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这个词语,则第一次出现于《隋书·卷十五·音乐志》:“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万国来朝这种盛大的场景,第一次发生在大禹时期,即公元2000年前《左传》中记载的涂山之会。
而这个词语,则第一次出现于《隋书·卷十五·音乐志》:“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这主要缘于隋炀帝即位后,远征高丽,进而实现了“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这进一步巩固了咱们当时的中国,作为天下中央之国的地位。
自隋以后,唐朝(包括武周)、明代等都曾出现过“万国来朝”的强盛时代。
镜头快速转换到2025年八月末,当前国际舞台上呈现的“美国孤立化”与“万国来朝”形成了鲜明对比,说到底其实就是全球秩序深度重构的一个缩影。
而这种东西方两个大国的对比,结合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和各自之间的现实环境,这一现象传递出以下几个明显的信号:
一、全球权力结构加速重组,单极霸权让位于多极协商。
首先,聽風樓讲一讲美国优先战略的代价。
帝国长期以来极度推崇并奉行“单边主义加意识形态价值观输出”的策略,导致西方盟友体系出现松动。比如在军控(如退出《中导条约》)、气候(退出《巴黎协定》)和贸易(对多国加征关税)等领域推行绝对的“美国优先”政策,这极大的削弱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盟友们的信任。
欧洲特别是西欧已经出现了“新反美主义”,我们经常都在新闻媒体中听到看到他们批评吐槽美国令人恶心的“双重标准”。还有这次全球关税战、数字科技政策、国防安全与军备责任等问题,引发剧烈的争吵与对抗,逐渐导致世界各国甚至西方盟友们都与帝国渐行渐远。
而对亚太地区的盟友,比如韩国在朝鲜政策上长期被老美忽视;日本在贸易和安保问题上与美国分歧扩大;菲律宾一直被当枪使也被征收19%的关税;澳大利亚新西兰作为盎撒兄弟同样随时被出卖。
更不要说南亚的巴拉特了,就因为打输了一场空战,就被大统领翻脸不认人视如草芥,马上就扔进了恒河臭水沟里还要踩上几脚。
其次就是,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全球经济多中心化已然形成。比如咱们中国已经是全球15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有欧盟、东盟、非盟等区域力量自主性显著增强。
其中比咱们差劲得多的东盟,就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构建了独立性很强的经贸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帝国的经济霸权。
第三个就是区域安全开始呈现自主化趋势,比如法国推动“欧洲战略自主”、德国拒绝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俄印扩大本币结算规避美元体系。
最后更不要说帝国的后院,也是一堆“反骨仔”在无数次吃亏上当之后,开始长记性与咱们合作,全力推进经济与货币自主化。
二、经济安全发展的另一个选择:中国提供“互利共生”的新选项。
在这里,聽風樓首先简单说下中美外交哲学的本质差异。
在政治理念方面,老美一贯搞的是意识形态输出,对看不惯的国家地区总是整民主改造那一套;而咱们中国呢,第一步永远都是尊重人家的主权完整,从来不干涉别人的内政。
在经济合作领域,美国动不动就是制裁限制,比如臭名昭著的联邦301条款,一言不合就卡人家的签证,想去联合国开个会都要看老美脸色;而咱们在这方面与世界各国搞的是基建合作打头阵,然后是经济合作互利共赢。比如广受好评的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一带一路。
在国家安全领域,老美搞的是同盟压制,比如利用北约东扩;而咱们中国,一贯提倡的是共同安全,比如全球安全倡议。
在文化交往方面,老美几十年如一日的意识形态渗透,聽風樓相信大家深有体会;而我们则一直强调文明对话,照顾大家的文明多样性。
其次就是天下苦美久矣,导致全球南方国家不得不做出战略选择。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就是因为治理能力差,还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老美的极限压榨剥削。
而在咱们中国快速崛起后,我们与之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比老美更具吸引力:比如基建互相赋能,在非洲建成1万公里铁路、10万公里公路,创造百万就业。
还有债务不追求利润,对最穷国家的债务减免已经达到了23亿美元;而G7国家的基建计划往往不但附带不可接受的政治条件,还从来都是吃干抹净、杀鸡取卵。
