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英国防卫大臣格兰特·希利站在东京的镁光灯下,用“黄金时代”来形容日英防卫合作时,恍惚间让人想起了百年前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只是这一次,昔日的海上霸主手里攥着的不是坚船利炮的蓝图,而是一张连PPT都算不上的“六代机空头支票”。这个曾经用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
“日不落”的黄昏:英国防卫大臣的六代机幻想曲
当英国防卫大臣格兰特·希利站在东京的镁光灯下,用“黄金时代”来形容日英防卫合作时,恍惚间让人想起了百年前大英帝国“日不落”的辉煌。只是这一次,昔日的海上霸主手里攥着的不是坚船利炮的蓝图,而是一张连PPT都算不上的“六代机空头支票”。 这个曾经用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国家,如今却要靠“画饼充饥”来维持军事强国的体面。
一、帝国残影里的“抱团取暖”
希利大臣在8月29日的采访中毫不掩饰对日本的热情,称其为“英国在亚洲最紧密的安全伙伴”。这番表白背后,是英国脱欧后在国际舞台日渐边缘化的焦虑。 当“全球英国”战略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与日本这个同样渴望突破和平宪法束缚的国家“抱团”,成了伦敦政治精英们最后的体面选择。
值得玩味的是,两国合作的象征性项目——英日意三国联合研制的“全球战斗航空计划”(GCAP),至今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希利宣称“这是任何国家都未曾尝试的做法”,却刻意回避了关键问题:为什么拥有BAE系统公司的英国,需要拉着三菱重工和莱昂纳多公司才能启动六代机项目? 答案或许藏在英国国防部去年悄悄削减的23亿英镑军费里,藏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日渐萎缩的航空发动机业务中。
二、2035年 deadline 的黑色幽默
防卫大臣信誓旦旦要在2035年前完成部署的时间表,在航空工业界看来近乎天方夜谭。作为对比,美国空军的NGAD六代机项目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而GCAP连基本设计都尚未冻结。 更讽刺的是,英国自己的“暴风雨”六代机模型还在范堡罗航展上当展品,转眼就成了需要与日本F-X项目“拼单”的跨国拼盘。
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中刻意淡化了技术整合的难题。日本坚持要保留心神验证机的隐身技术,意大利要求兼容欧洲导弹体系,而英国则执着于“暴风雨”的虚拟座舱设计。 这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让人想起当年欧洲战斗机项目英德西意四国扯皮的往事。只不过这次,伦敦连独立研发的底气都没有了。
三、军事“元宇宙”里的政治表演
希利在东京的演讲中充斥着“保持势头”“拿出成果”这类外交辞令,却对项目最关键的预算分配只字未提。英国议会国防委员会的报告显示,GCAP项目仅初步研发就需要超过25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两年国防预算总和。 当NHS医护人员还在为涨薪罢工,伦敦却要纳税人相信这笔钱能变出“改变游戏规则”的六代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个空中楼阁般的武器计划,正被包装成“对抗中国威胁”的政治符号。希利访日期间特意强调“印太倾斜”战略,与日本防卫省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形成微妙呼应。 当真正的军事科技竞赛在太平洋两岸展开,某些国家却试图用PPT来刷存在感,这何尝不是21世纪的新型“炮舰外交”?
站在横须贺美军基地的背景下,希利大臣的豪言壮语显得格外苍白。那个曾经用“喷火”战斗机捍卫英伦三岛的国度,如今连台风战斗机的升级都要仰赖德国技术支持。 当“全球英国”遇上“令和军工”,产生的不是化学反应,而是政治行为艺术。或许到2035年,人们终将看清:有些“黄金时代”,不过是镀了金的怀旧情结。
来源:听风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