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牌》被评为18+游戏,分级制下的传播与妥协

摘要:是的,就是steam上那个被戏称为“蜘蛛纸牌”的卡牌游戏——《小丑牌》被PEGI(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评为18+了。

是的,就是steam上那个被戏称为“蜘蛛纸牌”的卡牌游戏——《小丑牌》被PEGI(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评为18+了。

一个出牌(出对子、两对、葫芦、同花、顺子等)拿分的小游戏能被评为18+,的确是有点魔幻的。

制作人在社交平台X上直接开喷:那我是不是该像《EA Sports FC》那样,给游戏添加微交易、开箱,把《小丑牌》评级降低至3+级别?

虽然我个人在情感上很反感这个游戏被评为18+,但我的理智告诉我,这事儿只能是妥协。

这涉及到我们对「分级制度」的认知,我们也不用扯啥分级制度的渊源、历史、沿革,我们只关注一个问题:分级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分级不是为了处置争议,而是为了悬置争议。

两拨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

这个时候,分级制度就诞生了,它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一方,而是寻找一个折中策略

就像《小丑牌》一样,划分为18+,那些觉得游戏有du博性质的人安分了:这下至少未成年人玩不到这个游戏。

而不觉得游戏有啥问题的人虽然不爽,但对其中的成年人(也是最有可能闹起来,并且付诸行动的人),也对自己玩游戏没啥影响。

最最重要的是,游戏不会被阉割。

如果没有这个分级制度,《小丑牌》都很难在公共领域获得这样的传播,甚至都很难原样发售。

类比某些国家的影视行业立刻就理解了:因为没有电影分级制度,所以几乎所有电影都得合家欢,包饺子,结局必须伟光正

所谓的“尺度”只存在于混剪和宣传片里,上了院线就给剪得啥都不剩。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分级制度,《小丑牌》能上架吗?即使能,得被改成啥样子?

任何制度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享受分级制度带来的战斗爽的游戏,就不得不忍受一些游戏被误伤。

来源:星源老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