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5年夏季卷“佳作丛谈”如期而至!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入选作品,国图少儿馆特别开设此栏目。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馆员的书评、出版编辑的导读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得、专家荐书等多种形式,带领小读者们一同探索每一部佳作背后的故事。
国家图书馆“四季童读”2025年夏季卷“佳作丛谈”如期而至!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入选作品,国图少儿馆特别开设此栏目。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馆员的书评、出版编辑的导读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得、专家荐书等多种形式,带领小读者们一同探索每一部佳作背后的故事。
今天,夏季卷“佳作丛谈”为大家带来的是馆员推荐之《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同馆员老师一起翻开本书,了解沟通的艺术!
《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的沟通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仅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段指令文字或语音,便能轻松实现与另一端的紧密连接。然而,这种便捷的背后也隐藏着沟通的复杂性——我们或许能够快速地传递信息,但在理解对方的情感和意图方面,沟通效果却可能变得差强人意。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还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沟通,理解他人和表达自我始终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当技术革新以雷霆之势重塑人际互动模式,我们该如何守护沟通应有的深度与温度?《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恰似一盏明灯,引领我们在数字洪流中重拾真挚交流的艺术。
作者拉德卡•皮罗是一位来自捷克的作家、插画家和跨领域创作者。在捷克本土及部分欧洲国家,她因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深刻的哲思和艺术表现力而广受关注。来自法国的插画家和视觉艺术家夏洛特•莫拉斯是她的深度合作伙伴,她们共同创作了一系列备受赞誉、颇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便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你说什么?”这个有趣的发问作为书名,点出了沟通中常见的困惑。翻开本书的目录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沟通是什么?”。随后,通过作者对“人际沟通”的深入解释与细腻描述,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领进这场关于“沟通与理解”的探索之旅。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方式;人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大众传播的渠道;有效的沟通技巧;成功与失败的沟通案例。书中穿插的生动故事不仅丰富了内容,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对沟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不仅传授了沟通的技巧,还从哲学与心理学的层面深入地探讨了语言、思想和人际连接,与读者共同探索了沟通的本质、误解的根源以及人类语言交流的复杂性。这部横跨心理学、神经科学、传播学、现象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智慧结晶,尤其能点燃青少年读者求知若渴的心灵火种。
巧妙的排版搭配画风简洁、色彩鲜明的插画,使得整本书的结构显得更加清晰与直观;核心观点与历史小故事的有机结合,让理论知识不再枯燥,反而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一上来就抛出了一个核心命题:“我们都用哪些方式与他人沟通?”答案如彩虹般绚烂展开——“语言”“姿势”“手势”“面部表情”“触觉”……这些人类最本真的交流密码,既是章节标题,也是认知路标。又如,在第三部分“大众传播”中,读者会惊喜地发现:全书所涉及到的小故事和名词解释都会随着时间点的梳理而一一呈现。这种将历史坐标与知识节点精妙交织的匠心设计,有助于强化记忆的联结。
作为一部兼具实用价值与启蒙意义的人文佳作,《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既是指引青少年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成长手册,也是帮助成年人在数字时代重拾深度沟通能力的实践指南。在这个信息过载却理解匮乏的时代,这本书提醒我们:真正的沟通艺术,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被理解了多少。
(本文作者:国家图书馆馆员 刘霡
图片来源:中科羲和)
本期图书
《你说什么?:沟通与理解之书》
[捷克]拉德卡·皮罗/著;
[法]夏洛特·莫拉斯/绘;王杰珍/译
出品方:中科羲和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适读年龄:10-12岁
主题分类:人文类
内容简介:
人在生活中借助语言、姿态、手势和表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又发明了通过文字、符号和信号超越距离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并分析了这些沟通方式背后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大众传播、电话、互联网等媒介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加有效、多样,现代人也发展出更为丰富的沟通技巧。读者可以跟着这本小书观察演练,学习沟通的方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