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的历史沿革及地方特色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30 19:28 1

摘要:早期文明与先秦时期:铁岭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如法库县叶茂台遗址等),夏商周时期属古营州地域,为肃慎、东胡等古代民族聚居地,战国后期纳入燕国辽东郡势力范围。

1. 早期文明与先秦时期:铁岭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如法库县叶茂台遗址等),夏商周时期属古营州地域,为肃慎、东胡等古代民族聚居地,战国后期纳入燕国辽东郡势力范围。

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代属辽东郡,汉代沿用辽东郡建制,境内设有候城等城邑;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受高句丽、北魏、北齐等政权管辖,高句丽在此筑有城池(如今铁岭县境内的古城遗址)。

3. 隋唐至辽金时期:隋代属辽东郡,唐代归安东都护府管辖,后为渤海国属地;辽代设银州(治所在今铁岭市区),属东京道,这是铁岭地区较早的明确行政建制;金代沿用银州建制,属咸平路,成为辽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与军事节点。

4. 元明时期: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银州为路辖重要城镇;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铁岭卫(初治今朝鲜半岛江原道,后内迁至今铁岭市区),属辽东都司,“铁岭”之名自此正式确立,成为军事防御重镇,负责守卫辽东边境。

5. 清代时期:顺治元年(1644年)后,铁岭卫逐渐改置为地方行政机构,康熙三年(1664年)设铁岭县,属奉天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天省成立后,铁岭县归奉天省管辖,成为奉天北部的农业、商业重镇,铁路(中东铁路支线)开通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6. 近现代时期:民国初年,铁岭县属奉天省,1929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属辽宁省;伪满洲国时期,先后属奉天省、四平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属辽北省;1948年铁岭解放后,划归辽西省管辖。

7.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铁岭县属辽宁省;1956年设铁岭专区,1959年专区撤销,划归沈阳市;1964年复设铁岭专区,1970年改称铁岭地区;1984年撤销铁岭地区,设立省辖铁岭市,下辖银州、清河两区及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四县;1989年开原县改设开原市(县级),2002年铁法市更名调兵山市(县级),形成如今“2区3县2县级市”的行政区划格局(截至2024年5月)。

铁岭市的地域面积、行政区划与人口结构

一、地域面积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松辽平原中段,总面积12,985平方千米(约1.3万平方公里)。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27′—125°06′、北纬41°59′—43°29′之间,东西最长134千米,南北最宽162千米,市区面积638平方千米。全市地形呈现“东高中低、北高南低”的特征,东部为长白山余脉低山丘陵区,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最高点海拔878.4米(开原市破子山),最低点海拔仅49米(辽河铁岭县出境处) 。

二、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铁岭市行政区划保持稳定,共辖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

- 2个市辖区:银州区(面积203平方千米)、清河区(面积423平方千米) ;

- 3个县:铁岭县(面积2,231平方千米)、昌图县(面积4,322平方千米)、西丰县(面积2,686平方千米) ;

- 2个县级市:调兵山市(面积263平方千米)、开原市(面积2,825平方千米) 。

市政府驻新城区金沙江路28号,各区县政府驻地及邮政编码均明确。这一行政区划自2002年调整后未发生重大变化,体现了较强的稳定性 。

三、人口结构

1. 总人口与人口流动

- 户籍人口:2023年末为275.4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40.2万(占14.6%),县(市)区人口235.2万(占85.4%) 。

- 常住人口:2023年为226.4万人,2024年进一步降至222.7万人,人口持续外流趋势显著。农村地区尤为突出,部分乡镇常住人口不足户籍人口的40%,新兴村等朝鲜族聚居村空巢率近90%。

2. 年龄结构

- 老龄化严重:2023年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9.0%(79.9万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8-34岁人口仅占17.7%(48.8万人),年轻劳动力外流加剧人口结构失衡 。

- 劳动年龄人口缩减:15-59岁人口占比42.8%(117.8万人),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63.16%大幅下降,劳动力资源持续收缩 。

3. 民族构成

- 多民族聚居:全市有3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包括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 。

- 聚居区分布:开原市、西丰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县,另有9个民族乡(如西丰县营厂满族乡、清河区聂家满族乡)和47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满族占比最高,达19.9%,其次为锡伯族等 。

4. 城乡结构与城镇化

- 城镇化率: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1%(城镇129.3万人,乡村97.1万人),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3.0%(城镇118.4万人,乡村157万人),反映户籍与实际居住的差异 。

