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这就是花钱买形象。日本媒体自己爆料,2025年日本外务省向19国使馆下达任务,将中国阅兵污名化为“军事威慑、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建议领导人慎重考虑出席,并承诺用经济援助换取这些国家的领导不出席。
原来这就是花钱买形象。日本媒体自己爆料,2025年日本外务省向19国使馆下达任务,将中国阅兵污名化为“军事威慑、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建议领导人慎重考虑出席,并承诺用经济援助换取这些国家的领导不出席。
这场金钱攻势始于2015年,10年前中国首次举办抗战胜利阅兵时,日本怕中国主导的历史认识在国际社会扩大传播,就启动了名为“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的项目,开始大手笔砸钱在国际上“洗白”自己的形象,十年间砸钱560亿日元。
别看日本现在经济搞得不错,动漫、汽车卖遍全球,就以为他们真的脱胎换骨了。在历史这个问题上,他们骨子里的那股劲儿,从来就没变过。现在眼看就要被我们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给戳破了,他们能不急吗?
央视《玉渊谭天》用一组数据把日方十年来的小动作彻底摆到桌面。从2015年算起,外务省累计砸下560亿日元(约合29.6亿元人民币)做“海外战略信息传播”,其中仅2025财年便豪掷62.2亿日元用来“洗白”。
讽刺的是,同一时期日本政府给所有“慰安妇”受害者的赔偿总额都不足百亿日元。
那日本这些钱都砸去哪了呢?560亿日元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但其实就分了那么几个版块。
先是日本外务省把预算切块发给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各驻外使馆以及一批“合作智库”,任务清单包括:请外媒主编赴日“研修”、资助欧美大学开设“日本领土与历史认识”课程、用“学术研究”名义要求出版社修改教科书中“慰安妇”章节。
这种类似“买路钱”的公关手段,在十年间影响了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再到越南河内的整个舆论范围,甚至也包括中国。
我们都知道日本篡改本国的历史教科书,刻意美化自己的侵略史,将侵华战争美化为“进入中国”。尤其2024年日本审定的教科书中,7家出版社删除了“随军慰安妇”表述,将南京大屠杀模糊形容成“南京事件”,让很多日本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少人认为日本二战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打败了而已,甚至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二战日本唯一出兵攻击的地方是美国。
但你不知道的是,日本连其他国家的教科书也没放过。那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比如说花钱资助所谓的学术研究,通过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给外国学者、媒体人经费,让他们发表“日本和平贡献论”“历史争议论”等亲日观点。
2021年,日本外务省网站“不小心”漏放了一个预算表,就直接曝光了一批拿日本“文化交流费”的中国公知,日本每月给他们补贴两万块钱。只是560亿日元流向的冰山一角,日本还有很多方面都在砸钱。
日本在欧美、东南亚开设“日本屋”,打着文化展览、动漫嘉年华的旗号,宣扬日本是技术强国、有匠人精神等形象,顺带夹私货宣传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领土主张,比如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
尤其是日本外务省格外重视网络宣传的力量,对于对于各国的网络大V,花钱就更大方了。比如2023年核污水排海期间,日本外务省就被爆出来,豪掷公关费雇佣海外博主洗白核污染水,现在能查到的情况是,给海外华人博主每条400美元报酬,让他们删除负面信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历史问题赔偿上非常“抠门”,1995年设立的“亚洲女性基金”名义上要给“慰安妇”幸存者发放赔偿金,但政府出资比例不足三成,大部分的款项竟然是来自民间募捐,而且日本政府还拒绝承担法律责任。据韩媒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实际发放的补偿金只有约85亿日元,才将将到560亿“洗白预算”的零头。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这笔560亿只是日本政府近年来“安全保障”资金中毫不起眼的一笔。
2025财年,日本防卫相关预算首次突破7万亿日元,其中80亿日元用于“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比去年猛增60%,专门给越南、菲律宾、蒙古等国送巡逻艇、雷达和无人机。
最近93阅兵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日本这次是公开对欧洲和部分亚洲国家进行游说,还通过向一些国家提供援助,换取其表态不参加北京活动。
