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分享中,我院“知识探秘 健康益夏”2025志愿服务及夏令营系列活动温馨收官。今年,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首次从金融城院区拓展至知识城院区与广州国际生物岛,打造“临床实战 × 科研探秘”双线探索旅程,让孩子们在真实医疗场景与前沿科学场所中,触摸医学
在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分享中,我院“知识探秘 健康益夏”2025志愿服务及夏令营系列活动温馨收官。今年,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首次从金融城院区拓展至知识城院区与广州国际生物岛,打造“临床实战 × 科研探秘”双线探索旅程,让孩子们在真实医疗场景与前沿科学场所中,触摸医学、感知生命。一次次实操、一场场体验、一份份志愿服务,如涓涓细流,汇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成长乐章——医学梦想的种子,也于此时,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
“医院里原来这么有趣!”一位小营员兴奋地说。而身后的家长频频点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知识探秘”·沉浸式医学大冒险
8月8日,小营员以“探险家”身份解锁知识城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项目侦察、门诊知识抢答、院史文化展区闯关……孩子们边玩边学,完成了一场“真人版医学大富翁”。
下午,“重头戏”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科室上演。跟随着匡嫦娥护士,孩子们刚一进门,就被走廊的冠军签名墙“镇”住了,全红婵、谢思埸、苏炳添……原来这里是世界冠军们的“健康保卫站”。康复室的器械像极了“钢铁侠装备库”,孩子们忍不住连连惊呼。
“绷带缠绕需要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一。”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亚穆罕默德·阿力克(亚力)主治医师和陈浩帆硕士研究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包扎要领。16岁的汪萁第一个举手尝试。他仔细铺好纱布,捏着绷带一端,在同伴手臂上小心缠绕。绕到第三圈,他的手忍不住微微发抖。“别紧张,慢慢来。”亚力医生在一旁轻声鼓励,并上前指导动作。
“冰袋不能直接贴皮肤,要用毛巾包裹好。” 黄海燕护士熟练地用毛巾包好冰袋,讲解清晰易懂的“冷疗四步法”——选对工具、控制时间、找准位置、观察反应。几位营员小心翼翼地装好冰块,一边回忆步骤一边操作,不一会儿,就轻松掌握了这项实用的“冷疗魔法”。
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宋斌主任医师为小营员们颁发科室纪念徽章,“哒”一声别上胸口,那一刻仿佛梦想有了回响。
结营时,医务社工将小营员拍的照片打印出来。孩子们将这些珍贵的瞬间拼贴在画布上,并在一旁写下真挚的留言。有的写道“好玩好累好开心”,话语间满是纯真的喜悦;有的写下“患者早日康复”“六院越来越好”,字里行间祝福传递着认可;还有的认真写下“学习到很多知识,非常充实”,流露出满满的收获感。
“生物探秘”·小小科学家实战日记
8月19日下午,18名“科研小将”走进广州国际生物岛,沉浸式体验剧本游学。他们是外科医生、科研助理、期刊编辑……在一幕幕剧情推进中体验腹腔镜模拟手术操作、标本运送、实验操作等。
营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生物岛研究型医生创新转化空间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培训手术室让人“大开眼界”。腹腔镜模拟操作成为高光环节——专注的眼神、规范的动作、团队的协作,家长忍不住拍照记录,“孩子很认真听讲解,对腹腔镜模拟兴趣浓厚,在老师指导下规范完成操作,还主动与队友协作。”操作结束后,孩子们不禁感叹:“医生做外科手术太辛苦了。”
在易鸿俊老师的讲解中,他们走进生物标本库。实验室里,孩子们亲手操作显微镜、学习切蜡技术,体验科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严谨。
在期刊中心,汪挺副主任带来了医学学术传播的专题课。他从“医学成果如何走向世界”“怎样在期刊发表论文”到“期刊编辑如何工作”,层层展开讲解。这堂课拓宽了孩子们对医学行业的认知,“医学不仅是临床救治,还包含着深厚的学术沉淀与知识传播。”
“你们当中有谁将来想要当医生呀?”汪挺话音刚落,现场有一半的小营员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一只只举起的手臂,仿佛一颗颗悄然发芽的医学梦。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触摸到医学的广度,更让成为医生的梦想,变得真实而清晰。
暑期志愿服务热火朝天
这个暑假,125人次的学生志愿者走进我院,服务时长351小时。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悠扬的钢琴声缓缓流淌。“乐享空间”钢琴前,小小的志愿者指尖跃动,柔美的旋律舒缓了就诊患者的焦虑情绪。“指尖传情”手工活动同样备受青睐。志愿者们带领患者制作扭扭棒和钩织手工艺品,在锻炼手部功能的同时,也传递着温暖与慰藉。
此外,多项便民服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志愿者们在门诊耐心导诊、协助使用自助设备、解答各类咨询,并贴心帮助老年人操作智能终端;献血屋前,他们细致讲解献血知识,为献血者测量血压、送上关怀。
医学不遥远,它就在一次次体验中、在一颗颗种子里悄悄发芽。未来,我院将持续开展有温度、有深度的医学启蒙活动,为更多青少年打开医学之窗,让医学科普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责任编辑:刘山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供稿科室:医务社工部
来源: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