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那些长期吃素的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后来多变成了这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1 16:50 1

摘要:糖尿病、高血脂这两样,说白了就是“富贵病”,可偏偏不少人一听说吃素能降脂控糖,就一头扎进去,连鸡蛋都不碰了。可几年下来,不少人身体却越来越“虚”,走几步路都喘,查体数据也一言难尽。怎么回事?不是说吃素对身体好吗?

糖尿病、高血脂这两样,说白了就是“富贵病”,可偏偏不少人一听说吃素能降脂控糖,就一头扎进去,连鸡蛋都不碰了。可几年下来,不少人身体却越来越“虚”,走几步路都喘,查体数据也一言难尽。怎么回事?不是说吃素对身体好吗?

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

一项涵盖近八千名中老年人的随访研究发现,长期纯素饮食者的糖尿病控制率并不比合理膳食者高,反而部分人出现了营养不良、肌肉流失、贫血等问题。换句话说,“吃素”这件事,讲究多得很,光图个清心寡欲,身体可不一定答应。

大伙都知道,高血脂、糖尿病离不开“吃”这回事。可“吃素就健康”这句老话,有时候也得打个问号。

吃素最怕啥?不是吃得少,而是吃得太“单调”。不少人一改荤腥生活,三餐就靠青菜豆腐、米饭馒头,蛋白质、维生素B12、铁、锌这些关键营养素压根跟不上,时间一长,代谢反而变慢了,血糖血脂不降反升

有个词儿叫“隐形营养不良”,听着吓人,其实就是体重不一定轻,但肌肉在悄悄流失。尤其是那些年纪偏大的糖尿病人,原本肌肉就少,再吃个极端素食,体检一查,肌酐低、蛋白低、白细胞低,整个人“看着不瘦,实则虚得很”。

而且吃素不等于不吃油。很多素食者习惯用植物油爆炒、煎炸,素菜吃得油滋滋,饱和脂肪酸没少吃,反式脂肪也没落下,结果胆固醇照样居高不下,甘油三酯反而升了个新高

还有人觉得,既然不吃荤,主食多吃点总没事吧?结果一天三顿白米饭、白馒头,血糖像过山车,糖化血红蛋白稳定不下来,胰岛功能负担越来越重。这不是养生,是“养病”。

咱得明白,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关键不在于吃不吃肉,而在于吃得是不是“均衡”

你看那些控制得好的患者,饮食并不极端。他们适量吃点鱼虾、蛋奶,主食讲究粗细搭配,油盐控制得当,反而比那些一刀切的“盲目素食者”更稳定、更健康。

有时候啊,“吃素”只是个心理安慰,而“营养失衡”才是藏在背后的大坑

有研究指出,长期纯素者中维生素B12缺乏率高达76%,而这种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贫血、记忆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心血管健康。你说,吃素是为了降“三高”,结果却让身体陷入另一场“内战”,值不值?

高血脂、糖尿病,要的是“控”,不是“饿”。不少人以为吃得越清淡越好,结果饿得头晕眼花,低血糖发作,心慌手抖,一查是胰岛素分泌紊乱了。

胰岛素不怕你吃,只怕你吃得不规律。有些人早饭不吃,中午吃点素面,晚上饿急了来碗大米饭,血糖波动比过山车还刺激。长年这么下去,胰岛β细胞就像被逼着加班的工人,迟早罢工。

再说高血脂,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肉就万事大吉。可你瞧瞧医院里的检验单,不少“吃素”多年的老年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一个都不少。为啥?因为糖吃多了,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也会转化成脂肪,堆在血管里,照样堵。

有句老话说得好:“吃饭不挑,身体遭殃;吃饭太挑,身体也遭殃。”意思就是,凡事过犹不及,吃素吃成了“病”,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你看那些年纪大的老中医,吃素也讲究“素中有荤”,不是天天吃素,是“节制”。他们会吃点豆腐皮、花生米、鸡蛋黄,喝点小米粥、山药汤,素得有层次,吃得有讲究,身体反而更硬朗。

这就跟盖房子一样,光有砖头(碳水)没水泥(蛋白质)也不行,光有水泥没钢筋(微量元素)更不成。营养搭配不合理,身体这座“房子”迟早漏风漏雨。

说到这,有人可能疑惑,那是不是吃素就一定不好?也不是。

适当素食确实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风险,关键在于“怎么吃”。不是一味地去荤,而是要懂得补足缺失的营养,比如多吃豆制品、坚果、杂粮,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

别把素食当成“万能钥匙”,它只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健康,是吃得有节、动得有度、睡得好、心态稳,这几样一样不能少。

再提醒一句,老年糖尿病人如果长期吃素,务必要定期查血、查肌酐、查血红蛋白,一旦发现蛋白偏低、肌酐下降,就说明身体在“吃自己”了,要赶紧调整饮食结构。

别等到腿软眼花、记忆力差了,才意识到营养出问题了。

医生常说一句话:“人不是吃坏的,是吃得不对。”你吃得对,哪怕每天有点荤,也能活得健康;你吃得偏,哪怕全是青菜清汤,也难免出问题。

所以啊,那些长期吃素的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后来多数变得啥样?

不是血脂变好,不是血糖降了,而是体质变差了,代谢变慢了,肌肉流失了,免疫力也跟着打了折

这才是真相。

别再一厢情愿地以为“吃素就健康”,吃素吃得不对,反而是“慢性伤身”。健康这回事,说到底,还是个“度”的问题,走极端,吃偏了,吃少了,都是在给自己挖坑。

一句老话说得好:“饭要吃杂,菜要吃烂,肉要吃少,心要放宽。”这才是对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真正有用的经验。

愿咱每一个人,不再为“吃素”而吃素,而是为身体的均衡与健康,做出更智慧的选择。

你怎么看待“长期吃素”这回事?有没有亲身体验或者身边的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聊聊。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范现国,黄建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模式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8):637-640.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知识科普,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内容基于公开资料与医生经验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理念,不含低俗、虚假等不良导向。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岐黄张大夫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