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后DeepSeek时代的AI狂潮中,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上周五在港股盘中一度大涨近18%,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推动这波行情的核心因素,是其人工智能相关业务营收的爆发式增长。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中国后 DeepSeek时代的AI狂潮中,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上周五在港股盘中一度大涨近18%,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推动这波行情的核心因素,是其人工智能相关业务营收的爆发式增长。
阿里巴巴披露,其AI相关产品营收录得三位数的同比增长,而云计算部门——这一最贴近人工智能浪潮的业务板块——销售额也同比增长26%,超出市场预期。这一表现有效缓解了投资者对其与美团、京东在电商领域价格战所带来的担忧。虽然整体收入仅增长2%,且营业利润意外下滑,但资本市场选择聚焦AI和云业务的亮眼表现。
阿里在AI领域的进展,使其被视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沿的代表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外界对三方混战的担忧。过去一季度,美团预警巨额亏损,京东净利润几乎腰斩,引发三家公司股价合计蒸发270亿美元。相比之下,阿里凭借AI叙事和国际业务(涵盖Lazada、AliExpress等全球知名电商平台)的增长,股价表现明显优于依赖电商主业的竞争对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等人在研报中指出,阿里具备“中国最强的AI赋能逻辑”。他们认为,即便本季度外卖与即时零售业务的亏损达到高峰,AI叙事依旧为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投资者的核心问题在于:阿里是否会继续参与那场吞噬利润的价格战?管理层已表态,AI投入才是重中之重。阿里巴巴电商总裁蒋凡上周五强调,公司在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上的投入,已经带动淘宝平台用户数增长20%。这一新兴业务在短短四个月内就具备了实现规模效应的条件。
阿里在AI上的重金布局,涵盖从大语言模型到开源工具的全线投入,目标是避免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技术竞赛中掉队。CEO吴泳铭在今年2月甚至直言,通用人工智能(AGI)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首要战略目标。就在上周,公司还更新了自主研发的开源视频生成模型,这也是近期一系列AI升级动作的一部分,覆盖从Agent型AI服务到聊天机器人等全链条。
不过,阿里能否在这片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真正实现AI的商业化盈利,仍有待观察。毕竟,从百度到腾讯,中国科技巨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和发布AI模型,对阿里构成持续的压力。
来源:
[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01/alibaba-s-shares-soar-15-after-making-headway-in-china-ai-boom?srnd=phx-technology
---------END--------
我们相信认知能够跨越阶层,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和财经内容。
投稿邮箱:zfinance2023@126.com
稿件经采用可获邀进入Z Finance内部社群,优秀者将成为签约作者,00后更有机会成为Z Finance的早期共创成员。
我们正在招募新一期的实习生
来源:Z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