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线上渠道“完胜”线下渠道的格局已基本稳定,渠道竞争的“冷热分化”持续加深。从北京开卷监测数据看,2025年1~6月,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以及实体店渠道均表现为同比下降,仅内容电商渠道正向增长(码洋同比增长率47.62%),但增速较以往明显放缓。
北京天顺传媒:做大做强”自营,夺取渠道话语权
2025年,线上渠道“完胜”线下渠道的格局已基本稳定,渠道竞争的“冷热分化”持续加深。从北京开卷监测数据看,2025年1~6月,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以及实体店渠道均表现为同比下降,仅内容电商渠道正向增长(码洋同比增长率47.62%),但增速较以往明显放缓。这一态势并非短期现象,2024年上半年,甚至2023年,就开始呈现类似特征——内容电商独撑增长、其他渠道承压下行。随着渠道困境的持续深化,“如何破局”成为行业共同面对的现实命题,出版社的渠道战略重心开始向自主可控的“自营”倾斜,而非单纯依托成熟的“他营”体系(第三方渠道)。
书价问题依旧是牵动行业神经的关键矛盾
中金易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图书整体市场平均定价为47.6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30%,各大类图书定价均有提升,其中社科类涨幅达6.72%。家长吐槽图书过度包装、书价贵的舆情时有发生。然而,定价的上行并未带来销售端的良性循环,反而加剧了行业内卷的深度。在终端市场,平台电商、直播电商对图书售价的压价态势丝毫未减,正版图书深陷折扣战与乱价泥潭,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更棘手的是,打击盗版的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型出版社既没精力也没财力与之“硬刚”,只能无奈放弃维权。正如某民营出版公司负责人所感叹的:“正版书被硬生生逼到畸形低价,盗版和正版售价几乎没差别,这对读者的伤害其实更大了。”定价上涨与售价承压的错位,让书价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愈发凸显。
大众出版“好运”何来?
来源:爱滑雪的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