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个问题,前一个很清晰,但对于后一个答案就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在2025年的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凌渡L上市,11.99万元起售价格直击主流消费群体。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车还推出了GTS 车型,13.99万元起售。GTS车型搭载高尔夫GTI同款EA888 2.
燃油车还有没有未来,燃油车要怎么搞才能吸引消费者?
这两个问题,前一个很清晰,但对于后一个答案就不是那么容易回答了。在2025年的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凌渡L上市,11.99万元起售价格直击主流消费群体。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该车还推出了GTS 车型,13.99万元起售。GTS车型搭载高尔夫GTI同款EA888 2.0T高功率发动机,350N・m峰值扭矩与6.98秒百公里加速,可以说是重构了同级性能标杆。
“这款车型是上汽大众近年来产品和技术战略的折射。”8月29日,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在与明镜pro等交流的时候如此总结道。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已经把几乎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新能源市场,而在燃油车领域要么就是保持现状,要么减少投入。但对上汽大众来说,一直保持油电共进的策略。在密集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上汽大众在燃油车上也一直保持产品的升级更新。
从市场端来看,上汽大众要保持在合资第一梯队的定位,就需要在新能源产品和燃油车产品上同时发力。
李俊说,从国内市场来看,燃油车的占比还接近50%,燃油车依然是不少消费者中意的产品,此外内燃机的爱好者和粉丝也还存在。“我们要为他们的需求,去做更多的投入。”李俊说。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汽大众陆续推出了Pro家族三部曲产品,包括帕萨特pro、途昂pro、途观L Pro,这些产品升级了全系的动力系统,在经济性和性能上再度升级。同时,搭载与大疆合作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了“油电同智”,让智能化不再是电动车的专属。
除了在智舱和辅助驾驶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更先进的体验之外,在整车设计、功能上也带来了全新升级。比如帕萨特Pro就把C级轿车的配置下放:后排座椅可调、全新材质和设计、环绕式头枕音响等,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驾乘享受。
Pro家族三部曲产品上市之后,成功扭转了外界对燃油车不能智能化的印象,对上汽大众的品牌向上和品牌更新,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上汽大众也将继续拓展PRO家族的产品阵容。据悉,今年11月左右,朗逸 Pro也将上市。这次换代将以Pro的标准全面进化,进一步强化上汽大众的燃油车阵营实力。那么,在pro化升级产品这种思路之外,燃油车还有什么价值点可以挖掘?
李俊说,由于既然整个汽车市场燃油车比例越来越小,现在选择买内燃机产品的客户,一定对驾驶、操控、动力有更高的追求。
正是如此,全新凌渡L在各方面都有升级,智能座舱搭载了高通8155车规级芯片。全新凌渡L应用了悬浮式中控屏,加上芯片的升级,互联体验流畅;大语言模型也已经上车,基础的功能都涵盖。此外,全新凌渡L具备实用的辅助驾驶功能。并且,全新凌渡L推出了更个性化的GTS版本。该车的百公里加速最快到7秒之内,也是和大众集团旗下的高尔夫GTI 6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差不多。
与GTS版本相对应的是,上汽大众还推出官方改装服务,加强与消费者互动。李俊说,现在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已经向95后、00后过渡,相较于前代群体,他们的性格更张扬、个性化需求更多。上汽大众要把握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走近年轻消费者,跟年轻人互动起来、聊起来、玩起来。因此,在凌渡L上整体的设计和功能配置都更加彰显了这种方向。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主流车型GTM 高级总监李赟预测说,未来燃油车依旧能够占据一半市场份额。而A+级燃油车目前销量主要在插混和燃油车,未来,上汽大众的布局是在两块都进行投入。他认为,市场会逐步进入更为成熟的阶段,需求端会有分化趋势,用户可能不会单一选择纯电、插混或燃油车型,而是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上汽大众会在不同板块推出相应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在各个细分市场其实都有个性化的需求存在。当前阶段,李赟认为,新能源车型存在一定同质化问题,屏幕等配置的堆砌较为普遍。相较之下,燃油车仍需在个性化打造与客户需求响应上持续迭代进化。他强调说,上汽大众是总量很大的企业,要覆盖绝大多数的市场,有主流的车型,也有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或者情感价值的车型,全新凌渡L GTS是比较好地体现了上汽大众满足用户情绪价值的产品。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明年将是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关键时刻。明年上汽大众会有6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包括了两款增程、三款混动、一款纯电车型,覆盖A级、B级、SUV等各种类型。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大众已经发布了增程式概念车ID.ERA。该车整体设计较具特色,与传统大众产品有所区别。
动力方面,ID.ERA将搭载大众最新的EA211 1.5T EVO I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采用了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技术和深度米勒循环技术,配合双电机和大容量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可突破35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李俊说,2026年肯定是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的爆发期。“对于我们整个公司的布局以及未来的新能源战略来说一定是ALL IN的,这符合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李俊说。
为了在电车上打响,上汽大众在过去进行了深度调整。比如在研发速度上,过去大众产品从研发到投放大约需要36-48个月,如今已经缩短到从产品的定义一直到第一辆量产车的下线是在24个月以内。在产品上,过去是从德方直接输入,而现在是股东双方共同赋能,将各自的优势技术拿出来支援合资公司。由此,建立合资的2.0时代。
不过,上汽大众依然强调对品质的高标准要求,而不是简单地提速。李俊表示,为了速度快,市面上一些品牌可能两年不到甚至一年不到就能推出新车,上汽大众是不会为追求速度而牺牲品质。目前,上汽大众的整车开发过程仍然至少要经过夏天、冬天、路测,研发里程达到60万甚至100万公里以上、保证整个使用周期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上汽大众不会在安全和质量上拿消费者开玩笑,我们的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但绝不会以牺牲品质和安全为代价。”李俊说。
来源:明镜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