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顺利完成第九届委员会改选,新一届委员会由现任和候任主委各1名,副主任委员6名,常委29名及委员87人。经全体委员投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祝荫教授成功当选常务委员。
近日,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顺利完成第九届委员会改选,新一届委员会由现任和候任主委各1名,副主任委员6名,常委29名及委员87人。经全体委员投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祝荫教授成功当选常务委员。
祝荫教授带领团队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US-GE)手术
作为国内消化内镜领域的最高学术组织,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与标准制定方面具有权威地位。祝荫教授当选,不仅是她个人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折射出南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学科数十年的深厚积淀与有序传承——学科先后由吕农华教授、陈幼祥教授担任常务委员,再到如今祝荫教授成功当选,三代学者接力传承,不仅实现了学科领军人才的稳步接力与持续发展,更让南大一附院始终稳居全国消化内镜学领域常委单位行列。
近年来,祝荫教授带领团队在保持传统优势-幽门螺(Hp)感染与胃癌基础研究基础上,聚焦消化急危重症及肝胆胰等疾病的内镜下诊治,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救治及内镜下超级微创技术的开展与应用,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团队通过系统优化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路径、早期内科综合治疗及后期感染性坏死升阶梯微创引流清创治疗,显著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和患者预后;同时积极引进并推广国际先进的超级微创内镜技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前提下,为患者实施更精准、更微创的治疗,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与学科竞争力。这些扎实的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区域服务引领作用。
面对新的学术任职,祝荫教授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常委职责,全力支持学会各项工作开展。同时,她将继续秉承前辈们的开拓精神,带领江西省消化及消化内镜学界同仁扎根江西红土地,以更开放的姿态对标国内先进医院,积极引进前沿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与学科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诊疗规范化,力争让区域消化内镜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守护革命老区人民的消化系统健康、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江西的落地见效贡献更大力量。
专家简介
祝荫教授,南大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消化与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主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昌市政协15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先后在美国Emory大学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日本关东NTT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学习消化内镜技术;是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双千计划”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赣江特聘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胰腺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先后荣获 “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及2024研究型医院评价“研究型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面上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OP期刊Lancet Microbe、Critical Care、Advanced Materials、Gut Microbes、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 80余篇,曾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诊治;擅长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消化系疾病超声内镜诊治。
来源: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