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 划分到底影响哪些通信?网工必会的划分原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8:21 1

摘要:DHCP 分不到地址?两台机器 ip 都配置好了,却 Ping 不通?语音电话时断时续,延迟高得吓人?一台服务器上线就导致全网 ARP 风暴?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网络设备,VLAN(虚拟局域网)这个词一定很快就会遇到。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VLAN不就是把一个交换机逻辑上切分成多个小网络嘛?它主要就是隔离广播域。”

说得没错,但远远不够。

实际运维中,很多故障都和 VLAN 配置有关,比如:

DHCP 分不到地址?两台机器 ip 都配置好了,却 Ping 不通?语音电话时断时续,延迟高得吓人?一台服务器上线就导致全网 ARP 风暴?

这些背后,很多都和 VLAN 对通信的影响 有关。

今天从“通信”这个角度,把 VLAN 的本质和影响机制掰开揉碎讲清楚。

我们先打个比方:

假设一个办公大楼里有 300 台电脑,如果都接在一个大交换机的同一网段(比如 192.168.1.0/24),那么每次有设备发起广播(比如 ARP、DHCP),这 300 台机器都会“听到”。

如果一旦有设备异常,疯狂发广播包,整栋楼的网速都会被拖垮。

VLAN 就是把这 300 台电脑划分成几个小圈子,每个圈子里的广播只能在内部流动,互相不打扰。

所以,VLAN 的底层逻辑就是:

二层隔离(广播域隔离)

不同 VLAN 的终端,想要通信必须经过三层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理解了这个“广播域边界”的概念,才能真正明白 VLAN 会影响哪些通信。

广播包是 VLAN 隔离最明显的部分:

在同一 VLAN 内,ARP 请求、DHCP Discover、NetBIOS 广播都能被所有主机收到。VLAN 一旦划开,广播就过不去了。

实际案例

客户端在 VLAN10,DHCP 服务器在 VLAN20 → 客户端拿不到地址。解决方法:在三层设备上配置 DHCP Relay(中继代理),让广播变成单播再转发。

别以为 VLAN 只影响广播,其实 单播流量也会受影响

同一 VLAN 内:交换机只需要查 MAC 表,直接转发。不同 VLAN:必须要走三层路由。

实际案例

A(VLAN10)想访问 B(VLAN20)。

过程:

A 先 ARP 查询网关(VLAN10 的网关 IP);三层设备收到数据包后,转发到 VLAN20;三层设备再 ARP 查询 B 的 MAC 地址,然后转发过去。

所以,你能看到,VLAN 隔离实际上是强制所有跨 VLAN 通信走网关

多播流量本质上也是“广播的一种变体”,所以 VLAN 一样会限制它:

默认情况下,多播只能在同 VLAN 内流动。想跨 VLAN,就要借助 三层多播协议(如 PIM)+ IGMP Snooping

实际案例

企业内视频会议系统:主持人推送视频流,如果所有 VLAN 都能收到,带宽直接爆炸。正确做法:在交换机上开 IGMP Snooping,让只有订阅的用户收到数据。

ARP 是 IP 到 MAC 的解析机制,属于广播。

在同 VLAN 内,ARP 请求能被所有设备看到。不同 VLAN 之间,ARP 请求不会跨 VLAN传递。

实际案例

服务器 A(VLAN10)想访问网关,先发 ARP → VLAN10 内的所有主机都收到,但 VLAN20 完全收不到。所以,如果 ARP 被广播风暴淹没,往往就是 VLAN 划分太大造成的。

VLAN 和 DHCP 的关系特别紧密:

DHCP Discover 是广播,只能在 VLAN 内有效。如果 DHCP Server 不在同 VLAN,必须配置 DHCP Relay。

实际案例

常见故障:客户端死活拿不到地址 → 排查发现 DHCP Server 和客户端不在同 VLAN。解决:在网关上配置 ip helper-address,指定 DHCP 服务器的地址。

VoIP 很怕延迟和丢包,所以一般单独划分 VLAN,叫做 Voice VLAN

如果语音和数据放在同 VLAN,一旦有人下载大文件,语音延迟就会严重。专门的 Voice VLAN 可以配合 QoS 保证优先级。

实际案例

办公室电话“卡顿” → 后来发现电话机和电脑都在同 VLAN,数据流量把语音流量压制了。VLAN 也会影响到交换机之间的管理协议。例如 STP(生成树),它是在 VLAN 级别运行的(每个 VLAN 单独算一棵树)。如果 VLAN 划分过多,STP 开销会成倍增加。小结

到这里,你会发现 VLAN 的影响范围其实非常广,不仅仅是“广播被限制”:

广播:ARP、DHCP、NetBIOS → VLAN 内有效。单播:不同 VLAN 必须走路由。多播:需要额外协议才能跨 VLAN。ARP/DHCP:最容易踩坑。语音/视频:需要单独 VLAN。STP/CDP 等协议:VLAN 数量直接影响网络收敛效率。

所以,VLAN 不是“随便划分”,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问题来了:VLAN 到底该怎么划?

