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次再看到谁“突然变样”,或许先别急着鉴定,先想想灯光和刷子。
“宋轶脸变了”四个字,热搜一挂就是两天。
有人放大鼻翼,有人量眼角,仿佛比她自己还熟那张脸。
31号中午,她甩出一句话:没动刀,换了个化妆老师。
就这么一句,评论区炸成两派。
一边松口气,“原来修容就能换头”;一边撇嘴,“真当我们瞎?”
吵归吵,大家默契地冲去扒化妆师账号,顺手把人家推上热门。
细看照片,光线从头顶直打,鼻梁高光像滑梯,阴影又切得狠。
新化妆师明显爱用“刀法”,颧骨一收,下颌线锋利得能切西瓜。
再对比她前阵子的柔焦自拍,差别大得像是两个滤镜。
她说体重只掉了两斤,听起来像随口一说。
但连续拍夜戏的人知道,熬到凌晨收工,脸确实会薄一圈。
灯光、修容、水肿,哪一样都能让熟人变“陌生”。
有趣的是,网友这次没急着喊“医院名称”。
更多人开始讨论:化妆到底算不算“作弊”?
有人贴出自己跟妆前后对比,活像换身份证。
原来普通人也能靠刷子“微调”,不必非得挨针。
宋轶的回应没哭没闹,像在说“今天吃了面”。
这份淡定反而让围观者不好意思继续扒皮。
毕竟,演员的脸是饭碗,化妆是手艺,手艺升级,饭碗端得更稳。
风波过去,热搜撤了,账号涨粉的是那位化妆师。
下次再看到谁“突然变样”,或许先别急着鉴定,先想想灯光和刷子。
毕竟,这年头,连修图都能直播,真真假假,早就不止一条刀口能解释。
来源:趣闻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