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启明籽” 向阳而生摘要:抽奖盒前更热闹,小手伸进去拨得卡片沙沙响,“我要免作业券!”“校长下午茶我来抢!” 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抽中一等奖的同学攥着刮刮乐,笑眼都眯成了缝。这边中国鼓 “咚咚”、大镲 “锵锵” 敲得带劲,组队跟上节拍喊出口号,就能揣走3粒阿尔卑斯糖,甜意裹着笑声,学子们
开学首日,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一块小手帕和一颗“启明籽”。
小小的种子,承载着“以今日心火为种,育明日破晓之光”的美好寓意,鼓励孩子们心怀真理之光,向阳而生。
进校门时,不少孩子郑重地将新学期的期望装饰在心愿墙上;一旁“红好棒”主题PIN徽章的招募信息吸引了不少孩子驻足。
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与校长一起种下“启明籽”,为新学期种下新希望,二小娃与种子一起发芽、成长,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争做“红好棒”小先锋。
盲盒惊喜 快乐拉满开学第一天,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学子们一进校门就邂逅惊喜。
抽奖盒前更热闹,小手伸进去拨得卡片沙沙响,“我要免作业券!”“校长下午茶我来抢!” 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抽中一等奖的同学攥着刮刮乐,笑眼都眯成了缝。这边中国鼓 “咚咚”、大镲 “锵锵” 敲得带劲,组队跟上节拍喊出口号,就能揣走3粒阿尔卑斯糖,甜意裹着笑声,学子们蹦跳着进校园,新征程的快乐直接拉满!
特制版目标卡书写新学期计划清晨,上海民办交华中学的每位学子踏入校门,都收到了礼仪队员微笑送上的特别礼物——定制版目标卡。
进入班级,各种富有特色的欢迎礼物也是让同学们惊喜:定制款收纳袋、祝福书签、祝福卡......应有尽有。
开学典礼上,各年级学生代表纷纷登台,从实践探究、自主学习计划完成、社会研学考察等多个维度,分享了两个月来的假期收获与成长,刚刚升入高中的学长代表也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学弟学妹把假期收获转化为动力,将规划付诸行动,在交华快乐成长,勇敢追梦。
典礼结束后,同学们在大队部精心设计的定制款目标卡上,郑重写下新学期的计划与目标:“每天坚持阅读、新学期迎头赶上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做贴心的班级小主人……”
初三年级小陈同学满脸笑意地说道:“我写下了正视自己薄弱点,不怕困难往前冲的目标,这张卡就像我的‘小警钟’,时刻提醒我说到做到!”
聆听红色故事 追寻红色地图今天,静安区中小学秋季开学第一课在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隆重举行。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学校以“全民抗战申城志,笃行报国学子情”为主题,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党史赠书、沉浸式历史课堂及红色地图发布等环节,为全区青少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学子们今天一进校园,就感受到了热烈的气氛,背景墙上的“六要六会”寄语新学期最好的祝福。
活动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带来的红色微宣讲《“胸怀天下”的手抄课本》中拉开帷幕。讲解员以珍贵文物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上海青年学子以笔为刃、以纸为盾的爱国壮举,引发全场师生强烈共鸣。
现场,静安区教育局孙勇副局长登台向学生代表赠送《暗夜星火》丛书,借此书勉励青少年以书为舟,溯流历史长河,在红色记忆中汲取奋进力量,让信仰之光照亮成长之路。赠书仪式后,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龚思瑜老师的讲解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历史地图互动等创新教学,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活动现场,由静安区党史研究室编制的《上海市静安区红色旧(遗)址分布示意图》正式发布。该图以静安区内106处红色旧(遗)址为脉络,串联起中共二大会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标志性场馆,并标注“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路线。此次开学第一课通过“史实+艺术+实践”的多维呈现,让抗战精神可触可感,为静安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到博物馆上新学年第一课开学第一天,来自上海市古美学校近200名师生走进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开启了新学年的第一课。他们变身“小小考古学家”,同时聆听到来自博物馆老师和学校老师的“双师”先导课,愉快地开启了新学年“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古代文明探索宫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三楼、四楼,面积约1900平米,内设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等六项博物馆职业体验、四个主题研学课和十余个互动展项。学生们在田野考古现场挖掘文物碎片、在显微镜下鉴定文物、在古船里模拟打捞文物、“穿越”到古代参加一次文人雅集……通过玩中学、学中玩,激发自主探索欲,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担任本次“双师”课程主讲人之一的上海市实验学校西校党总支书记、上海市古美学校常务副校长王静表示:“将校内学科知识与博物馆文物资源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大胆实践,这种创新模式既新颖又接地气。”
