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阶级已被推翻,文艺作品美化地主、贬低穷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7 01:39 1

摘要:有的人如此说:这才是那个年代各阶层人物的真实写照,地主们没有强取豪夺,没有剥削压迫,都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而穷人陋习太多,没有头脑,不会经营,活该受穷!穷人要做的应该是向地主学习,好好过日子,而不应该造反打倒地主。

随着电视剧《生万物》的播放,曾经的“地主”“贫雇农”的形象以及“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等那场翻天覆地的土地革命又成为一个网络争议的焦点!

在电视剧中,地主们大都具有勤劳节俭、善于聚财、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以及不逼不抢、对人和气等良好品质。并暗示这就是他们发家的原因。

而反观电视剧中的贫雇农,却是好吃懒做,自私狭隘,品行不端,没有上进心,不会过日子。暗示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有地也守不住。

对电视剧中曾经的“地主”“贫雇农”形象的如此刻画,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人如此说:这才是那个年代各阶层人物的真实写照,地主们没有强取豪夺,没有剥削压迫,都是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而穷人陋习太多,没有头脑,不会经营,活该受穷!穷人要做的应该是向地主学习,好好过日子,而不应该造反打倒地主。

而更多的人义愤填膺,说这是对那个年代地主的刻意美化,是对穷人的抹黑和污蔑,是文艺领域无视社会背景混淆矛盾的行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刻画会造成国人思想的混乱,进而怀疑中国革命的合理性。这样美化地主、抹黑穷人的文艺作品不应该播放!

其实,无论文艺作品怎么渲染,地主阶级就是地主阶级,穷人阶级就是穷人阶级。在那个年代,地主和贫雇农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不可调和,已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否则,就不可能出现振臂一呼,能够“唤起工农千百万”的情形了!

地主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处于那个年代社会的上层,他们掌握着土地,控制着社会资源,说他们不高人一等,不横行霸道,不剥削,不压迫那是不可能的。黄世仁对穷人借款借粮的“驴打滚,利滚利”;刘文彩那明抢暗夺的“收租院”;胡汉三那杀人不眨眼的“还乡团”,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地主阶级,难道不应该把他们推翻吗?

当然,在整个地主阶级中,肯定会有靠勤俭能干发家致富的,会有不迫害人讲道理的,甚至富有同情心的所谓的好地主。但没办法,无论好坏,他们都处在地主阶层。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不会因为他们曾经是好地主而不打倒,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推翻整个地主阶级,为广大劳苦大众打天下。所以,为好地主们喊冤叫屈是徒劳的,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无论把过去的地主描绘的多好,无论把中国的贫雇农刻画的多差,也改变不了农民阶级是革命的同盟军,而地主阶级则是封建旧势力这个事实。中国革命就是依靠着一些人眼中这些有劣根性的贫雇农阶级,推翻了这些人眼中勤俭致富的地主阶级后,才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得中国真正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及有些文艺作品刻意美化地主阶级,贬低中国农民的形象,混淆是非,企图抹去那段中国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历史记忆,抹杀千千万万的革命先驱们浴血奋战的革命功绩。这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也是必须警惕的!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