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诗书写了野雏菊从飘飞的种子到绽放花朵的整个生命过程,其中有艰难的扎根过程,又有生命怒放的过程,这是苦尽甘来的写照。到最后,诗人写“野雏菊的幸福 只有纷飞的蝴蝶知道”,因为野雏菊的摇曳和歌唱,吸引来了蝴蝶,蝴蝶又成了野雏菊的知音,同时见证了野雏菊的幸福。诗人一
格命草评诗
第699首
野雏菊的幸福
文/陈革非
野雏菊的种籽
在风雪覆盖的山野间飞舞
严寒中
它们艰难的喘息
赶在春天来临之前 要为这些小小的生命
寻觅一处落脚 札根的泥土
春天的阳光下 它们会在山崖 路旁
一簇簇的怒放淡紫 淡紫的小花
在微风轻抚中摇曳 歌唱
无需生长在高贵的园林 花坛
此诗书写了野雏菊从飘飞的种子到绽放花朵的整个生命过程,其中有艰难的扎根过程,又有生命怒放的过程,这是苦尽甘来的写照。到最后,诗人写“野雏菊的幸福 只有纷飞的蝴蝶知道”,因为野雏菊的摇曳和歌唱,吸引来了蝴蝶,蝴蝶又成了野雏菊的知音,同时见证了野雏菊的幸福。诗人一系列人格化的表达方式,演绎了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又彰显了生命力的顽强。诗人从小处着眼,揭示生存和生命,通过对野雏菊命运的感知,暗示了生命的顽强,野雏菊的励志形象,成了顽强生命力的缩影,野雏菊的幸福,成了顽强生命中的小确幸。这首诗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散发出无形的魅力,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下面,将根据诗人的行文结构再做详析。
在第一二节中,诗人展现的是野雏菊种籽艰难弱小的生命状态。也许,读者不尽会问,为什么要在风雪中飞舞,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春天生发而做的必要准备。写它在严寒中艰难喘息,拟人化的表现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不易,才诞生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形式。
接着再看第三四节,野雏菊要赶在春天来临前扎根泥土,体现了生命的紧迫性,如果没有扎根,一个小小的生命也将就此结束。野雏菊从扎根到怒放,从冬天到春天跳跃性的过程,像是隐忍的过程。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煎熬,终于在春天的时候展现自己的美丽。这样的变化更体现了扎根的价值。命运的齿轮终于向好的方面转动,苦尽甘来的感觉将是最幸福的。
再是第五节,诗人写野雏菊在微风中摇曳歌唱,这就是幸福最直接的表现。拟人化的形象表达,体现了野雏菊对自身生命的满足感。这句“无需生长在高贵的园林 花坛”,诗人将野雏菊与园林花坛中的植物作对比,仿佛在说有些植物以能生长在高贵的园林花坛为荣为幸福,而野雏菊的荣耀和幸福并不需要高贵的园林花坛来称托,这更显示了野雏菊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诗人将人类的价值判断带入诗中,更彰显了野雏菊生命的意义。
最后一节,写野雏菊风中的幸福,只有纷飞的蝴蝶知道,这是有深刻寓意的。蝴蝶被野雏菊吸引,成了野雏菊幸福的见证者。由此可见,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野雏菊没有轻易放弃自己,而是顽强地扎根、隐忍、生长、绽放,迎来了自己的幸福。这里充满了诗人对生命幸福的展望,令人回味。
纵观全诗,诗人写野雏菊小小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在展示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精神,以及对个体价值的认同。诗人最后写野雏菊的幸福只有纷飞的蝴蝶知道,就是对生命价值认同的体现。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所有的遭遇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时刻保持在线,机遇才会到来。这首借物寓人之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有深刻的寓意,传递着真善美和正能量,对许多人来说,是能起到激励和反思作用的,因为诗人对生命的书写,是高瞻远瞩的。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陈革非,网名:漾漾得逸。湖南邵阳市人。深圳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多网刊与纸刊,并有获奖与入选刊。現为大型文学季刊《当代文学》编辑。
来源:读睡诗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