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E依旧霸榜!1-7月豪华轿车销量揭秘,BBA之外谁最抢眼?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8:14 1

摘要:2025年已过去七个月,中国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悄然生变。最新上险量数据显示,30万以上级别市场依然由德系三强BBA(奔驰、宝马、奥迪)和日系豪华代表雷克萨斯牢牢掌控。

2025年的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传统巨头与新兴力量激烈碰撞,销量数据背后是品牌忠诚与消费理性的精彩博弈。

2025年已过去七个月,中国豪华中大型轿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悄然生变。最新上险量数据显示,30万以上级别市场依然由德系三强BBA(奔驰、宝马、奥迪)和日系豪华代表雷克萨斯牢牢掌控。

但细分数据背后,隐藏着更多值得玩味的故事。

01 传统强者,BBA市场地位依旧稳固

在豪华中大型轿车领域,BBA的传统优势依然明显。2025年1-7月,奥迪A6L以92,493辆的累计销量领跑该细分市场,展现着“官车”形象转变后的市场吸引力。

华晨宝马5系同期累计销量达68,000辆,北京奔驰E级也斩获72,700辆的成绩。这三家传统豪强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说明在这个价位段,消费者对品牌的历史积淀和认知度仍然十分看重。

宝马5系虽然外观设计争议较大,但凭借终端价格调整,7月份也实现了9,766辆的销售成绩。这表明品牌影响力与价格策略的结合仍然有效。

02 雷克萨斯异军突起,进口车市场一枝独秀

在BBA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的背景下,雷克萨斯却实现了逆势增长12.2%,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9.1万辆,成为进口豪华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雷克萨斯的成功并非偶然。一方面,其取消了以往的加价策略,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单;另一方面,它的混动技术和可靠性深入人心。

J.D. Power可靠性排行榜上,雷克萨斯连续三年登顶,这让它在口碑传播中占据了极大优势。广东地区流行一句话:“开了雷车,基本不用修”,这种省心、可靠、维修成本低的形象深入人心。

03 上汽奥迪A7L:低调的第五名

上汽奥迪A7L以12,781辆的1-7月累计销量位居该细分市场第五名,可能让一些人感到意外。

A7L凭借“C⁺豪华三冠王”的产品定位,在操控、颜值和品质方面都有卓越表现。它搭载的最新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系统,传承了奥迪45年的四驱技术精髓。

2024年,A7L在交付端实现了106%的增长,成为驱动品牌销量增长的核心力量。其实际成交价下探至30万元区间,对竞品产生了巨大冲击。

04 捷豹XFL:告别前的谢幕

捷豹XFL即将在9月份停产,销量自然会逐步减少直至归零。这款曾经英伦风范十足的豪华轿车,正在慢慢退出中国市场。

捷豹路虎在2025年5月宣布,其与奇瑞合资的常熟工厂将在未来18个月内逐步停产捷豹XEL、XFL、E-Pace等国产车型。这意味着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长达十余年的本土化生产时代即将落幕。

2024年10月,捷豹XFL仅售出796台,全年月销量超过千台的月份寥寥可数。大幅降价策略也未能挽救销量,指导价43.99万元的2.0T P250两驱尊享豪华版,经销商报价曾降至26万元。

05 进口丰田皇冠:昔日王者难再现

进口丰田皇冠的市场表现可谓惨淡,6月份全国仅卖出105台。这款曾经能与宝马5系、奔驰E级一较高下的豪华座驾,如今鲜有人问津。

皇冠的产品力并不弱——采用与雷克萨斯LS同款底盘,搭载2.5L双擎系统,百公里油耗不到6L。但29.9万的起售价(优惠后)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同样的预算已经可以买到奥迪A6L的低配车型。

品牌认知度是皇冠的另一大软肋。当年它是“大佬标配”,如今很多年轻人只以为它是款普通丰田轿车,不知道当年有多牛。在新能源浪潮和传统豪华品牌的双重挤压下,皇冠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06 捷尼赛思:困境中的坚守者

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2021年到2024年的累计销量仅为4710台,截至2024年上半年,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累计亏损高达30亿元

但捷尼赛思并没有选择退出,而是决定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启动国产化进程。捷尼赛思中国CEO朱江表示,品牌将以“创业公司”的姿态,开启在中国的2.0时代。

未来,捷尼赛思将依托现代汽车在中国的现有产能实现本地化生产,并计划在未来3-5年内推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能源产品。这条路虽然艰难,但至少表明捷尼赛思还没有放弃中国市场。

今年1-7月,整个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上险量为1256.0万辆,同比增长7.1%。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2.3万辆,渗透率达47.3%。

随着成都车展临近,“金九银十”旺季叠加政策利好,汽车消费有望进一步提振。自主与合资、自主品牌间的份额争夺将持续,市场格局将不断动态调整。

有人说,2025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分水岭。传统豪强依然强大,但已经能够听到新力量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来源:电量满格小怪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