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共绘生态画卷 开创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30 09:02 1

摘要:8月2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关注唐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报道以冀东水泥、首钢迁钢等绿色发展典型为案例,展现唐山以“两山”理念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8月2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关注唐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报道以冀东水泥、首钢迁钢等绿色发展典型为案例,展现唐山以“两山”理念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将桃子装车。

岭子上村采摘园俯瞰。

8月18日至8月2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刊发(播)唐山重点稿件16篇。8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报道我市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通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在创新驱动下,高炉也能淬炼出“绿动能”。8月2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刊播《山水答卷:生态文明省域实践 河北:向绿而行》,关注唐山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报道以冀东水泥、首钢迁钢等绿色发展典型为案例,展现唐山以“两山”理念为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创新动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8月18日,《人民日报》10版刊发题为《向绿而兴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消息,介绍首钢股份打造“绿”钢新标杆,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让钢铁厂变身生态园,蓝天白云见证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提起钢铁厂,人们脑海中常浮现浓烟弥漫的景象。如今,走进首钢股份公司厂区,道路洁净、绿植葱郁、天空湛蓝,宛如置身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杨荣力介绍,我们是通过了超低排放评估监测的钢铁企业,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

要实现超低排放,关键在于打好“组合拳”。杨荣力介绍,源头严防,我们严控有害元素入炉,推广高炉煤气净化与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前端技术;过程严管,关键工序应用烟气净化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扬尘等无组织排放难抓取,我们为3117个无组织排放点装上“火眼金睛”,智能探测、精准治理;末端严治,铁路唱主角、料棚“穿罩衣”、除尘灰“走管道”,编织起严密物流“防护网”。

在创新驱动下,高炉也能淬炼出“绿动能”。因绿色参数优异,我们成为多家知名车企的优质供应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也融入周边百姓生活:“洗完车不再蒙尘,晾被褥清新洁净,家门口瓜果放心入口……”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映照着首钢股份的“绿”钢炼成记,这正是高质量发展动人的底色。

河北丰南:驻村工作队

助农纾困 抢通鲜桃销路

8月2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发《河北丰南:驻村工作队助农纾困 抢通鲜桃销路》消息,介绍河北丰南驻村工作队多措并举解桃农燃眉之急,线上线下联动打通鲜桃销路,累计销售突破5万斤助农增收,让汛期滞销鲜桃变“致富果”。

汛期以来,连续多雨天气给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镇赵新庄村的鲜桃采收带来严重影响,大量成熟桃果面临损耗滞销风险。

面对这一情况,唐山市委办公室驻赵新庄村工作队迅速行动,顶风冒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评估降雨对桃果成熟度、采摘、销售及运输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降雨天气影响,帮助鲜桃应销尽销,工作队在往年鲜桃销路基础上,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进一步拓宽渠道、抢通销路。

自7月以来,驻村工作队一方面积极对接家万佳超市、郑兆丰生鲜超市等本地商超及生鲜配送平台,打通线下主力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开辟线上市场,有效提升赵新庄村鲜桃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截至目前,全村鲜桃累计销量已突破5万斤,不仅有效减轻了果农损失,也有力保障了农户收入,让全村桃农吃下了“定心丸”。

新华社

用“边角料”打造新风貌 一个冀东山村的美丽蜕变

8月20日,新华社客户端播发《用“边角料”打造新风貌 一个冀东山村的美丽蜕变》消息,介绍我市丰南区岭子上村巧用闲置地打造采摘园、老人食堂和智慧服务站,“边角料”变身乡村振兴新引擎,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东南一隅,岭子上村利用昔日的“边角料”,打造出了乡村新风貌。

2022年以来,岭子上村以“租赁承包”为钥匙,盘活了闲置资源。整备好的115亩土地上,6座现代化观光采摘大棚拔地而起。据介绍,2024年采摘园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26个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挣上了钱,村集体一年多了5万元收入。

7月30日,午饭时间来到“岭尚农家”的大厅,十多位老人排队取餐。“中午晚上都有饭菜,二荤一素一汤,价格是三到五元,比家里做得还合口。”村民赵廷秀说。

硬件好了,村里也在努力补齐服务短板。2023年以来,岭子上村将空置的旧房屋打造成综合服务站。大厅里划分出党群服务、农经发展、生活保障等6个服务窗口。

如今的岭子上村,处处涌动着生机。这个冀东山村通过高质量发展,让美丽乡村的图景越画越鲜亮。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让蓝天碧水成为生活日常

8月21日,新华社客户端播发《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让蓝天碧水成为生活日常》消息,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民生福祉。

提起钢铁厂,人们脑海中常浮现浓烟弥漫的景象。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杨荣力介绍,如今,走进他们的厂区,道路洁净、绿植葱郁,宛如置身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迁安钢铁公司通过打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的“组合拳”,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也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

“十四五”以来,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到29.3微克/立方米,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区市落实落细大气质量改善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生态环境部门组织排查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推动问题整改。全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

浙江诸暨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走在诸暨山下湖镇的生态蚌养殖基地,一颗颗载有珠蚌的白色圆球,铺在澄净的湖面上。这种新的养殖方式通过管网将藻类“精准投喂”至河蚌体内,避免向水体直接投肥造成污染。

在重庆三峰百果园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相当于重庆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的40%。这是重庆提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推进净土保卫战的一个缩影。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近期,多部门联合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高发态势,同时还将聚焦重点地区全面深入排查整治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以有效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

经济日报

一座舞台带火一座城

8月24日,《经济日报》7版刊发题为《一座舞台带火一座城》消息,介绍直播大舞台点燃文旅新引擎。河北创新“线下演出+线上直播”模式,带动夜经济火爆出圈,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的奇迹正在全国复制。

每当夜幕降临,河北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直播大舞台的灯光亮起,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准时上演。

唐山迁安市的天元谷度假区,主打家庭出游、亲子互动和文化探索,主要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游客。“我经常拉外地游客来看大舞台,很多游客都是奔着演出来的,热闹、好玩,就图个开心。”当地网约车司机王师傅说。

天元谷旅游度假区董事长阳家军告诉记者,大舞台开办后,新增的客流量使景区商铺的出租率增长了8%,酒店每逢小长假、周末更是频频满房。景区还围绕大舞台创新开发了非遗花火秀、街区NPC互动、美食夜市等项目,综艺直播大舞台和夜游经济充分展示了线上线下创新发展、耦合裂变的强大内在能量。

河北省文旅厅副厅长王荣丽介绍,目前河北全省已有18个常态化直播大舞台。无论是城市大舞台,还是乡村大舞台,线下场场爆满,线上直播间有数十万名甚至数百万名用户观看,展现了一种可复制、可持续的“直播+”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河北晋州西曹村,村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台同样人气火爆。舞台规矩就一条:不设限!大家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有人说,西曹大舞台就像开盲盒,今天隔壁村的小孩唱歌,明天舞蹈队的阿姨自己排一个节目,自己买服装,自己做道具,这才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大舞台。

如今,直播大舞台的成功经验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很多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直播+文旅”模式,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新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