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棵生菜身上,古埃及人许愿的是壮阳,古希腊人期待的是好眠。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生菜是备受推崇的药用蔬菜,而在同时期遥远的东方帝国,人们曾为它一掷千金,又对其许愿,希望能带来财运。时至今日,生菜沙拉是打工人口中调侃的「吃草」,同时也是网络博主短视频背景里象征轻盈
生菜,这种水分充足、滋味平淡的绿叶菜,犹如一张白纸,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人类充分发挥对它的想象力。
从一棵生菜身上,古埃及人许愿的是壮阳,古希腊人期待的是好眠。在古罗马帝国时代,生菜是备受推崇的药用蔬菜,而在同时期遥远的东方帝国,人们曾为它一掷千金,又对其许愿,希望能带来财运。时至今日,生菜沙拉是打工人口中调侃的「吃草」,同时也是网络博主短视频背景里象征轻盈生活的「漂亮饭」。
为什么生菜能脱颖而出,成为超越一棵叶菜的存在?故事的时间线要回到 6000 多年前,在高加索地区与两河流域,生菜的祖先野莴苣第一次被当地人带回居住地。
4000 多年前,生菜传入古埃及。最初,人们种植生菜并非为了食用,而是收获种子榨油。除此以外,古埃及人对生菜还寄托了别样的期待。密恩(Min)是古埃及神话里掌管男性生育的神,在留存的神庙壁画上可见他身形挺拔,男性特征明显,身边常直立着两颗象征生殖能力的生菜。在古埃及男孩的成人礼上,生菜也常作为祭品献给密恩,并在仪式结束后被男孩吃掉,象征跨入人生新阶段。至于为什么会把生菜跟壮阳联系起来,有种解释是生菜植株直挺,切开还会有白色的乳液,让古埃及人联想到精液。
面对生菜的乳白色渗出液,古希腊人则坚信它能助眠。2400 年前,奠定西方医学基础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其所著的《急性病的养生之道》(On Regimen in Acute Diseases)里曾提出,生菜有催眠功效,可以治疗睡眠障碍。现代科学证实生菜的渗出液里含有萜烯醇,能提高人体血清素,确实可以安抚神经、改善失眠。如果一个古希腊人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也许他会找点科斯生菜(Cos lettuce)来吃。这种古希腊人日常食用的生菜,名字来自希波克拉底的出生地科斯。
而当古罗马人切开一棵生菜,目睹其渗出的乳白色液体,联想到的却是牛奶。生菜的植物学拉丁名为 Lactuca Sativa,「Lactuca」与牛奶 Lactis 的词源相同,「Sativa」的意思则是「常见的」。生菜不只在古罗马常见,还是唯一被推崇安全的蔬菜。在现代人看来,古罗马人饮食奢华放纵,沉溺酒色。古罗马贵族躺卧吃饭,只为彰显身份,甚至为了能尽情饕餮珍馐,还会在席间催吐。但是,他们对待蔬菜的态度,却十分谨慎。「黄瓜有一种讨厌的汁液,会引发恶性发热;吃芝麻菜会带来头痛症;洋葱、大蒜和韭葱至少得煮熟,且煮上两三次才能吃」—— 以上论断来自古罗马名医盖伦(Galen)的著作《论食物和饮食》(On Food and Diet)。盖伦继承了希波克拉底的人体体液学说,又进一步将其分为黑胆汁、黄胆汁、痰液和血液等 4 种体液特质。不同的体液特质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和忌讳,蔬菜因为含凉性特征,可以改变人体的体液平衡,诱发各种疾病 ,但除了生菜。盖伦赞美生菜是所有食物中汁液最好的,具有很好的造血功能,不会导致其他体液增加,许多古罗马医生都认为生菜比其他蔬菜更安全。它也是古罗马人信奉的唯一能安全生食的蔬菜。
