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洪伦专栏||赴一场文学盛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0:45 1

摘要:八月三十一日,在郓城西关天桥脚下,城中村一个农家大院、《山东文学》读者书苑里,正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创作座谈会。这场由省、市、县共同举办的文学作品座谈会,恰似一场文学大餐,我也应邀赴约了这次文学盛宴。

八月三十一日,在郓城西关天桥脚下,城中村一个农家大院、《山东文学》读者书苑里,正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创作座谈会。这场由省、市、县共同举办的文学作品座谈会,恰似一场文学大餐,我也应邀赴约了这次文学盛宴。

几年来,在千年古县,水浒文化发祥地,好汉城郓城由省作协会员、农民作家吕萍、张进良夫妇,在自己的农家大院里,积极筹办,精心打造自费办起了一处《山东文学》读者书苑。为广大文学作家,文学爱好者搭建一个发展平台。

这里有图书馆、阅览室、书法绘画室、公益讲堂,农展馆、古物博物馆等设施。是郓城广大作家、书法家、画家及文学爱好者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这块文化阵地上,诞生了好几位中国作家、二十多位省级作家,四十多位市级作家,五十多位县级作家。吕萍、张进良夫妇凭着热爱公益的那股拼劲,闯劲,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带领广大文学爱好者常年坚持不懈,创作文学作品,每年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各种报刊杂志上的文学作品达二百多篇。发表网络平台上的文学作品多达两千多篇。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今天上午,县作协主席卢明同志在公益讲堂上亲自授课,讲的生动感人,谈人生、谈写作、谈家国情怀,让人现身说法,谈心得体会。令人受益匪浅。接着由荷泽日报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市作协主席赵统斌同志亲自授课。就如何搞好文学创作,如何开展好文学活动,怎样多出人才,多出作品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大家共勉,一起努力加油,开动脑筋,扩宽视野,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我们的作品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让各级领导非常满意,这就是我们出发点,落脚点。

赵主席讲的非常生动、深入浅出。绘声绘色,耐人寻味令人感动不已。

下午两点半,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等一行四人来《山东文学》读者书苑亲临指导,他首先肯定了郓城《山东文学》读者书苑几年来取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接着利用公益讲堂给大家授课指导。他以现身说法谈经验教训,也谈到在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尤其是讲到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要注意题目要有新意有吸引力,内容要丰富、语言要生动、情感要真实、展现出应具备的家国情怀。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回味无穷,侧重,结构与细节,要有独到之处的个性,不能随大流,主题一定要鲜明,要有创新精神。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是啊,我由原来写新闻稿件改写文学作品,总不得法,写文学作品不同于写公文,她没有大话,套话,也无固定的雷同词语,不是笼统的概括,而要具体的展现。有时还要把人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与好评。

听了省市县三位主席的讲课,感触至深。

通过参加了这次文学创作座谈会,深感学无止境,这次座谈会,她给了我巨大的创作动力。使我信心百倍的去投入到文学作品之中去,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

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就像饥饿的孩子找到了美食,给自己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有幸享用了一次精神大餐,赴约了一次文学盛宴。

2025年9月1日

作者简介:常洪伦:山东郓城县人,男,195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

1974年12月至1982年2月在部队服兵役,担任营部卫生员、文书。

曾在《战胜报》、《铁道兵报》、《解放军文艺》、《大众日报》、《菏泽广播电视报》、《郓城融媒》、《文明新郓》、《郓城文艺》、《牡丹花开传媒》、《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APP、《今日头条》等新闻媒体发表作品二百五十余篇,诗歌、诗词、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山东快书等五十余篇,編辑并发表戏曲剧本《黄河岸边好媳妇》、《大学梦》两部,获菏泽市“鲁心杯”文学作品大奖赛三等奖”获菏泽市“话时代,颂党恩”唱词征集作品优秀奖。荣立三等功两次,营嘉奖八次。

现为: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郓城县作家协会会员、郓城诗词学会会员。

来源:曹风读书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