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彻底闹掰”,导火索竟然是一场外交“闹剧”——特朗普在印巴冲突结束后,自我标榜是促成停火的“功臣”,甚至打电话给莫迪,话里话外暗示印度应当推荐自己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然而,莫迪对此极为不满,认为特朗普的举动
#晒图笔记大赛#
文/御风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和美国之间的所谓“反华战线”,正在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痕。
据美国“纽约时报”最新报道,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彻底闹掰”,导火索竟然是一场外交“闹剧”——特朗普在印巴冲突结束后,自我标榜是促成停火的“功臣”,甚至打电话给莫迪,话里话外暗示印度应当推荐自己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然而,莫迪对此极为不满,认为特朗普的举动是对印度“大国尊严”的赤裸冒犯。自那以后,美印关系急转直下,双方的隔阂不断加深。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印巴冲突是彰显印度“大国力量”的绝佳舞台,虽然空战中惨败于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但印度依然强行构建了“赢学”理论,宣称自己才是大获全胜的一方。
印度方面一直坚称,是巴基斯坦主动求和,印度才勉为其难同意停火的。然而特朗普的做法却完全抢走了莫迪风头,他反复宣称是自己“成功阻止了印巴爆发核战争”,并拿巴基斯坦可能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说法,来暗示莫迪也应当“知趣”行事。这种赤裸裸的“邀功”,在印度人眼中就是一种侮辱。莫迪当即明确表示,美国与停火毫无关系,让特朗普憋了一肚子气。
美印关系的恶化由此拉开序幕。特朗普本以为凭借个人魅力,可以笼络印度,甚至邀请莫迪访美“共商大计”,却被印度干脆拒绝。更令特朗普颜面扫地的是,外媒报道他之后四次打电话给莫迪,竟然全部遭到拒接。对于极度要面子的美国总统而言,这几乎就是赤裸的羞辱。而在印度看来,特朗普的连番动作完全是“从实力出发和印度打交道”,这与印度追求的“平等伙伴”定位显然格格不入。
这还不算完,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印度加大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规模,特朗普对此大为不满,认为印度在“削弱西方制裁效果”,甚至直接动用关税大棒,将印度输美产品关税提升至50%。这一做法让印度政界和工商界都极为愤怒,认为美国根本没有把印度当作“盟友”,而是赤裸裸地以霸凌姿态施压。
短短数月,美印关系已经从所谓的“战略伙伴”沦为彼此冷眼相向。反观莫迪的外交动作,却出现了微妙转向。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莫迪与中方高层会晤时明确表示,印度愿在互信、尊重和体谅的基础上发展与中国关系,并且强调双方此前在金砖机制下的交流“为中印关系指明了积极方向”。这样的表态,无疑是在释放善意。
中方当然乐见其成。过去几年,美印之间频频在南海、台海等议题上勾连,尤其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本质上就是一个带有明显对华遏制色彩的小圈子。印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摇摆又矛盾——一方面想借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愿完全沦为美国的附庸。如今随着莫迪与特朗普闹掰,印度似乎准备另起炉灶了。
当然,仅有口头表态是不够的。若印度真心希望改善对华关系,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举动。比如说,“四方框架”既然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如今完全可以顺势淡化,甚至选择退出,以此向中国释放明确信号:印度不再愿意作为美国对华棋局的一部分。毕竟,历史经验早已证明,美国嘴上的“盟友”,往往只是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印度若能认清这一点,主动调整战略定位,与中国找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那么中印关系才有可能真正摆脱僵局,走向良性互动。反之,如果印度仍在中美之间摇摆徘徊,那么美国随时可能再次利用甚至惩罚印度,最终失去的还是自身的发展机遇,现在就看莫迪如何抉择了。
来源:第一军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