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江汉的他们全省推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8:02 1

摘要:2025年,“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8月3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湖北省暨武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启动。

2025年,“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8月3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湖北省暨武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启动。

启动仪式上,推介了湖北省“十佳原创科普作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十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布了2025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湖北省优秀科普短视频。

数位来自江汉区的科技工作者、科普达人榜上有名。今天,我们一起分享,新晋2025年“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黎纬明,与湖北省“十佳网络科普达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波的故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黎纬明

二十余载风雨兼程,黎纬明以科技为经、仁心为纬,为中国乃至全球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简称“慢粒”)患者编织出一张坚实的生命经纬网。

因“慢粒”是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病,部分患者不知如何规范地管理,甚至自行减药、忽视复查,极易导致病情恶化。他研发了“慢粒学院APP”,精准规划患者及家属的随访、服药、学习时间,成为近4000位患者的“生命方舟”——这也是全球管理慢粒患者最多的数字医疗产品。他还推动分级诊疗,培训基层医生、建立随访档案,让规范理念扎根基层。通过实施这套规范化管理体系,靶向药物减量停药的患者逐年增多,年均为国家节省医疗支出超810万元。

“治愈”与“停药”,是“慢粒”患者与医者共同的追求,也是黎纬明团队深耕的课题。黎纬明团队创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一套“慢粒停药成功率”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患者服药时长、基因转阴时间、年龄等多项影响因素,能为每位患者生成个性化的停药成功率预测。目前,该模型准确率已接近80%,随着样本量扩大,精准度还将持续提升。

如今,在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正视慢粒。而作为白血病全程管理首席专家,黎纬明始终站在科研前沿: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在《Leukemia》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译全球权威专著《慢性髓系白血病(第二版)》,为我国慢粒诊疗搭建起国际桥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张波

张波始终坚持医疗与健康科普并重,累计举办骨科普讲座150余场,制作科普视频3000余条,发表科普文章50多篇,曾获得中国健康科普优秀医生、武汉市十佳科普使者、湖北省首届健康科普大赛亚军、首届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全国五强、湖北省优秀科普工作者等荣誉。

他积极拥抱互联网,开展线上科普。自创建“骨科疾病防治与康复”公众号以来,发表原创科普文章70篇,科普文章被“骨科在线”“微医骨科”“好大夫在线”“骨科大夫”等诸多专业科普媒体网站定期转载。原创科普视频同时在抖音、今日头条、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百度百家号、骨科大夫、微医健康号、好大夫在线、唯医骨科等多家媒体同步推送,全网累计粉丝达100万+,累计帮助群众数千万人。

近5年来,他坚持举办科普讲座,其中大型科普讲座30余场(500人以上),最高单次科普讲座参与人数达到1200余人;举办张大夫骨健康大讲堂进社区服务100余场,多次受邀参与电视台及广播直播节目录制,传播老年骨科健康科普知识,受到观众和听众一致好评。

同时他还在《科普时报》《中国科学报》《中国妇女报》《现代健康报》《家庭医生报》《北京青年报》《家庭医药》等报纸及杂志发表科普文章50篇,以自身所长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在江汉区

还有更多如黎纬明、张波

这样的科技工作者

在各自行业为缔造健康幸福生活而努力

借此首个“全国科普月”契机

我们也将带来更多事迹分享

来源|江汉区科协、湖北科协、湖北天天科普

来源:一点资讯武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