最后是技术普惠性服务,咱们华为为全球70多个国提供完全可信赖的通信服务与5G建设,区区十来年时间,老美的基础电信与数字霸权就被咱们打破了。
三、咱们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元首外交,这可是破解帝国围堵与重塑世界游戏规则的至高利器。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持续推进以下三大核心目标。
背靠背反制老美的战略挤压,中俄“无上限”合作,就是为了平衡美西方军事机器北约的无节制东扩;还有中东地区咱们主导的“和解潮”,就是直接对付老美挑拨离间手段的。
力推重构全球供应链,比如与沙特合建超级炼油厂、与巴西推进本币结算、自主创新力求减少对美帝的技术和货币依赖。
逐步推广咱们自己的治理理念,到目前为止,咱们的全球和平发展倡议获得了超过100多个国家的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被写入了联合国决议。
第二,反挑拨离间:突破美国“价值观同盟”。
比如欧洲“战略觉醒”,持续点赞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欧洲独立自主梦”,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可以不断的恶心老美;严重同意德法力推的“全球数字关税”,让美欧在高科技领域互相撕逼。
货币自主策略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路,全球南方强烈响应去美元化潮流,其中巴西、沙特、伊朗申请加入金砖,寻求去美元化合作。
更不要说北极熊在这方面更是现实性的身先士卒,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人民币关键时候也可以救命。
四、未来趋势与挑战,博弈升级但共存仍是主线。
为什么聽風樓敢这么说?
请看下面的事实:首先中美虽然激烈竞争已经长期化,但依然整体可控。
因为双方经济已经深度捆绑,中美贸易额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还高达6900亿美元,而且苹果公司30%产能和20%的营收严重依赖咱们中国。
中美之间存在多重危机管控机制,比如气候合作、AI治理对话,还有目前存在的经贸定期会谈很可以降低冲突风险。
其次,咱们目前的战略风险。
老美极致的技术围堵,美日荷芯片同盟限制了咱们7nm以下电子集成设备的进口,目前咱们高端芯片国产化率还不高。
美亚太联盟持续不断的干扰:美帝不断强化美日、美韩、美澳和美菲等同盟,时不时介入我台海、南海事务。
后记
咱们千万不要掉入美西方所谓的修斯底德陷阱,雅典与斯巴达的零和博弈并不适用中美,核威慑与经贸共生使全面战争不可想象,竞争将体现为高科技与世界规则之争。
中美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陆权与海权的力量再平衡。
麦金德“世界岛”理论正在应验,中俄欧亚大陆整合(铁路、能源网)就可以掉对冲老美盎撒掌握了几百年的海洋霸权。
至于世人所担心的直接军事对抗,无论是咱们还是美帝其实都不是傻瓜,双方都有极力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聴風樓已经无数次说过,绝不可能出现中美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发生。
聴風樓奉劝西方抛弃“霸权更替”的简单思维,随着咱们中国的崛起,世界需要超越“中美易位”的西式格局,全球政治经济权力体系也要从强势的“奴隶主”结构向“中庸之道”慢慢转型。
如今,全世界众多的国家已经不再被动的选边站队,而要主动地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的靠拢,最后必然会让帝国放弃“势力范围”这种殖民时代的旧思维。
对咱们中国而言,像现在这种“万国来朝”般的元首外交热潮,既是咱们整体国家影响力提升的证明,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国际治理责任,这需要咱们以“共享发展”证明新秩序的可持续性,方能真正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更远的未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就是中美之间当下具象化的历史现状,也是滚滚的人类社会发展洪流,任何人都不可能抵挡。
好了,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这里是【聴風樓】,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最后特别感谢新老读者朋友们的热情关注与支持,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聼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