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体解释就是,不要天真地认为你和一个人有了某层关系,那么他的行为就一定是为你好或者合理的。
不要被关系迷惑,要用行为去定义关系,而不是用关系去分析行为;
具体解释就是,不要天真地认为你和一个人有了某层关系,那么他的行为就一定是为你好或者合理的。
举个最普遍的例子,你觉得和一个人挺投缘,对方的身份是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或者天天合作创造价值的同事;
你出于某种感性体验,把他列入到“朋友”的行列中来,大家越来越熟悉;
等到对方三番五次地,越界去干涉你的私事,把你的糗事四处散播,言语中对你表现出嫉妒和不怀好意;
这个时候,你就会在心里打个问号:
我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对我?是我哪里做错了吗?
乖乖,人家哪是你的“朋友”啊;
虽然交朋友不必非得搞仪式,拜把子,但起码对方得先在“行为”上表现出够格做你的朋友,你才能进一步把他当成朋友;
而不是对方还没做什么,你单凭自己的一种想象和莫名其妙的好感,就直接认为人家是朋友了。
朋友起码得尊重你,支持你,值得信任,不恶意戳你的痛处,能给你中肯可行的良策;
如果连前提都不成立,那你自己定义的“朋友”是不成立的。
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男人(女人)嘴上说着,做我的女朋友(男朋友)吧,但是行为上既没有管住自己,而是沾花惹草,随时消失联系不上;
也没有主动为你付出,而是斤斤计较,精明冷酷,习惯向你予取予求,那么他根本不是你的男(女)朋友,你无需受制于对方铺垫的虚头巴脑的话,更不必黯然神伤。
因为你们没有建立在了解之上的认同和欣赏,也没有刻骨铭心、互相成全的相爱的记忆,只是口头上那么一说,“行为”上完全没有走正常恋人的发展模式;
所以不要被关系两个字迷惑。
再者,假如一个异性对你很好,在乎你的名声,尊重你的人格,给予你及时的鼓励和帮助,看到你开心他也会开心,专一对你,和你有共同语言……
种种行为,都指向一个更精准的关系定义:恋人。
哪怕他没说什么,他也在用“行为”、行动来追求你,争取获得你的喜欢;
这个时候,他才能被你划到男朋友的范围中来,如果你也中意他,那你们才是真正的情侣爱人。
而不是人家浪漫深情地说一句,“咱们交往吧”,“ 我们是彼此的爱人”,你就迷糊了。
别没事儿就“自我代入”,别人说什么可能是一时情动,一时感慨,不代表他行为上就是为你好,就是尊重你,就打算和你长远发展,就认可这段关系的。
对方的行为,与他承诺的,想要的关系方向必须一致,你们才是“有关系”的;
否则,你们就是没关系的。
看人要看行为,真的。
来源:鹿和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