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讲地采访队直击上合峰会天津现场 感受国际范、科技感、文化味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3:39 1

摘要: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今次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吸引了3000多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此次盛会,当中包括了1100多名外媒记者。《港人讲地》亦派出采访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今次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吸引了3000多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此次盛会,当中包括了1100多名外媒记者。《港人讲地》亦派出采访队到天津,现场直击报道。

新闻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区、新闻发布区、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等八大主要功能区,场内有不少穿着蓝白色运动制服的年轻脸孔,他们都是来自天津十所高校的学生,经过选拔、培训,在50多个岗位服务的志愿者。

来自南开大学的硕士生杨佳妮是998位志愿者中的一员,她在科技文化互动展示区,为专程来到上合峰会天津现场的《港人讲地》采访队,示范AI数字人多场景实时播报。她在绿幕前录制了一段30秒的英语视频,系统透过撷取的影像、音频,生成AI数字人,配合翻译系统的应用,内容更能够精准翻译成中文、俄语,并以AI数字人主播形式呈现。修读日语的杨佳妮认为,除了在学校里,平日练习英语、日语等外语的机会不多,参加志愿工作期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交流,介绍中华文化和国家最新科技,能够学以致用、开拓眼界,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综合服务区另一张脸孔同样"吸睛",她的名字叫"小合",是一台能操十多种语言的人型机械人。《港人讲地》采访队跟"小合"交流时发现,她思考时自带微表情,对答时手部亦有不少小动作,十分有趣。峰会新闻中心谘询和公共服务组组长李春怡表示,"小合"在现场能够以中、英、俄三种语言进行交流互动,例如介绍峰会的情况、天津吃喝玩乐资讯等,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很重视中外记者的体验,让中外记者体验是次峰会的国际范、科技范、文化范。"

李春怡表示,新闻中心除了向中外记者提供工作场景外,亦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现场设有中医问诊推拿体验、榫卯、漆扇、曾氏华服、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

不少外国记者在工作之余,亦趁机了解中国非遗文化。有"东方魔方"之称的鲁班锁的体验活动非常受欢迎,有来自白俄罗斯的记者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指导下,成功拆解鲁班锁。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特色、魅力的国家,白俄罗斯民众很喜欢到中国旅游,希望更了解中国,所以这次峰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的平台,让两国探讨共同发展的方向。

来源:港人讲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