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引领下,全市设施农业规模持续拓展,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16.9万亩,其中温室生产面积5.1万亩,冷棚生产面积11.8万亩,全年设施蔬菜累计播种面积28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00万吨。
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收官之年,新民市设施农业历经长期发展成绩斐然,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稳步迈进、成效初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引领下,全市设施农业规模持续拓展,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16.9万亩,其中温室生产面积5.1万亩,冷棚生产面积11.8万亩,全年设施蔬菜累计播种面积28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00万吨。
全市依托上级惠农政策,设施农业发展迅猛。近四年,新建设施农业面积35970亩,改造面积5618亩,设施农业开发总面积居全省前列。结合地区特点与市场需求,不断引进、试验示范蔬菜新品种。为保障蔬菜种苗供应,我市现有10个规模化种苗公司,育苗基地总规模348亩,年育苗量超3亿株,产量全省领先,服务耕地面积10万亩。
全市充分发挥各乡镇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七大基地”特色布局,基本形成“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态势。如今,我市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蔬菜基地,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市有温室100亩以上的乡镇22个、千亩以上的乡镇7个,冷棚千亩以上的乡镇12个,是东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大民屯镇是全国知名蔬菜产业之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20年获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新民“小梁山西瓜”获农业农村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设施农业产品中获国家级称号的品类有3个。
同时,科技赋能助力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近年来,我市持续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现代化水准。实现工厂化育苗,设施蔬菜“一棚一码”全覆盖,无人放风、灌溉技术使用率超90%,农业生产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
未来,我市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提升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持续推广设施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优新品种,致力于打造北方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实现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有效供给,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张中为
编辑:林阔
责任编辑:王岩
来源:新民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