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成绩出来后,不少同学卡在了 “不上不下” 的尴尬位置 —— 离本科线差一点,又不甘心直接读专科。这时候,“复读一年冲本科” 和 “先上专科再走专升本” 就成了两难选择。其实这两条路没有绝对的 “好” 与 “坏”,就像走路选左边还是右边,关键看哪条更符合你
高考成绩出来后,不少同学卡在了 “不上不下” 的尴尬位置 —— 离本科线差一点,又不甘心直接读专科。这时候,“复读一年冲本科” 和 “先上专科再走专升本” 就成了两难选择。其实这两条路没有绝对的 “好” 与 “坏”,就像走路选左边还是右边,关键看哪条更符合你的实际情况。今天就从时间、学历、难度、环境这些实实在在的维度,把两条路的利弊帮你理清思路,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 “上岸路”。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时间成本,其实两条路算下来总时间差不多。复读的话,要先花一年时间重新备战高考,考上本科后再读四年,前后加起来是五年;专升本则是先读三年专科,毕业前参加专升本考试,考上后再读两年本科,算下来也是五年。这么看,不管选哪条,最后拿到本科文凭都得花五年时间,不存在谁比谁更 “省时间” 的说法。但要注意,复读是 “先苦后甜”,一年高强度复习后,就能直接进入本科院校;而专升本是 “边读边考”,三年专科期间既要学专业课,又要抽时间准备专升本考试,时间分配上更考验人。
再看最终的学历情况,这可是两条路最核心的区别。如果复读成功考上本科,你的第一学历就是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上不会有任何特殊标注,不管是考公、考研,还是找工作,都和其他通过高考直接上本科的同学享受同等待遇。但专升本就不一样了,虽然最后拿到的也是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但证书上会明确写着 “专科起点”,不过听说这点要改变,也不知啥时候。学信网上也会显示你先读了专科、再读本科的经历 —— 简单说,你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本科是第二学历。虽然国家承认这个本科学历,考研、考大部分公务员岗位都没问题,但在就业时,有些大厂、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招聘,可能会悄悄把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作为隐性门槛,这一点是专升本绕不开的 “硬伤”。
接下来聊聊考试难度。复读要面对的是高考,这可是全国规模的考试,竞争者是所有应届和往届的高中生,题目范围广、综合性强,而且成绩受心态、发挥等多种因素影响,变数特别大。比如有的同学平时模拟能考到本科线以上,可高考时因为紧张、生病,或者遇到几道偏题,分数就掉下来了;还有的同学复读一年,可能因为知识点没补牢,或者考试方向没把握准,成绩甚至不如第一年。而专升本考试的竞争者相对窄一些,主要是同省份的专科生,考试科目也比高考少,通常只考两三门专业课加一门公共课(比如英语、语文),针对性更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升本就容易,尤其是想考公办本科院校,录取率并不高,有些热门专业甚至要挤破头,而且近几年专升本的竞争还在逐年加剧,想上岸也得下苦功。
学习环境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点。复读的环境很单一,不管是在高中复读班还是专门的复读机构,周围的同学都只有一个目标 —— 考上好大学,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刷题、考试,学习氛围特别浓,身边的人都在拼,你也容易被带动着学。但这种环境也很压抑,每天都被成绩、排名压得喘不过气,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心理压力特别大。而专科院校的环境要自由得多,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选修课,还能认识不同专业的同学,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但问题也在这里,专科的学习氛围通常不如高中,有些同学上了专科后,看到身边的人逃课、打游戏,自己也跟着放松下来,慢慢就忘了专升本的目标。所以在专科里备考,需要极强的自律能力,能抵挡住诱惑,坚持每天学习,这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比复读更难。
专业选择的自由度也差很多。如果选择复读,考上本科后填报志愿时,你可以选全国所有本科院校的专业,不管是热门的计算机、金融,还是冷门的考古、哲学,只要分数够,都能报,完全没有限制。但专升本就不一样了,你只能报考和专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专业,比如专科读的是会计,专升本可能只能选财务管理、会计学;专科读的是机械,专升本可能只能选机械设计、自动化。想通过专升本换专业赛道,比如从护理转到汉语言,或者从计算机转到法学,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现在已经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而且这个专业在专升本里能找到对应的,那还好;要是你还没想好,或者想读的专业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报,那复读可能更适合。
