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前几年,加拿大鹅还陷在“虚假宣传”“退货双标”的争议里,中国市场增速几乎停滞,如今却在淡季逆袭,背后藏着品类拓展、渠道发力的新玩法,不过亮眼数据下,供应链压力、亏损扩大的难题也没消失。
2025年夏天还没结束,主打羽绒服的加拿大鹅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意外的成绩单。
4-6月总营收同比暴涨22.4%,创下近9个季度最大增幅,大中华区营收也跟着涨了近两成。
要知道前几年,加拿大鹅还陷在“虚假宣传”“退货双标”的争议里,中国市场增速几乎停滞,如今却在淡季逆袭,背后藏着品类拓展、渠道发力的新玩法,不过亮眼数据下,供应链压力、亏损扩大的难题也没消失。
加拿大鹅的逆袭,先靠“打破季节限制”。
以前提到它,大家只想到上万元的羽绒服,现在打开它的淘宝旗舰店,1700元的T恤、几千元的羊毛夹克、Polo衫摆在显眼位置,甚至还有墨镜、鞋子等新品。
要知道十几年前,羽绒制品占它销售额的95%,现在已经降到一半以下——从2018年开始,它陆续收购鞋履制造商、针织品工厂,把产品线从“冬天专属”拓展到全年。
这些低价新品成了“敲门砖”,比如刚过去的季度里,新款T恤成了最畅销产品,Polo衫和羊毛夹克也卖得火热。
一方面,低价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接触品牌,比如买了T恤的人,未来可能会考虑入手高端羽绒服。
另一方面,全年可买的品类也提高了消费者复购频率,不再让大家只在冬天想起这个品牌。
渠道上,加拿大鹅也放下了“奢侈品架子”,扎进了直播电商。以前国际奢侈品牌对直播大多谨慎,怕拉低品牌调性,但加拿大鹅去年9月就悄悄在抖音开了直播间。
虽然不打折,却会送积木礼盒等小礼物,现在抖音店铺粉丝已经超过11万,新款羊毛夹克、Polo衫长期霸榜热销榜。
财报里直接提到,亚太地区电商渠道表现亮眼,抖音直播是重要增长助力。
除了线上,它还在加码线下直营,目前大中华区有30家门店,占全球近四成,北京三里屯的旗舰店更是全球最大,今年7月还在北京开了第三家店。
直营渠道(DTC业务)收入同比涨了24%,占总营收的七成,既能直接触达消费者,也能更好控制品牌形象,这对之前口碑受损的加拿大鹅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修复手段。
不过热闹背后,加拿大鹅的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供应链扛不住了,它一直坚持“加拿大本土生产”,认为这是竞争优势,但新品类打破了这个节奏。
羽绒服是季节性产品,能集中生产、提前锁单,可T恤、Polo衫需要全年更新,对供应链灵活性要求极高,打样、生产、补货都得快。
为了应对,它2023年收购了罗马尼亚的工厂生产针织品,现在20%的产品在欧洲生产,可新问题又来了:欧盟商品在美国要被征收15%的关税,新品类成本跟着上升。
其次是亏损扩大,虽然营收涨了,但净亏损同比扩大近七成,主要是开店、营销花钱太多,而且它还撤回了全年营收预期,显然对未来消费环境没底。
最后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有波司登不断升级高端线,国外有别的品牌分流客户,再加上之前的口碑争议还没完全消散,消费者对“品牌溢价”的接受度也在下降,想稳住增长并不容易。
从“羽绒服界爱马仕”到“四季全品类品牌”,加拿大鹅的转型确实让它在淡季活了过来,但供应链、亏损、竞争这三大挑战,每一个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接下来它能不能把短期增长变成长期优势,还要看新品类能不能持续受欢迎,供应链能不能扛住压力,以及怎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修复品牌口碑。
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了更多平价选择是好事,但对加拿大鹅而言,这场逆袭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波波百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