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武大性骚扰”事件:性骚扰还是诬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7:23 1

摘要:这个事儿被一篇小作文引爆,从一开始的一边倒到后来的反转,再到法院一审判决认为男方没有“性骚扰”,关于这个事儿的讨论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

大家好,我是丧心病狂周公子。这期斗胆聊聊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

这个事儿被一篇小作文引爆,从一开始的一边倒到后来的反转,再到法院一审判决认为男方没有“性骚扰”,关于这个事儿的讨论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

支持女方的朋友说,败诉了只说明证据不足,并不代表现实中没有性骚扰这回事。而支持男方的朋友则认为,既然法院都判了,为什么武大迟迟不愿意撤销对男生的处罚呢?而女方为什么非但没有道歉,反而质疑法院的判决呢?

我认真地看了这起事件的报道和该案的判决书,我认为法院的判决没啥问题,女方的证据确实不足以支持她对男生的指控。当然,我也没有看到有法律专业人士对案件的判决结果本身提出质疑。

这期视频,我想复盘一下这起事件,并想在事实的基础上,讨论一下这起事件最核心的争议和关切,到底是什么。

2023年10月11日,一位武汉大学的女生在网上发文求助,说在三个月之前的7月11日晚上,她在武大文理学部图书馆自习时被性骚扰,坐她对面的男同学对着她“打飞机”。她说自己拍了5段视频,每段都能看到他“隔着裤子摩擦生殖器,该行为持续不断且非常明显”。文章称,经与该同学对峙,他承认了,还应要求写下道歉信。

小作文截图打印

后来,女生跟该男生的辅导员沟通,她的诉求是:

要求男生手写道歉信,无回避的说明当天做的事情,并诚恳向她道歉;

要求男生的学院正式处分男生并通报批评,取消一切评奖评优资格、保研资格,本科期间不得入党。

文章里说,经过三个月正常渠道的维权,事情仍未解决,因此她选择诉诸网络。

这篇小作文迅速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同情和强烈关注,两天后,武大迅速宣布对网帖中提到的2022级本科生肖同学给予记过处分。

当时的道歉信

处分文件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儿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2024年2月,涉事男生肖同学的母亲接受媒体采访称儿子被冤枉,她说,肖同学从小患有特应性皮炎,赶上天热腿上湿疹复发,当时是隔着衣裤在挠痒。肖母提供了儿子的就诊病例、聊天记录等证据,武汉协和医院皮肤科医生向记者确认,2023年下半年曾数次接诊过肖同学,说“他患有特应性皮炎,表现是湿疹。他的特应性皮炎病不止一两年了,会季节性急性发作。”

接诊病历也显示:“皮疹瘙痒不适7年”。

另一位多次在线接诊帮其购药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护士也向记者确认,肖同学多年患有特应性皮炎,“他这个皮肤病很久了,从小是过敏体质,身上时不时就这里那里复发湿疹,不太好去根。”

肖同学方面也回应了网友们普遍的质疑,既然没有性骚扰,为啥要写道歉信呢?

肖同学及母亲的说法是,“当时是出于息事宁人的想法”。

他母亲说:“孩子全程都是懵的,甚至不知道她说‘拍了’是拍了什么。为了避免在图书馆闹出大动静,孩子才写道歉信的。”

而且,肖同学在道歉信开头就写了真实姓名和学号,并不是小作文中说的“留了假名”。

小作文发布当天,肖家就去派出所报了警。肖母说:“如果有性骚扰,他已经成年了,直接把他拘了。”

此前,肖家已把皮炎的事儿告诉了学校,但在舆论沸腾之下,武汉大学依然对肖同学进行了处分。只是在处罚文件中,却没有以性骚扰为理由,只是说他“存在不雅行为”。

2

随着男方的公开发声,舆论开始反转。但依然有很多人坚信,一个女生怎么可能拿性骚扰这种事冤枉肖同学呢?而且,肖同学既然没有性骚扰,怎么会写道歉信呢?

更大的反转发生在今年的7月25日,武汉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对于此事的一审判决认为,被告肖同学当时的行为不属于和性有关的骚扰行为,有抓痒的高度可能,且事发场景开放,两人无交流,无法认定男生有性暗示或性挑逗行为,不能认定其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原告的全部指控。

聊天记录

病历

相关聊天记录

杨同学的起诉是在2024年6月20日,她从武大领到毕业证书之后。那个时候,男方患有皮炎的报道已经刊发,但她依然就性骚扰一事提起诉讼。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想要什么。

根据杨同学后来在公开到网上的判决书,在这起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中,原告有三个诉求:

1、 被告连续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15天;

2、 精神抚慰金 5000元;

3、 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判决之后,该案更多的细节被公布。

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和男科的5名专家针对5段视频中肖同学行为的论证意见认为:视频中行为不构成手淫、自慰、打飞机等行为。

其中,有两个依据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第一,男生行为不是常用手,动作、节奏、长时间间断等特征,不符合手淫特征;第二,男生阴囊处有皮肤病,会无意识挠痒,视频中女生离开时男生也有挠痒的动作。

肖家提供了一张事发当天19:28的视频截图,内容是某法考名师的讲座。那是肖同学边看讲座边截图作的笔记,在被指控“性骚扰”的时间段里,他正一边看视频讲座一边做笔记。

肖同学一开始道歉信的内容是偷拍女生,被杨同学否定后才重新写的“对姐姐做了下流的事”。

在慌张地道歉之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从大一开始就努力的想保研什么的,我的绩点也一直在全年级比较高,万一他们要处分我,其他什么条件我都愿意接受。”