- 城乡人口流失:农村人口流失速度快于城镇,2023年乡村常住人口较户籍人口减少60万人,部分村落因青壮年外流出现“空心化” 。

5. 人口自然增长

- 低生育与高死亡:2023年出生率3.4‰,死亡率18.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17‰,人口负增长态势加剧 。2024年数据虽未更新,但人口外流与老龄化趋势预计持续。

四、总结

铁岭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人口结构呈现“总量缩减、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外流”的特征,地域面积与行政区划的稳定性与人口动态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现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及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凸显了东北振兴中人口政策调整的紧迫性。

以下是铁岭市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景点,结合历史底蕴与自然景观特色,按区域分类介绍:

一、银州区核心文化地标

1. 银冈书院

- 历史地位:东北地区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书院,始建于1658年,由谪戍铁岭的刑部御史郝浴创建。康熙年间被誉为“北方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岳麓等书院并列 。

- 文化价值:

- 周恩来1910年在此就读小学堂,其读书旧址现为纪念馆,陈列珍贵史料与文物。

- 院内保存清代建筑格局,包括郝公祠、致知格物堂等,回廊下的瓷板画《银冈行》以郝浴诗作意境创作,融合六位画家技艺 。

- 特色活动:2025年举办非遗夏令营,邀请传承人教授传统技艺,如满族面塑、书法等,成为文化传承与体验的重要场所。

2. 龙首山风景区

- 自然与人文交融:

- 山体蜿蜒如龙,主峰海拔156米,现存慈清寺、秀峰塔、驻跸塔等古迹,其中慈清寺为唐代高句丽时期始建,明代重建,寺内保存清代壁画与碑刻 。

- 驻跸塔因康熙东巡驻跸得名,塔身嵌有明代辽东总兵李成梁家族捐资修缮的铭文铜板,记录明代边防历史 。

- 文化体验:

- 2025年登山赏花季还原康熙东巡场景,演员身着清代服饰演绎历史故事,结合汉服展示、太极表演等国潮元素,形成“古今混搭”的沉浸式体验。

- 山顶四望阁可俯瞰铁岭全景,亭内彩绘“铁岭八景”,包括“龙首寻秋”“柴河晚渡”等传统景致 。

二、调兵山市辽金文化遗存

3. 调兵山风景区(兀术城)

- 历史传说:因金兀术(完颜宗弼)在此屯兵调将得名,现存明代古城墙遗址与清代碑刻,景区内复建的兀术城再现金代军事重镇风貌 。

- 核心景点:

- 明月禅寺:辽北最大佛教道场,2014年建成万佛宝塔,塔内供奉万尊释迦牟尼佛像,融合汉传佛教与金代建筑风格 。

- 神龟亭:相传金兀术观神龟背纹悟出八卦阵,亭内石碑刻有“神龟八卦阵”图示,展现古代军事智慧 。

- 现代文旅融合:2025年“金色国潮 山水五一”活动中,兀术城化身实景舞台,以3D灯光秀演绎金戈铁马,夜间焰火表演与蒸汽机车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

4. 蒸汽机车博物馆

- 工业遗产:收藏1950-1980年代蒸汽机车21台,其中“上游1772”号曾参与抗美援朝运输,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特色体验:游客可乘坐复古蒸汽火车穿越矿区,感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脉络。

三、开原市历史与自然奇观

5. 象牙山风景区

- 地质与历史双重价值:

- 辽北唯一火山岩地质公园,保存侏罗纪末期火山喷发形成的奇特地貌,如“玉壶乾坤”(茶壶状山峰)、夹扁石群等 。

- 唐代藏君洞相传为李世民躲避高句丽追兵之处,洞内保留明代摩崖石刻;万象塔为唐代佛教建筑,六角七级石塔虽风化严重,仍具考古价值 。

- 现代文化符号:因《乡村爱情》系列剧拍摄地闻名,老影视基地保留“大脚超市”“象牙山村部”等场景,新基地用于拍摄《象牙山寻亲记》等剧目 。

- 休闲体验:温泉度假区拥有40余个养生汤池,结合火山岩矿物质资源,成为冬季热门度假地 。

6. 开原崇寿寺塔

- 金代建筑艺术:始建于1156年,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45米,塔身浮雕佛像、飞天与伎乐,展现金代佛教艺术巅峰。

- 历史见证:塔基出土唐代石佛与金代瓷器,印证开原作为辽金时期“咸州古城”的交通枢纽地位 。

四、西丰县与铁岭县的山水人文

7. 城子山山城(西丰县)

- 高句丽军事要塞:

- 唐代高句丽时期建造,现存城墙长3公里,设有瞭望台、蓄水池与兵营遗址,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高句丽山城之一 。

- 2025年升级改造后重新开放,新增登山步道与观景台,游客可徒步探寻“点将台”“饮马湾”等古迹。

8.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 生态与历史结合:

