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汉中。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20余名记者深入我市多个县区,实地探访信息通信普遍服务与数字技术在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
8月28—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汉中。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20余名记者深入我市多个县区,实地探访信息通信普遍服务与数字技术在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
雨后的薄雾轻柔笼罩着洋县朱鹮保护基地,朱鹮翩跹起舞、悠然驻足,与湿地山林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画卷。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它们优雅的身姿,并提出关切:“如何在不干扰鸟类生活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监测?”这一疑问很快得到解答。
汉中移动政企客户部经理张桓介绍:“我们依托视频+AI技术,在洋县雷草沟、城固县井水田等朱鹮夜宿地部署野保相机、高清云台等信息化设备,后端通过AI超脑进行数据识别与分析,逐步建立起朱鹮AI分析数据库。”不少记者听后纷纷点头称赞,认为这是科技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 鸟类种群监测平台
▲ 陈良顺正在直播带货
随后,媒体团走进南郑区黄官镇藤编产业园。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现场演示藤编技艺,记者们对一根根藤条在匠人手中幻化成精美工艺品的过程赞叹不已。陈良顺欣喜地表示:“通过网络,我们从传统代销转向全球直销,藤编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随着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这项传统技艺还将借助AR、VR等技术,赋能线上销售、远程研学与个性化DIY设计。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戴上VR眼镜体验虚拟编织过程,并频频询问设计理念和市场反响。
▲ 良顺藤编实时监控画面
在汉中市博物馆,媒体团体验了基于5G+AR技术的智慧文旅项目,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激活立体动画与语音导览,“沉浸式”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一位记者体验后表示:“这种方式让历史文化‘活’了起来,特别契合年轻群体的体验需求。”
▲ 体验VR藤编
普遍服务的持续推进,为农村和偏远地区插上了“数字翅膀”。在留坝县青桥驿镇社火坪村,数字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该村搭建了一体化数字平台,实现党务、村务、财务在线公开,村民通过手机便可参与议事、办理社保、随时反馈诉求。镇长陈晨介绍:“通过中国移动提供的通信+应急防汛体系,我们可实时同步水利、气象信息,实现智能化预警和高效治理。”记者们围绕数字平台的使用率、村民接受度等问题,与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治理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 山水之间智慧农业数据大屏
▲ 在智慧农业产业园听取讲解
最后一站,调研团来到汉台区徐望镇智慧农业产业园,亲眼见证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变革。该产业园打造的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分析、水肥一体化、可视化监视等手段,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与作物长势,并可远程控制灌溉设施,真正实现了“智慧种地”。
人民邮电报社高级记者徐勇在活动结束后感慨道:“汉中处于秦岭巴山之间,过去交通相对闭塞,如今有了优质的信息通信网络,拉近了与世界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汉中,愿意走进汉中。这两天我们亲眼见证了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传统行业、改善民生福祉,这些创新实践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汉中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