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为提升辖区青少年与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石景山法院刑庭组织干警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律知识送进学校、社区和街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日,为提升辖区青少年与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石景山法院刑庭组织干警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律知识送进学校、社区和街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网络安全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清朗网络空间
7月11日,刑庭副庭长杨洁受邀走进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智慧上网、健康成长”的生动普法讲座。讲座中,杨洁法官紧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国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核心要求,针对青少年易发的网络风险,杨洁法官以案释法,敲响警钟,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生动阐释了违规上网可能引发的民事赔偿、治安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杨洁法官向同学们呼吁:“在网络深度融入生活的今天,培育青少年的法治思维与网络素养,就是守护健康成长的根基。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智慧网民’,让网络真正为青春赋能。”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凝神聆听,积极互动,一位高一学生深有感触:“法官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学会了如何安全、理性地用好这把‘双刃剑’。”
网络安全进社区:
提升居民健康用网“免疫力”
8月13日,刑庭法官林文静、法官助理马云骢前往高井路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高井路社区3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高井中学100余名学生开展暑期涉网络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林文静法官播放了网络安全小短片,通过动画、真人演绎情景剧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提高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接着,林文静法官带来一场主题为《增强法治意识 提升网络素养》的生动普法讲座,讲座内容为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明确指引,生动阐释了网络侵权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活动现场设置法律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在场未成年人踊跃参与,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了法律知识,提升了网络自我保护能力。
网络安全上街道:
营造全社会守法用法氛围
8月21日,刑庭副庭长刘昌昌受石景山区关工委邀请,前往广宁街道活动中心开展“崇德尚法 做知法守法好少年”普法宣教活动。活动中,刘昌昌法官首先通过播放动画、真人演绎情景剧等方式将网络安全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小故事,提高未成年人用网警惕性。随后,刘昌昌法官围绕《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向社区居民们系统介绍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核心要求,接着,刘昌昌法官以案释法,敲响警钟,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生动阐释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最后,他建议同学们合理规划上网时长,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遭遇侵害时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活动结束后,学生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石景山电视台对此次普法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此次系列网络安全普法活动,是石景山法院刑庭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体现。刑庭干警通过“走出去”面对面地进行普法宣传,有效打通了网络安全普法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增强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创新活动形式有效调动了群众们的参与积极性,获得各方一致好评,活动获区级媒体专题报道,有效提升了普法工作影响力,为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了积极的司法力量。石景山法院刑庭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司法防线。
撰稿、摄影 | 刑庭
编辑 | 任冰玉
来源:北京石景山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