- 辽代“银州”城址所在地,现存明代“辽河套边墙”烽火台遗址,与湿地芦苇荡、荷花淀形成“城湖共生”景观 。

- 每年秋季举办“铁岭八景”主题摄影展,重现“鸳湖泛月”“蓬渡风帆”等传统景致的现代风貌 。

五、其他特色古迹

9. 铁岭市博物馆

- 文物精华:

- 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辽代白瓷鸡冠壶、明代李成梁家族墓志铭为镇馆之宝,系统展示铁岭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历史脉络 。

- 2025年推出“雄关漫道——铁岭境内明长城专题展”,通过3D技术还原明代边防体系,成为青少年研学热门场所 。

10. 清河区聂家满族乡

- 民俗体验:

- 保存清代满族民居“口袋房、万字炕”建筑风格,定期举办“颁金节”(满族新年),游客可参与珍珠球、欻嘎拉哈等传统活动 。

- 乡内“清诗屏”石刻记录清代流人诗作,如郝浴《铁岭杂诗》,展现移民文化与边疆开发历史。

游览建议

- 文化深度游:银冈书院→龙首山→铁岭市博物馆,串联明清教育、宗教、军事等多元历史。

- 辽金探秘游:调兵山风景区(兀术城)→蒸汽机车博物馆→开原崇寿寺塔,感受金代军事与工业遗产。

- 自然与影视联动游:象牙山地质公园→温泉度假区→《乡村爱情》影视基地,体验火山奇观与东北喜剧文化。

- 非遗体验:银冈书院非遗夏令营、调兵山非遗进社区活动,可参与满族剪纸、陈式太极拳等技艺学习 。

这些景点不仅承载着铁岭作为“五朝重镇”的历史记忆,也通过现代文旅活动焕发新生,适合不同兴趣的游客深度探索。

以下是铁岭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结合自然禀赋与民族文化,按类别分类介绍:

一、地理标志农产品

1. 西丰鹿茸与鹿产品

- 产地:西丰县(中国鹿乡)

- 特色:西丰梅花鹿鹿茸以“粗、大、肥”著称,富含氨基酸、磷脂等成分,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其鹿鞭、鹿心、鹿胎等深加工产品(如鹿胎膏、鹿血酒)也备受青睐。“西丰鹿茸”“西丰鹿鞭”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丰梅花鹿”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 推荐理由:全球每2支鹿茸就有1支出自西丰,当地鹿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推出鹿肉肠、蜂蜜鹿油等创新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

2. 铁岭榛子

- 产地:铁岭县、开原市、昌图县(全国最大平榛产区)

- 特色:粒大皮薄、果仁饱满,含油量达50%以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岭榛林面积118万亩,产量占全国70%,“铁岭榛子”品牌价值60.56亿元,衍生出榛子米果、奶糕等深加工产品 。

- 推荐理由:每年举办榛子节,现场可体验传统炒制工艺,电商平台“深山乡”等品牌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

3. 铁岭大米

- 产地:昌图县、铁岭县(辽河冲积平原)

- 特色:采用稻田立体种养(稻蟹共生、稻鸭共育),米粒饱满晶莹,富含矿物质。昌图宝力镇“鲜中贵”免淘大米、铁岭县凡河大米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口感软糯清香 。

- 推荐理由:2024年食品节上凡河大米展位前抢购火爆,电商平台“辽北助农超市”可购买 。

二、特色农产品

4. 开原紫皮大蒜

- 产地:开原市老城镇(300年种植历史)

- 特色:皮红紫、瓣少个大、辛辣浓郁,含硫化丙烯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功效。古时为皇家贡品,现通过手工编制成串销售,储存期长达一年。

- 推荐理由:2025年抖音直播间单场销售超万斤,蒜种与食用蒜均可购买。

5. 昌图豁鹅

- 产地:昌图县(中国豁鹅之乡)

- 特色:产蛋量高(年均180枚)、蛋重(每枚约130克),鹅肉鲜嫩低脂。鹅绒保暖性强,衍生出羽绒制品;鹅蛋可加工成松花蛋、咸蛋 。

- 推荐理由:昌图豁鹅养殖带动周边乡镇就业,产品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 。

6. 镇西堡甜掉牙地瓜

- 产地:铁岭县镇西堡镇

- 特色:沙壤土种植,甜度达18°Bx以上,皮薄肉红,蒸煮后糖汁外溢。2024年食品节上成箱销售,电商平台“乐农优选”推出礼盒装 。

- 推荐理由:采用传统窖藏法保存,冬季食用仍保持软糯口感。

三、少数民族传统美食

7. 朝鲜族打糕与米肠

- 产地:铁岭县腰堡镇友谊村(朝鲜族聚居村)