机会成本也得算一算。复读是 “背水一战”,如果成功了,就能直接上本科;可要是失败了,不仅浪费了一年时间,还得面临 “要不要再复读一年” 或者 “只能去读专科” 的选择,心理上的打击也很大。而且复读期间,你得放弃正常的大学生活,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去上大学,自己却还在重复高三的日子,难免会有落差感。而专升本有 “退路”,就算最后没考上,你也已经拿到了专科学历,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可以直接找工作,比如专科读护理的能去医院当护士,读计算机的能去做基础的编程、运维,不用像复读那样 “赌一把”。但这个 “退路” 也可能成为 “软肋”,有些同学会因为觉得 “就算考不上还有专科兜底”,学习时就没那么拼,最后白白错失机会。
心理压力的表现也不一样。复读的压力是 “集中型” 的,一年里所有的压力都围绕着高考,从早到晚都在担心成绩、排名,怕辜负家人的期望,怕自己再失败,这种高压状态持续一整年,对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有的同学甚至会出现失眠、焦虑等问题。而专升本的压力是 “分散型” 的,三年专科期间,既要应付平时的专业课考试,又要挤时间准备专升本,尤其是到了大三,一边要写毕业论文、找实习,一边要冲刺专升本,压力也不小。而且这种压力会持续三年,需要长期保持紧绷的状态,一旦中途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
那么到底该怎么选呢?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首先,高考失利的原因是什么?是严重发挥失常,比如考试时突发疾病、涂错答题卡,或者遇到几道完全没复习到的偏题,导致分数比平时模拟低了不少?如果是这种情况,复读提分的希望很大,值得一试。但如果是因为本身基础就薄弱,高中三年已经尽力了,成绩还是上不去,那复读的风险就很高,可能再学一年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其次,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你能不能再忍受一年每天刷题、考试的日子,能不能坦然面对可能再次失败的结果?如果你的心态不好,容易紧张、焦虑,一遇到压力就崩溃,那复读可能会让你更痛苦,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但如果你的心理素质很强,能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越挫越勇,那复读可能会给你带来惊喜。
然后,你的自律能力如何?如果选择专升本,你能在专科自由的环境里,坚持每天学习,不被身边的人影响吗?比如别人在宿舍打游戏、逛街的时候,你能静下心来背单词、看专业课书吗?如果你的自律性很差,需要有人监督才能学习,那专科的环境可能不适合你,复读时的 “强制管理” 反而能帮你集中精力。但如果你自律性很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那专升本也能走得通。
还要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复读需要额外支付一年的学费、住宿费,有些复读机构的收费还不低,加上生活费,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得看看家里是否能够承担这笔费用,并且家人是否支持你复读。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或者家人更希望你早点上大学、早点工作,那专升本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最后,你对专业有没有执念?如果你有特别想读的专业,而这个专业只有本科院校才有,或者专升本不招收这个专业,那复读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比如你想读临床医学,很多省份的专升本都不招这个专业,只能通过高考考上本科才能学;还有些艺术类专业,专升本的选择也很少,想深造就得直接考本科。但如果你对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或者想读的专业在专升本里有对应的,那两条路都可以考虑。
其实不管选哪条路,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选了之后就不要后悔,全力以赴去走。复读是一场破釜沉舟的战役,需要你拿出所有的勇气和毅力,去弥补过去的遗憾;而专升本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律之战,需要你在自由中坚守初心,一步一步朝着目标靠近。希望你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家人好好沟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未来不管走哪条路,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来源:蓝色抹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