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句话在肠道健康体现的淋漓尽致。肠道不仅是我们消化吸收的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第二大脑”,它内部驻扎着数万亿计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肠道生态。一些看似无害的日常饮食习惯,却可能成“沉默的杀手”正在一步步地破坏这座健康的基石。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句话在肠道健康体现的淋漓尽致。肠道不仅是我们消化吸收的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第二大脑”,它内部驻扎着数万亿计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肠道生态。一些看似无害的日常饮食习惯,却可能成“沉默的杀手”正在一步步地破坏这座健康的基石。
首先从饮食习惯上谈,这些“伤肠”饮食习惯,看你中了几招?
1,“精”益求精: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日常生活中的主食越来越精细,比如说白馒头,白米饭,白面条成了主食,而全谷物,薯类,豆类摄入量很少,蔬菜水果也吃的不够。出现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而膳食纤维有益于肠道健康,这时肠道就被膳食纤维缺乏而出现有益菌群失调,就会出现肠道不健康的表现,比如说便秘。
2,“糖”衣炮弹:高糖、高添加糖饮食,比如说,奶茶、甜点、含糖饮料,加工零食等高糖食物。过多的糖分摄入会使肠道有害菌和酵母菌的繁殖更多,抑制有益菌的生长,引发肠道炎症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3,“油”忍有余:高脂肪,高油腻饮食,比如说,油炸食物,肥肉,重油、重盐的外卖和快餐,这些高脂肪食物损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其代谢产物损坏肠道细胞,而这类食物膳食纤维含量低,增强肠道负担,摧毁肠道的正常健康。
4,“盐”多必失:高盐食物,比如说,口味重,爱吃咸菜、咸肉、咸蛋,腊肉,酱菜等高盐食物。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不利于血压,还减少肠道的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破坏免疫平衡,会加剧自身免疫性问题。
5,“饥”“饱”无常,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要么不吃,要么吃撑。这样的话,会打乱肠道的生物钟,肠道的蠕动和消化酶分泌节奏就扰乱,导致肠道的功能紊乱。
6,“滥”用无辜:滥用抗生素和抑酸药,比如说感冒时私自用抗生素,胃不舒服不通过医生自己用抑酸药等,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肠道健康。
二,如何拯救你的肠道?养成“益菌”
1,一日三餐饮食要增加膳食纤维的食物,每餐将一半的主食换成全谷物,杂豆或者是薯类食物,保证摄入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
2,拥抱发酵食物,适量食用酸奶,泡菜,豆豉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为肠道补充“援军”。
3,补充益生元:多吃洋葱,大蒜,芦笋,豆类,香蕉等益生菌的食物。对肠道有益。
4,少吃加工食品,远离高糖、高油、高盐的零食和快餐,选择天然,完整的食物。
5,规律进食,细嚼慢咽,定时吃饭,每餐吃七分饱,充分咀嚼以减轻肠道负担。
6,喝足水,保证每日饮水量,膳食纤维需要吸收水分才能膨胀,软化粪便。
由此可见,肠道健康并非一日之功,用每一口食物为你肠道里的“微生物花园”播种希望,而非埋下隐患,一个健康的肠道,会回报你更强的免疫力,更好的情绪和更充沛的活力。
来源:Sinocare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