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守护您的“生命线”:认识血透血管通路的常见问题与应对对于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肾友来说,手臂上的那条能感受到震颤的血管——动静脉内瘘,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它安全、有效地工作,是保证透析充分的关键。但这条生命线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学会如何识
守护您的“生命线”:认识血透血管通路的常见问题与应对对于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肾友来说,手臂上的那条能感受到震颤的血管——动静脉内瘘,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它安全、有效地工作,是保证透析充分的关键。但这条生命线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学会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每一位肾友和家属的必修课。
一、最常见的麻烦:血栓(血管堵塞)。您可以把自己的内瘘血管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血栓,就像是路上突然出现的巨石路障,完全阻断了血液的流动。
如何发现?
每天摸一摸,听一听:这是最重要的自查方法!平时能感觉到的“沙沙”震颤感减弱或消失了;用耳朵或听诊器能听到的“呼呼”杂音也变小或没了。
看一看:血管摸起来变硬,像一根绷紧的绳子,失去弹性。
透析时:护士可能会告诉您血流量不足,无法达到治疗要求。
✅该怎么办?
黄金原则:立即就医,分秒必争! 血栓处理越早,开通的成功率越高。
医生会怎么做? 通常首选微创的介入手术(球囊扩张),像疏通管道一样,用一个小球囊撑开堵塞处,并把血栓清理掉。有时也需要做开放手术直接取出血栓。
✅如何预防?
避免低血压和脱水:透析间期体重不要增长过多,避免拉肚子、出大汗后不及时补水。
严禁压迫:永远不要在瘘侧手臂测血压、抽血、提重物、睡觉时压到。穿衣要宽松。
熟练穿刺:配合护士采用“绳梯法”等轮流更换穿刺点,避免反复穿刺同一处。
二、 危险的前兆:狭窄(血管变窄)狭窄是血栓的“前奏”。它好比高速公路逐渐变窄的车道,虽然车还能走,但已经通行不畅,非常容易最终彻底堵死。
如何发现?
震颤和杂音可能感觉比以前更强、更尖锐(因为血流速度变快),但后期会减弱。透析时静脉压升高。手臂可能出现肿胀。
✅该怎么办?
通过血管彩超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狭窄。处理方法和血栓类似,主要采用球囊扩张(PTA),把变窄的地方撑开,恢复畅通。
三、 鼓起的“包”: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长期穿刺或穿刺不当,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膨出,形成一个或多个鼓起的“包”,这就是动脉瘤。如果是穿刺后出血形成的包裹性血肿,与血管相通,就是假性动脉瘤。
如何发现?
肉眼可见血管上有一个或多个凸起的、搏动性的包块。
✅该怎么办?
小的、稳定的:无需特殊处理,但绝对禁止在鼓包处继续穿刺。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和撞击。
需要警惕的:如果鼓包长得很快、皮肤变薄发亮、甚至出现破溃或感染,必须立即就医,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修复或放入覆膜支架。
四、发炎感染:红、肿、热、痛通路部位如果出现红肿、疼痛、有脓点或发热,说明可能发生了感染。
如何发现?
穿刺点或周围皮肤红、肿、摸上去发热、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全身发冷、发烧。
✅该怎么办?
立即告诉医生或透析中心的护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果形成脓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切记不可在感染处附近穿刺。五、 手发凉、麻木:窃血综合征这种现象多见于糖尿病、老年或高位内瘘的肾友。简单说,就是内瘘“抢夺”了流向手掌的血液,导致手部供血不足。
如何发现?
透析时或平时,瘘侧的手指尖总是发凉、苍白、麻木甚至疼痛。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甚至出现伤口不愈合。
✅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告知医生。轻度可通过保暖和观察;中重度则需要通过手术来调整血流,改善手部的血液供应。
❗️❗️✅✅给肾友的核心建议:您的“生命线”需要您和医护人员共同守护。请记住以下几点:
1. 每日自查:摸震颤,听杂音,成为习惯。
2. 及时沟通:感觉任何异常,立即联系您的透析中心或医生。
3. 积极配合:定期进行血管通路超声检查,防患于未然。
4. 做好防护:保护好您的手臂,就是保护您的生命。了解这些知识,能让您从一个被动的患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与医疗团队一起,让您的“生命线”更加长久、畅通!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