- 特色:打糕以糯米捶打制成,搭配红豆沙或黄豆面;米肠用猪肠灌入糯米、猪血等蒸制,口感Q弹。每年春节举办打糕制作体验活动,游客可参与捶打 。

- 推荐理由:朝鲜族农乐舞表演与美食体验结合,形成“文化+味觉”双重享受 。

8. 满族苏耗子与粘火勺

- 产地:铁岭县白旗寨满族乡

- 特色:苏耗子以糯米包裹豆沙,外裹苏子叶蒸制,清香解腻;粘火勺用黄米面包入红糖馅,烙制后外皮酥脆。满族传统节庆必备,现通过非遗工坊规模化生产 。

- 推荐理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制作,可体验“柴火灶烙制”的传统工艺。

四、特色加工食品

9. 亮中桥干豆腐

- 产地:昌图县亮中桥镇

- 特色:手工制作,薄如蝉翼,豆香浓郁,可直接卷葱食用或炒制。2024年食品节上单小时销售数百斤,电商平台“亮中桥豆业”推出真空包装 。

- 推荐理由:百年传承技艺,入选“辽宁老字号”。

10. 昌图鲜食玉米

- 产地:昌图县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 特色:黄糯玉米软糯香甜,白糯玉米清甜多汁,采用速冻锁鲜技术。2024年新增白糯品种,电商复购率超40% 。

- 推荐理由:蒸煮10分钟即可食用,适合快节奏生活。

五、传统手工艺品

11. 西丰鹿角工艺

- 产地:西丰县(非遗项目)

- 特色:利用自然脱落的鹿角雕刻成摆件、饰品,如“鹿鹤同春”浮雕、鹿角梳等,融合传统雕刻技艺与现代设计。2024年非遗进社区活动中,游客可参与鹿角打磨体验 。

- 推荐理由:每件作品均附收藏证书,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12. 昌图葫芦烙画

- 产地:昌图县宝力镇(非遗项目)

- 特色:在葫芦表面烙制山水、人物图案,结合彩绘、镂空等工艺,形成“福禄”(谐音)主题作品。宝力镇于秀梅创办的工艺品厂产品销往国内外,2024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作为伴手礼展出 。

- 推荐理由:可定制个性化图案,适合作为文化礼品。

六、山野珍品与特色食材

13. 西丰柞蚕丝与蚕蛹

- 产地:西丰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特色:柞蚕丝纤维粗长,制成的丝绸透气性强;蚕蛹个头饱满,油炸后外酥里嫩,富含蛋白质。2024年电商平台推出“即食蚕蛹”“蚕蛹风味煎饼”,年销量超150万单 。

- 推荐理由:柞蚕养殖带动山区经济,蚕蛹成为网红零食。

14. 铁岭红蘑与山野菜

- 产地:东部山区(开原市、西丰县)

- 特色:红蘑生长于松树林中,肉质厚实,煲汤鲜美;山野菜包括刺嫩芽、猴腿等,富含膳食纤维。当地农户采用速冻或腌制工艺保存,可在农贸市场购买 。

- 推荐理由:天然无污染,适合炖煮或炒制。

七、其他特色

15. 傅家花生

- 产地:昌图县傅家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特色:粒大饱满,黄曲霉毒素检测为零,适合炒制或榨油。傅家镇年加工花生10万吨,产品出口东南亚 。

- 推荐理由:可体验传统榨油作坊,购买现榨花生油。

16. 铁岭大葱

- 产地:铁岭县、开原市

- 特色:独棵葱白长,辛辣芳香,单株重可达500克。常用于东北炖菜调味,脱水葱丝可作方便食品配料 。

- 推荐理由:葱籽可作种子销售,适合家庭种植。

- 线下渠道:各县区农贸市场(如西丰鹿产品交易市场、开原大蒜交易市场)、景区特产店(如象牙山温泉度假区内的“乡村爱情”主题商店)。

- 线上平台:抖音“鹿乡绿港”直播间(西丰鹿产品)、微信小程序“辽北助农超市”(大米、地瓜等)、淘宝“深山乡旗舰店”(榛子系列)。

- 非遗体验:银冈书院非遗夏令营可参与满族剪纸、陈式太极拳学习;调兵山非遗进社区活动可体验鹿角雕刻与葫芦烙画 。

这些土特产不仅承载着铁岭的地理标志价值,也融合了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文化,无论是作为伴手礼还是日常食材,都能让人感受到辽北大地的独特韵味。

来源:品味乐与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