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德云斗笑社》《长相思》,短视频平台共被判赔8910 万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31 10:05 2

摘要:近日,某短视频平台App因未经许可传播《德云斗笑社》第一季和第二季、《长相思》(第一季)引发的两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分别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000万元和 2910万元。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App因未经许可传播《德云斗笑社》第一季和第二季、《长相思》(第一季)引发的两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分别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000万元和 2910万元。

近年来,多地法院加大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判赔力度,对短视频侵权作出高额判赔判决。此前,针对电视剧《狂飙》被某短视频平台侵权一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全额支持原告索赔3000万元的诉讼请求。

热门影视剧陷“播出即盗版”魔咒

近年来,短视频侵权案件频发,热门剧集在上映周期内,常成为各大视频平台争抢流量的“香饽饽”。

据悉,《德云斗笑社》第一季和第二季、《长相思》(第一季)自开播以来,某短视频平台中出现大量与正片同步播出的侵权剪辑短视频,并在侵权视频搜索结果页面投放广告。同时,该平台中存在大量侵权视频合集。如账号“七七看剧”创建的侵权视频合集“长相思”,播放量为2159.1万次。

其中,《德云斗笑社》的侵权视频自第一季首期播出时出现,至次年第二季首期播出时继续同期出现,乃至一审开庭期间,侵权视频前后累计达到2万多条。在该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德云斗笑社”后点击“话题”,显示多个搜索结果,“德云斗笑社”话题的播放量达到21.4亿次。

据了解,在《德云斗笑社》前后近三年的维权过程中,原告向该短视频公司陆续共发送2179封“下线通知函”后,该平台至少存在被投诉一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793个,被投诉三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328个,被投诉五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172个,被投诉十次后仍发布新的侵权视频的账号有62个,显示存在大量重复侵权账号。

在《长相思》(第一季)被侵权案中,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某短视频公司在收到原告多次预警函和侵权通知后,仍持续放任侵权,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视频占比较高,其主观故意明显;同时侵权视频数量巨大、传播范围广,侵权的情节严重。此外,侵权平台有用户直播电视剧《长相思》达200场,完整播放作品正片内容。该院结合侵权视频在该短视频平台呈现持续频发态势,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以违法所得为基数,判决赔偿2910万余元。

此外,北京互联网法院也曾在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该短视频平台侵权中超联赛赛事节目著作权的一起案件中,判处其承担2倍惩罚性赔偿责任,赔偿金额达2400万余元。

“惩罚性赔偿”有力震慑故意侵权

由于智能算法、AI视频生成等手段的使用,大量未经许可剪辑的影视剧、短视频头部博主作品、热门影视综艺作品均成为被侵权的对象。

芒果TV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邹旭仔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影视剧的侵权已经呈现秒级再生的特征。一方面,分钟级抓取技术应运而生,正版内容上线瞬间即被精准抓取;另一方面,智能切片分发技术借助AI自动分割聚集功能,实现内容秒级全网传播;再者,动态对抗技术使盗版网站域名实时更换,令权利人难以捉摸。

在某短视频平台侵害《延禧攻略》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中,《延禧攻略》在播期间,该公司通过App利用信息流推荐技术,将用户上传的截取自剧集内容的短视频,向用户传播并推荐,单条播放最高超过110万次。法院最终判定,该平台传播《延禧攻略》构成侵权,这是全国首例算法推荐案的胜诉案例。

在《长相思》(第一季)被侵权案中,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某短视频平台在收到原告多次预警函和侵权通知后,仍持续放任侵权,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视频占比较高,其主观故意明显;同时侵权视频数量巨大、传播范围广,侵权的情节严重。该法院结合侵权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呈现的持续频发态势,和整体海量规模以及权利人无法穷尽取证的客观现实,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以违法所得为基数,判决赔偿2910万余元。

在《德云斗笑社》被侵权案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经过预警和持续多次投诉后,侵权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仍大量增加,表明传统的“通知-删除”模式已无法有效遏制侵权。作为头部平台,该短视频平台对外宣称自身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审查技术,可实现对视频内容的比对和管控,具备信息管理、识别定位、查核处理的技术能力,客观上已具备对侵权视频进行定位和拦截处置的能力。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要求平台采取过滤等措施,旨在有效防止侵权泛滥,维护权利人权益。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海君表示,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合理提高损害赔偿数额,并对故意放任侵权反复发生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惩罚性赔偿,以形成有效威慑。两案的判决进一步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善良管理人”的版权治理责任,并在损害赔偿计算与惩罚性赔偿适用等关键问题上表明司法态度,对治理网络版权领域的大规模、反复侵权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让侵权行为付出更大代价”

今年2月,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在谈及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时指出,“全国电视剧行业每年因为盗版侵权造成的平台损失达到200亿元以上,这不包含电影、微短剧被侵权的数字,光长剧就200亿元以上”。

“对于制片方来讲,如果因为盗版,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收益,那最终的资金回笼也将出现问题。长此以往,也会严重打击其继续创作的信心。”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副秘书长史文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侵权盗版行为,无论对制作方、发行方还是放映机构,都将造成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界定过窄、侵权损害赔偿偏低,成为压在版权人身上的两大难题。即便在权利人已持续向平台发送预警函、告知函的情况下,针对特定热播作品的整体性、大规模侵权现象仍然显著且严重。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教授表示,技术中立不是免责牌,直接提供作品或帮助用户提供作品的平台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必须切实履行版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有效的侵权预防和处置机制,不能对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采取“鸵鸟政策”,甚至默许、纵容。平台在传播作品或帮助用户传播作品时,需要完善技术过滤措施,加强人工审核,及时响应并处理权利通知。否则,任何试图通过侵权版权作品获取流量和商业利益的行为,都可能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为进一步打击侵权盗版,“2025剑网行动”的重点整治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对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的版权保护,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加强对网站平台帮助侵权治理。

202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指出,应依法充分发挥赔偿制度作用,让侵权行为付出更大代价。司法审判应当充分吸收和贯彻司法意见的要求和指引,进一步提高损害赔偿金额。

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响应国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号召,在侵权案件审理中显著加大判赔力度,一系列高判赔案件有力地震慑了侵权行为。2024年,全国法院在460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这些判决具有里程碑意义,向市场发出了清晰而有力的信号: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正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兵教授表示,文化产业创新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与资金成本,若创新成果可以被轻易、低成本地大规模搬运,将严重挫伤企业长期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额判赔并非打击创新,而是为真正的技术与内容创新提供有力的司法兜底。同时,明确裁判规则和损害计算方法,压缩侵权人的侥幸空间,塑造可预期的司法导向,进一步激励合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