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认为生菜的优点是无须开火,节省燃料,以及随用随取。洗净的罗马生菜,配上油醋汁即可生吃,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沙拉菜」,也是之后风靡世界的「凯撒沙拉」的雏形。而古罗马诗人马尔西亚(Martial)则建议,生菜应该作为宴席的前菜。为此他发明了一道招待客人的美食,金枪鱼加入切段的生菜,再配上类似蛋黄酱的调味,与今天的金枪鱼生菜沙拉十分相似。
有学者认为,古罗马人如此信赖生菜,或许是因为它的味道没有侵略性,即使是第一次吃的人,入口的刹那,也不会身体哆嗦,困惑得睁大眼睛……生菜 95% 以上的组织都是水,用牙齿压破的也不过是它包裹着水分子的细胞壁。生菜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或许罗马人就是因此认定它是绝对安全的。
一场罗马贵族的宴席犹如以身实践希腊酒神精神的狂欢,生菜是他们少有的节制。而在同时期的东方帝国,节制早已牢牢刻入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儒家体系里,不需要生菜的提醒。古代中国的饮食以中和、平衡为美。如果说生菜给了什么点拨,或许它的鲜翠欲滴、生机勃发,拨动了古人刻在文化基因里的节气时钟。
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万物起始,万象更生。唐代诗人杜甫在《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南宋末年虞俦《和汉老弟立春》里的「生菜玉纤能细缕,大家醉赏满盘春」,以及南宋章甫《春日呈韩文》诗中的「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在立春这天,生菜被切成细丝,作为春盘与春饼同食。可见吃生菜在唐宋时已经成为迎接春天的饮食习俗和节庆文化。
但被切成细缕盛盘的,真的是生菜吗?难道唐宋时的内陆城市长安、洛阳,已有类似地中海饮食的生菜沙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唐宋时期,立春切丝的生菜,其实是莴苣。莴苣在中国古时别名千金菜,得名于引入种子时花费重金。北宋陶谷的《清异录 · 蔬菜门》曾写:「呙国(今阿富汗一带)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笋也。」明代以后,生菜才被引入中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称它为白苣,说它「似莴苣而叶色白,折之有白汁」,还评价它生食时的味道清新,与黄瓜有几分相似。
明代中后期,生菜在广东、广西及中国台湾地区广泛种植,特别在广东中部,立春吃生菜也相沿成习。如今,生菜仍是广东地区餐厅中最常见的蔬菜,甚至流传一段俗语「誓愿当食生菜」,意思是随口发愿,就像口嚼生菜一般轻易。生菜受欢迎,不只是味道清脆,根本原因在于产量大,南方的湿润水气正对上生菜生长需水量大的特点。如果你买过水培生菜,一定会惊讶于它的生长能力,剪掉一茬后,没几天,新嫩的菜叶又勃勃生发。
广东人擅长给食物加彩头,再通过进食,带来生理和心理的正循环。生菜寓意生机,谐音生财,自然被热烈拥抱,纳入节庆食俗。吃一棵生菜的最高礼仪,就是吃生菜包。《明宫史》中记载过生菜包的做法,以生菜叶包裹提前炒制或蒸制的馅料,包括糯米、板栗、花生、虾米、胡萝卜,之后又衍生出烤肉、虾米、炒粉丝、黄瓜丝、煎蛏子等。吃法是捏起生菜包,一整个塞入口中,搏一个不漏财和包发财的好彩头。至于生菜包要去哪里吃?最热闹的是生菜会。这种源自 300 多年前的立春风俗,如今是广州及近郊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以广州坑口的生菜会民俗活动最为火爆。每年参加者逾万人,大家熙熙攘攘共赴祭拜仪式,抢炮头、摸螺摸蚬、观看醒狮表演,以及吃生菜包、食生菜宴。「没去生菜会,没吃生菜宴,年就没过完」,当地人如是说。