按部门划?财务一个 VLAN、研发一个 VLAN?按业务划?语音一个 VLAN、视频一个 VLAN?还是图省事,所有人都在同一个 VLAN?

很多新人网工在这里容易走极端:

要么 不划分 VLAN,全网平铺直叙;要么 拼命细分 VLAN,结果自己管到怀疑人生

继续来讲:VLAN 的最佳划分原则,以及常见误区。

最常见也最合理的方法是 按业务或功能区分 VLAN

例如:

VLAN10:办公网(PC、打印机)VLAN20:服务器网VLAN30:语音电话网VLAN40:监控摄像头网

优点

管理清晰,问题一定位到 VLAN 就能判断业务范围。不同业务流量隔离,减少干扰。配合 ACL,可以精细化控制业务间访问权限。

实际案例

某企业把电话机和 PC 放在同 VLAN,结果下班后有人开大文件下载,电话延迟高得惊人。后来分出 Voice VLAN,问题解决。

有些 VLAN 的主要目的是 安全控制

例如:

财务 VLAN 和研发 VLAN 不能互访。访客 VLAN 必须隔离,只能访问互联网,不能访问内部服务器。

这里要记住

VLAN 只是二层隔离,跨 VLAN 通信还是可能的,只要三层设备允许。真正的安全控制,要靠 ACL/防火墙 配合 VLAN 一起用。

实际案例

某公司访客 Wi-Fi 接入到办公 VLAN,结果外包人员可以直接扫内网的服务器 → 后来改成独立 VLAN 并配 ACL,才避免数据泄露。

在一些场景里,VLAN 可能按照 物理位置 来划,比如:

A 楼一层一个 VLAN,二层一个 VLAN。IDC 机房每个机架一个 VLAN。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容易管理、排错,但不适合复杂业务环境。

问题

广播风暴风险极高。一旦有设备故障,可能影响整个网络。排错难度极大,ARP 表一大片,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案例

某公司 200 台 PC 全在 VLAN1,结果一台网卡坏掉疯狂发 ARP 广播,导致全公司网速瘫痪。

有些新人觉得 VLAN 隔离越彻底越安全,于是搞成:

财务部 10 人,10 个 VLAN。研发部 30 人,30 个 VLAN。

问题

VLAN 过多,管理复杂,交换机 MAC 表压力增大。跨 VLAN 流量过多,三层设备负担大。STP(生成树)开销暴涨,导致收敛慢。

案例

某医院把每台监控摄像头放到单独 VLAN,结果 100 多个 VLAN,交换机 CPU 占用飙升,最终画面一卡一卡。

很多人以为 VLAN 一划就安全了,其实 VLAN 只是“逻辑分组”。

如果不配 ACL,跨 VLAN 照样能互访。如果不配 QoS,语音 VLAN 依然可能被压制。

案例

一个电商公司,支付 VLAN 和测试 VLAN 分开了,但 ACL 没配,结果测试 VLAN 的人能直接访问支付数据库。普通办公网:按部门或楼层划 VLAN(每个 VLAN 30~200 台设备为宜)。关键业务网:语音、监控、服务器,建议独立 VLAN。访客网络:必须单独 VLAN + ACL 限制。跨 VLAN 通信:只允许必要的访问,其余全部拒绝。VLAN 数量控制:建议单台交换机不超过 50~100 个 VLAN,避免 STP 开销。结尾

一句话总结:

VLAN 的作用远不止“广播隔离”。

VLAN 划分不合理,轻则业务偶尔掉线,重则全网瘫痪。

原则是:既要隔离风险,又要控制复杂度。

所以,一个成熟的网工在做 VLAN 规划时,一定要结合 业务、安全、性能、管理 多个角度,而不是“凭感觉”。

来源:网络工程师俱乐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