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麻药物会抑制肠道平滑肌活动,使蠕动放缓。手术刺激和炎症反应,会令自主神经短暂失调。
老年患者在泌尿科术后常见的胃肠不适,背后原因并不简单。
全麻药物会抑制肠道平滑肌活动,使蠕动放缓。手术刺激和炎症反应,会令自主神经短暂失调。
加之老年人肠壁弹性下降,术后长时间卧床、饮食受限,都会让胃肠恢复的进程更慢一些。
有些人甚至需要依靠灌肠或药物,才能缓解便秘与胀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康复护理中引入中医外治,如穴位贴敷。
这种方法不仅安全性高,还能与常规治疗并行,让胃肠道的恢复多一份助力。
玉龙散便是较常用的一种贴敷药方,由乳香、没药、羌活、丁香等多味中药研成细末,作用包括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调理脾胃。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直接入口,配合透皮吸收,将药力通过穴位传递到脏腑。
在泌尿外科术后的护理中,常选的穴位包括中脘、天枢、关元、神阙和足三里。
这些部位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与胃肠循环密切相关,刺激后有助于推动气机运行,改善肠道的动力。
现代研究认为,穴位刺激可通过皮肤下的神经末梢,引发局部血流增加和神经递质释放,从而促进肠管蠕动,与药物的化学作用产生协同效应。
如果在贴敷期间配合早期下床活动,效果更佳。
走几步路、做小幅度伸展,不仅能预防血栓,也能让腹部肌肉和肠道获得更多血液供应,像是为尚在“休眠”的肠道开了一个温柔的启动模式。
术后的心理状态,也影响着胃肠道,焦虑、失眠会让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道活动,这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
在贴敷时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或轻柔音乐放松,让神经系统从紧绷中松下来,间接促进肠道恢复节律。
饮食的配合,也能为贴敷的效果添上一把火。
术后早期避免高脂、难消化的食物,采用半流质或软食,适量加入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材,例如燕麦、南瓜、苹果泥,有助于粪便成形又不增加肠道负担。
等到功能恢复,再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让胃肠道有一个循序适应的过程。
临床观察显示,经过数天的玉龙散贴敷,一些患者的腹胀感明显减轻、排气排便提前,甚至食欲也有所改善。
这类方法并不是包治百病,但在整体康复方案中,它提供了一条非侵入性、安全的辅助通道。
不过,这种疗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如果腹部皮肤有破溃、湿疹或贴药后出现严重瘙痒,需立即停止,并由专业医护评估处理。
配方用量、贴敷时间和穴位选定,都应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操作,避免因位置错误或剂量不当影响疗效。
胃肠道是否快速恢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营养摄取和能量供应,也影响免疫系统和体力重建。
对于那些恢复速度缓慢的老年患者来说,在护理方案里加入玉龙散穴位贴敷,或许能让康复的道路走得更稳更舒适。
参考资料:
[1]《穴位贴敷对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中华养生保健.2024-11-16.
来源:医生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