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4日至1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隆重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此次运动会不仅汇聚了全球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隆重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此次运动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顶尖力量,更成为“贸大蓝”展现专业素养与服务精神的广阔舞台。
前期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校志愿服务中心启动志愿者招募与组织工作。经过严格筛选,15名优秀的贸大学子脱颖而出,组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时长累计达777小时。
为保障服务工作高效进行,所有志愿者于8月12日接受了系统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熟悉“冰丝带”场馆布局与服务点位、明确各组职能分工、学习赛事基本流程与礼仪规范,培训还特别强调了保密纪律与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志愿者被划分为群众工作组、注册接待组、竞赛组及机动组等多个职能岗位,每组规模介于10至40人,实现了岗位清、任务明、责任实。
群众工作:举世瞩目,不负众望
为保障这场吸引130万观众报名参与的科技盛会圆满举办,我校志愿服务团队特设“群众工作”志愿组。他们不仅负责集中整理内部场馆发放给观众的全部物资,确保物资齐全、分类清晰,为开幕式观众物资发放做好准备;还负责场馆内相关设施的日常检查与简单维护,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确保观众在观赛过程中安全顺畅地使用设施,有效提高与会来宾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竞赛组:赛出风采,保驾护航
在本次运动会上,全球顶尖机器人同场竞技,展开激烈角逐。在盛会幕后,是竞赛组志愿者严格按照充电规范操作,为参赛的机器人充电,确保机器人电量充足、顺利参与竞赛。同时,志愿者们还协助参赛队伍处理竞赛过程中的后勤问题、整理竞赛相关物资,助力竞赛环节有序进行。从台前到幕后,志愿者们关注着竞赛全流程的每个细节,保障“主角”以最完美的姿态在本次科技盛会上亮相。
注册接待组:专业接待,热情相待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精英,中外来宾络绎不绝。在综合办公处,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负责为来宾提供接待服务。依托贸大人才培养“外”字特色,组内设有英文接待岗位,专门负责外国嘉宾和观众的接待工作。贸大志愿者用流利的英语为来宾提供咨询问答、参观引导等服务,让国内外嘉宾更好地了解场馆布局和赛事环境。
机动组:闻令即动,细致入微
机动组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完成会场的临时工作,根据现场需求随时待命,如协助打印文件、传递重要资料、临时引导人员等。志愿者们灵活应对会场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各种临时事务,实时关注每一个细节,保证盛会的每一个环节都高效顺畅、井然有序地进行。
志愿者心声
01
作为本次志愿活动的领队同学,这段经历让我对志愿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赛事期间突降大雨,但所有志愿者依然坚守岗位:无论是协助调试设备、引导选手检录,还是为嘉宾答疑,“贸大蓝”都以细致服务保障每个环节顺畅推进。赛事中,清华、人大等高校队伍展现的创造力与创新力,让我看到大学生在科技领域的无限可能;宇树科技等企业队伍,以断层突出的实力,彰显行业前沿水准。未来,我将继续以志愿精神为指引,让青春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践当中!
——国际商学院 徐颜 22级本科生
02
作为现场活动的志愿者,我们负责运动员和运动队伍的检录工作,在每个团队的脸上看到的不仅是对自己必胜的决心,还有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信心。我们在赛场协助工作中见证了文化、科技与创新的激烈多元碰撞,在引导接待、沟通协调中体会到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分量。这次志愿经历让我们跨越课堂边界,直观感受到全球科技合作的脉搏。志愿服务的点滴投入与温暖相遇,都将成为我大学生涯中熠熠生辉的记忆。
——中国金融学院 陈界霖 24级本科生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成功举行,凝聚了无数科技工作者和服务保障人员的共同心血。贸大志愿者凭借严格的组织纪律、强烈的责任感和热忱的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展现贸大学子的精神风貌与青春担当。展望未来,我校将持续强化科技前沿领域志愿项目育人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
千村千企千红 | 走进河南洛阳,探寻红绿产业融合发展新路
千村千企千红 | 走进云南,探索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志愿十佳 | 于慧侨:爱有千万种模样,我有千万种身份
文字 | 校志愿服务中心新闻中心 师一诺、孙心怡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