据悉,本次“开学第一课”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的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牵头,上海博物馆、闵行区教育局共同主办。
千名师生诵读《满江红》建平实验张江中学今日举办主题为“行走的博物馆,开放的历史课”开学典礼暨“国宝守护·传承有我”第一课,勉励学生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守护国宝、传承文明的实际行动,为新学期注入精神力量。
典礼现场,千名师生齐声诵读《满江红》,激昂诵读展现历史回响。文博单位负责人现场捐赠青铜牛尊、甲骨文片及《满江红》碑帖等国宝文物复制品,彰显文明之光。活动融合科技,学生通过科技手段体验文物修复与考古现场探访,强化守护责任。甲骨文、武术操展示及守护誓言等环节,集中体现馆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绘10米长卷致敬未来绘制10米“致敬未来”长卷,以七彩画笔描绘和平愿景与强国梦想,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
上午,由崇明区教育局主办、上海市崇明区东门小学承办的 “烽火童心传薪火 致敬未来绘精彩”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生动的思政课堂、感人的榜样宣讲、嘹亮的红歌传唱和创意长卷共绘,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薪火传人。
东门小学吴燕校长以《从“烽火”到“星光”,做传递薪火的追光者》为题,为全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她教导同学们铭记历史,读懂“薪火”的重量,她叙述抗战英雄的感人事迹,深刻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号召青少年以史明志,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活动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上海“最美退役军人”——崇明区消防救援支队新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陆科肖同志受聘为东门小学校外辅导员。东门小学“星火”红领巾宣讲团40名成员正式上岗。这支“红色小喇叭”队伍将走进校园、社区,讲述更多“红色”故事。
师生版话剧《千里江山图》公演8月31日,师生版话剧《千里江山图》在北外滩友邦大剧院舞台献演,分上、下午两场公演,为虹口区秋季“开学第一课”写下生动注脚,全区所有高一年级学生现场观摩。
此次公演打破以往单一学生出演模式,首次采用“师生同台”形式。作品改编自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虹口区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校友、著名作家孙甘露先生的同名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演绎了1933年发生在上海隐秘战线上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往事。
此次演员团队汇聚虹口教育多方力量:演员选拔面向虹口区所有中学及青海果洛对口学校,既有区内学校的校长、教师与初高中生代表,也有对口援建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学生。
上海市长青学校校长郭斌饰演“老方”的角色,演出后郭校长坦言,自己和许多同学们一样,是“零基础”参演,“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长青学校作为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将在区域德美融合、多方协同的“大思政课”教育中探索新路径,寻求新方法,形成新品牌。“用艺术涵养的要求来设计学校的课程和学校文化,可能会更具有特色,让艺术的种子早些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郭校长说。
参演的青海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依西窝赛在剧中饰演了三个角色,“三个角色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初排练的时候我的台词发音不准确,导演和老师们很耐心地帮我纠正,还教我正确的舞台走位。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也学习了话剧新文化。”这堂沉浸式的思政课,让学子真切触摸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
此次《千里江山图》创作,让学生从历史“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演绎者”:在角色塑造中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在台词打磨中理解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这部话剧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从“课堂”走进“生活”。
开学啦!金秋九月,梦想起航!同学们,新学期,加油呀!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