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绿联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0%;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扣非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28.89%。整体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多品类业务协同高速增长,绿联科技(301606.SZ)业绩表现亮眼。
8月28日,绿联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0%;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扣非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28.89%。整体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绿联科技各业务板块均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核心产品矩阵协同效应凸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公司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与业务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绿联科技研发投入累计达到8.77亿元。
充电类产品扛起增长大梁
日前,绿联科技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0%;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32.74%;扣非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28.89%。
绿联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用户需求为导向,实现多品类业务协同高速增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绿联科技各业务板块均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核心产品矩阵协同效应凸显。其中,充电类产品堪称“顶梁柱”,该业务主要涵盖了移动电源、充电线、充电器、排插、车充等产品。上半年,在产品创新上,公司持续发力,公司充电类产品凭借氮化镓充电器等多款新品的迭代升级与产品放量,实现营业收入14.27亿元,同比增长44.39%,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了37.01%。
另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传输类、音视频类、移动周边类产品亦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实现营收10.28亿元、6.3亿元、3.0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9.00%、28.22%、28.92%;存储类产品业务在NAS新品推动下实现营收4.15亿元,增速亮眼,同比增长了125.13%。
分渠道来看,绿联科技线上、线下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线上渠道仍然是公司主要销售场域,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73.85%。报告期内,亚马逊渠道为绿联科技贡献了高达13.2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24%,占据总营收的34.43%。
三年半研发投入8.7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绿联科技成立于2012年,以“让连接更简单”为使命,从一根数据线起步,成长为全球消费电子配件的领先品牌,于2024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近年来,依托“UGREEN 绿联”品牌,绿联科技持续深化海内外市场布局。
境外方面,目前绿联科技产品服务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22.95亿元,同比增长51.39%,占总营收的比重由2024年的57.44%进一步增长至59.53%,显示出境内外市场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抗风险能力凸显。
同时,绿联科技也在积极拓展和深化线下渠道,经销网络遍布全球,通过战略合作大型商超、专业渠道及区域头部经销商,在境外已成功进驻美国Walmart、Costco、Bestbuy、B&H、Micro Center,欧洲Media Markt,日本Bic Camera、Yodobashi Camera等知名零售巨头渠道体系。
在境内外市场稳步拓展的同时,绿联科技深知创新是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绿联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分别为1.83亿元、2.16亿元、3.04亿元、1.7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8%、4.5%、4.93%、4.51%。三年半时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到8.77亿元。
凭借出色的工业设计能力,2025年,绿联科技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10项、汉诺威工业设计(iF)奖6项,累计获得国内外设计奖项超70项。截至2025年6月末,绿联科技及子公司共拥有境内外专利权1821项。其中,报告期内公司新增298项核心技术专利,涵盖智能充电、数据处理传输等核心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大众较为关注的充电宝3C认证问题,绿联科技明确表示,在售的移动电源、充电器等国家强制性认证类目产品,均已获得CCC认证,严守产品质量与安全底线。
二级市场上,2025年以来,随着业绩的增长以及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绿联科技股价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截至8月29日收盘,绿联科技报67.5元/股,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超80%。
责编:ZB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