系统就真的“蓝屏”了,再也没法升级。

所以我一直跟学生说,别管成绩啥时候定型,重要的是你啥时候决定认真学。只要时间还在走,你的分数就还有机会变。今天错的题,明天搞懂了,下次考试就能多拿几分;今天背的单词,明天记住了,英语成绩就能往上提一点。

因为学习这事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是“积少成多”。

来源:涵涵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