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中,他说:“当时那个女生在图书馆很大声地指责我,要求我写下道歉信,我其实不知道是为什么就这样写了”“我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做了什么恶心的事,我只想赶快离开,息事宁人”。

判决中的内容也印证当时肖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他只是想息事宁人。

他害怕因为现场的争执而让自己丧失未来的保研名额,他以为自己写下道歉信承认了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儿之后,就可以让女方平息怒火。

但没想到,后来,烈焰燎原。这样的烈焰既烧毁了肖同学的一生,也反噬了杨同学。

那篇小作文虽然没有公开肖同学的名字,但公开他的院系、辅导员姓名等信息,还提到他是“本地人”“不缺钱”。

群情激愤之时,肖同学迅速地遭到了网暴“开盒”:个人信息被泄露,照片被制作成花圈、遗像在网络传播。

他被同学孤立、谩骂,出现割腕、跳楼举动后,被医院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因自杀风险高被医生建议收治入院。但家人舍不得,只能24小时轮班看护。他的爷爷因为看到网友谩骂,当场晕倒,半年后去世。

有人说他“成绩很差不学无术,靠黑幕保送武大”。肖家出示的相关保送资料显示,肖同学高中成绩排全年级第22名,全班第1,他同时也被南开大学录取了。

还有消息称肖同学的父亲是副区长,后来也被证实是谣言。

在等待法院判决前夕,杨同学在网上发布了大量涉案证据以及情绪化言论。败诉后,她又公开了判决书,曝光了肖同学和自己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也曝光了该案的相关证人、代理律师信息。

她还在网络平台发布“已美美保研”“将继续举报阻止肖同学升学”等言论,彻底激怒网友,有网友发现杨同学毕业论文错漏百出,对武汉大学和她所在的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了“轰炸式”投诉。

杨同学也同样遭遇了网暴,据媒体报道,她事后也承受着很大压力,情绪崩溃。也有网友认为以女生视角,无意发现对面的异常情况,自然会感觉被冒犯,但之后各方的处理让事件走向失控。

肖家期待能调查出结果的警方和武汉大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给出结果。

法院虽然给出了判决,但肖同学的处分决定却无法因此得到撤销。

在网上的愤怒山呼海啸之时,武汉大学回应公众期待的,是令人恐怖的沉默。最后,是被迫给出的回应:会调查。

但最可能的可能是,这个事儿冷下去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不是所有调查都会有结果的。

但即使最后撤销了处罚,肖同学的人生还能从新来过吗?

我不知道。

媒体说,双方都是网暴的受害者,我认同,可是,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又是谁呢?这里面,真的没有一方是无辜者吗?

判决之后,有记者问法学专家:女生是诬告吗?

正确的答案是:不是诬告,因为诬告是故意捏造事实进行虚假指控的行为,女生并没有故意捏造事实。

即使此时此刻,关于此事件的看法依然分裂。有博主特意科普了“法律事实”和事实的区别,依然有人认为法院的判决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并不意味着肖同学真的没有进行“性骚扰”。也有女权主义的博主借此事讨论性骚扰举证之难,甚至讨论类似案件应该像劳动争议案件一样,举证倒置。

我听了头皮都发麻,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起诉你性骚扰,你需要自证清白,如果自证不了,就会被判决性骚扰成立。

我当然不否认性骚扰案件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但我听了这样的观点,依然震惊不已。

在一个人人只相信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的舆论场,讨论事实是一件可笑的事儿,即使是法院的判决,也无法成为对立双方共识的底线。

复旦大学的教授严锋评论这件事时说:

常识就是要把人当人看,既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视对他人的伤害。这些常识不需要高深的道理,却是社会能运转、人心能安定的底线。尊重这些底线,不是因为我们高尚,而是因为我们不想活在一个人人自危的世界里。

我看很多自媒体同行都在有意无意地模糊焦点,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引向性别的对立与性骚扰的维权困境。

但真正引发愤怒滔天的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吗?你冤枉了别人,并且给人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该不该承认并且道歉呢?这跟你是男是女有关系吗?

在此时此刻的舆论场,难道是性别决定对错吗?

一个女生当然有权利怀疑自己被性骚扰了,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如果你怀疑错了,你该不该承认并且道歉呢?

我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逻辑,现在很多人的逻辑越来越像曹操先生: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整个事件,我愤怒地并不是杨同学怀疑过肖同学,而是她知道自己怀疑错了之后,甚至在法院判决之后,她非但没有道歉,反而公开了这起涉及隐私并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的判决书和所有人的个人信息,还不依不饶地要整肖同学。

我实在搞不清楚她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泼天但愤怒的流量吗?

我疑惑的另一个点是,很多网友、博主可以共情杨同学被疑似“性骚扰”时的愤怒,但怎么就无法共情肖同学被冤枉、被网暴时的无可奈何和万念俱灰呢?

更让人万念俱灰的是,直到现在,没有人给肖同学一个说法和一句道歉,包括杨同学,也包括本该为不分性别的学生提供保护的武汉大学。

虽然我并不想讨论当下烈火烹油般的男女对立流量,但我还是想提醒那些站在浪潮之巅的朋友们:对男性的仇视不能改善女性的处境,只会加剧女性的困境。性别平权之路也需要男性的加入。

更重要的一点我之前就反复说过:不是非我性别,其心必异。

参考资料:

无尽头的网络暴力:武大图书馆事件两年多,涉事双方皆被开盒 南方都市报

驳回性骚扰指控! “武大图书馆性骚扰事件”一审宣判!两败俱伤:男生患PTSD,女生精神崩溃 封面新闻

来源:丧心病狂周公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