但是大家应该不知道的是,这次日本外务省进行的对外游说行动,只有在日本媒体的英文版报道中能找到相关内容,日本媒体的中文版(像NHK中文网的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版)里都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直到法新社媒体注意到日本驻外大使刻意规避公开记录,通过私下提醒或者提供援助的做法,建议各国领导人“不要出席中国阅兵”,日本一系列行动才被曝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日本,其实部分欧洲国家本身也在犹豫是否参加本次抗战胜利纪念及阅兵,不过他们的顾虑可能和日本不太一样——主要担心“俄罗斯因素”,日本这一通煽风点火,简直给欧洲递了把“开溜的梯子”。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7日援引欧盟外交圈人士称,“日方暗示若出席阅兵,可能影响日欧下一步安保合作”,赤裸裸地以现实利益相要挟。
2025财年,日本防卫相关预算首次突破7万亿日元,其中80亿日元用于“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比去年猛增60%,这一项目就是通过各种经济、军事、外交援助来换取象征性的联盟。比如专门给菲律宾、蒙古等国送巡逻艇、雷达和无人机,日本外相8月中旬就宣布,再追加5亿美元帮菲律宾添置16艘大型巡逻艇。
换句话说,东京一边用560亿日元试图让外界忘记它曾经是侵略者,一边用数万亿日元重新武装自己和邻居——这种“先漂白、再磨刀”的组合拳,比单纯的历史修正更危险。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球各地都举行过纪念活动,法国举办了,俄罗斯也举办了,越南也要举办,日本都没有什么表态,为什么偏偏轮到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时候,日本开始“上蹿下跳”地慌了呢?
如果日本在二战中真的没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伤害,问心无愧的话,又何必闭着中国,偷偷以利益游说他国呢?恰恰是东京担心阅兵让全球重新聚焦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强征“慰安妇”等战争罪行,进而固化“战胜国—战败国”的国际认知,削弱日本在国际秩序中的话语权。
历史记忆一旦在80周年节点被重新擦亮,日本右翼多年来“自虐史观”的叙事就会受到直接冲击。于是,外务省紧急启动一系列外交游说、军事炒作,企图再次历史歪曲。
然而从效果看,日本560亿经费砸下去似乎回报不大,甚至还遭到了一些国家的抵制,比如土耳其、东南亚等“摇摆国”是日本重点游说对象,但是东南亚国家除了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以外,其他国家领导人都已确认出席。
越南和马来西亚就明确表态“尊重中国纪念权利”。截至8月28日,已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巴基斯坦总理、柬埔寨国王等共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北京阅兵,覆盖五大洲;欧洲议会议员也将出席。
560亿日元可以买下几场研讨会、几本教科书、几段电视片头,却永远比不上,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前惊天一跪,2015年诺曼底登陆纪念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重申对纳粹罪责的承担。
而日本呢? 石破茂在2025年3月带着美国防长去硫磺岛“哀悼逝者”,却绝口不提日军当年在此逼迫平民自杀的暴行,只强调“日美同盟稳固”。
最后所以围绕单纯的一次阅兵的争议,那只是浮在水上的争夺点,水面下中日其实一直在博弈。
因为日本的行动实际上还是在契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和欧洲的右翼复兴。比如日本在淡化侵略事实的情况下,还在不断的塑造自己“唯一核受害国”形象,而当年投下原子弹的美国,对日本的发声视而不见,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默许甚至鼓励。
进一步说,日本外务省声称中国“炒作历史”,其实是自己想做历史厨师,争夺二战话语权,为其“军事正常化”铺路,这又是美国期望看到的,借用日本这个桥头堡在亚洲地区遏制中国复兴和崛起。
对中国而言,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盛况,央视就会以85种语言向全球转播。
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碾压,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全球宣言!
新增了爱尔兰语、皮金语和卢旺达语的报道,这几种语言分别覆盖欧洲西部、南太平洋岛国和非洲中东部地区。超过720万爱尔兰语使用者、1000万皮金语使用者和1300万卢旺达语使用者,将第一次用自己的母语观看中国阅兵。
总台CGTN覆盖有7亿电视用户、6亿新媒体粉丝,还和全球4700家主流媒体有合作。从北美到非洲,从太平洋岛国到欧洲内陆,中国声音再无死角!
日本在二战中屠杀、细菌战、强征“慰安妇”的罪行,将通过85种语言传遍地球每个角落,这才是让日本真的坐不住的所在。阅兵不只是展示肌肉,而是成为共享历史教训的平台;把史料做成多语种数据库,向全球学者开放;把“慰安妇”档案继续推进世界记忆名录,让真相自己说话。
史实和史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但宣传和舆论,依然是我们需要争夺的高地。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