不仅广东人要吃生菜,广东的「狮子」也要吃。逢年过节或商家开业,想要热闹,常邀请舞狮助兴。「醒狮采青」是广东传统舞狮必不可少的环节。「青」在别省可能用青菜,但在广东省,必须得是生菜(原因还是生财)。用红绳系住一封利是(红包)和一捆生菜,或系在门楣高处,或用竹竿挑着高空悬起。舞狮人,或搭人梯叠罗汉,或攀高桩来登高采摘,一跃以狮口咬青。
围观的人群,齐齐昂首看向悬在高处的生菜,祈福雄狮一举拿下。万人齐聚、人声鼎沸,共吃生菜祈愿发财,没有哪种蔬菜能让集体产生这样热烈的渴望,但滋味平淡的生菜偏偏可以。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桌上流行的蔬菜一直更迭,有些已经销声匿迹或淡出主流,生菜却经久不衰,凭借出色的适应性和产量,在口味潮流迭代的几千年竞争里胜出,历久弥新。
16 世纪,欧洲已经开始普遍种植生菜,吃法与古罗马时期相比,没有太大区别。当时,欧洲的可食生菜已有 65 种,蔬菜小贩常常背着装满生菜的篮子走街串巷售卖。20 世纪,农学家成功培育出耐寒品种的生菜。之后,生菜成为北美地区除了马铃薯以外第二受欢迎的蔬菜。生菜在现代人的餐桌稳固扎根,并以袋装「速食生菜沙拉」的形态出现,则要追溯到 20 世纪中下旬,美国一家农场经营者灵机一动,将其推向超市货架。
1986 年的秋天,美国扎根大地农场种植的数十种生菜和蔓越莓,本该供应给周边餐厅,却因经营者更换货源,被迫滞销。望着越长越高的农田,农场主古曼夫妻,想起自家清洗干净的生菜总能保存很久,灵机一动,把几种生菜洗净分装,以混合免洗沙拉菜的名头推销给当地的超市,第一天就销售一空。察觉到商机后,古曼夫妇立刻投入资金,购买轻柔洗菜的机器和充入惰性气体的塑料袋包装,打造标准化的高质量产品。1993 年,美国超市巨头 Costco 向古曼夫妇抛出巨额订单。此时,他们的混合免洗沙拉菜里已经包含 10 多种生菜,保存期也更久。混合沙拉的成功,是自然田园与工业化助推相互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然而生菜的成功不仅于此,它还完美解决了现代人饮食的痛点。
进入 21 世纪以后,现代饮食陷入迷思,过度加工食物的刺激不仅让味觉疲惫,也让健康亮起红灯。欧洲的反烹饪运动迄今已有百年,而生菜恰恰是反烹饪的最好代表。不用说味道浓烈的香料和调味,哪怕油盐稍过,即会覆盖生菜的清新;也不毕说炖、煮、焗这些费时费力的烹饪法,甚至多炒几下、多焯几秒,都会破坏生菜爽脆的口感,弄巧成拙。不加修饰、不用等待,沸水里兜两下立即捞起,保留根茎的舒爽、菜叶的碧绿就足矣。折腾过头,只会得到一锅烂菜叶。
现代饮食迷思的第二大痛点,是极度关注食物的脂肪和糖份。虽然,曾经人类祖先每天的主线任务是寻找 1800 千卡热量的食物,维持生存,但如今的人类却费尽心机减少热量摄入。而生菜的热量低到超乎想象,每 100 克生菜的热量只有 12 千卡,不及苹果的 1 / 4。生菜淡淡的味道总是能让你在吃撑之前就果断停下,就像散步的人稍感步伐酸痛便停止脚步、转身回家 —— 「今天就先到这里」。
失去掌控感,是现代饮食迷思的第三大痛点。自己下厨固然健康,但会陷入时间和精力的拉锯战,而顿顿外卖,又陷入健康危机。生菜沙拉的出现是一种救赎:免去了菜场的接踵摩肩、讨价还价;免去厨房里的洗菜择菜、油烟之苦,还有一顿饱餐后打扫的精力………动动手指线上点单,拆开包装淋上自带的酱汁,就能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一餐,也让职场人短暂找回对生活的掌控。
大道至简,一棵生菜在千年历史中的多重面貌,折射出人类与食物之间如何互相塑造与成就。因为有想象力,人类吃下去的不仅有食物的营养,还有支持他们走向未来的能量。
来源:FoodWine吃好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