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翻车,不意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1 18:41 2

摘要:17岁时,先是保送北大,却最终误打误撞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

突然发现,奉为真理的话,不真理了,是种什么体验?

原来,所谓的明星和偶像,去掉光环和人设滤镜,啥也不是。

这一次,偶像翻车,轮到了杨天真。

-1-

杨天真,并不天真。

一直以来,她似乎都是大家眼里成功女性的范本。

17岁时,先是保送北大,却最终误打误撞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

自此,开启了她的传奇人生。

21岁大学毕业后,她毛遂自荐给“内地第一经纪人”王京花,从此踏入娱乐圈,成为制片人。

25岁,她凭借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能力,在娱乐圈一举成名。

29岁创立壹心娱乐,一手把鹿晗、张艺兴等等打造成顶级流量,开启了内娱的流量时代。

35岁跨界转行,号称内娱最厉害女经纪人的她,频繁活跃在各类表达性质的综艺节目。

后来,又创建大码女装品牌,频频输出所谓“人生哲理”。

今年,40岁的她又减重64斤,带着8个行李箱赴美留学。

早期带艺人时,她的营销能力就一绝。

尤其在她早期带的某位艺人跟其他咖位更大的艺人同台活动时,她不顾主办方反对,硬是安排人推上来一个三层大蛋糕为自家艺人庆生,几乎抢占了第二天所有的媒体焦点,初战成名。

此后,杨天真就把她的人设打造和危机公关能力凸显的淋漓尽致。

就像范bb时期,所谓的“豪门”人设、“范爷”标签,都是杨天真的手笔。

杨天真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无敌的自信。

她曾说她自己是什么都懂,却还那么天真的杨天真”。

那句“天真不是一种单纯跟愚蠢,也不是一种迟钝。天真就是永远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用此来对抗整个世界”。

当时惊艳了很多人。

而她身上的自信和精准的人设打造能力,在她独自单干后,愈发凸显。

她成功把自己从幕后推到台前,成了行走的活品牌。

能折腾、敢破局,头脑清醒又人生精彩成功的她,被无数网友追捧。

-2-

杨天真的危机,其实一直都在。

近期,她的博客内容被网友扒出。

结果大吃一惊,发现她存在大量前后不一的言论。

一方面标榜清醒独立,另一方面却又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同一事物表达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些内容被并列对比后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大量讨论。

网友们批评她的许多道理假大空,缺乏具体方法论支撑,只是为了说教而说教。

许多人感到自己被欺骗了,曾经奉为圭臬的“人生真理”,如今看来可能只是流量时代的内容生产。

再深扒发现,杨天真的“翻车”早有端倪。

曾经发胖时候的她,宣扬以真实为美,遵从自己的内心和意志。

如今瘦下来,又鼓励大家运动,享受把控自己身体的快乐等等……

而这一切的核心目的,都是输出观点为己所用。

类似杨天真的人设翻车,在娱乐圈并不是第一遭。

尤其这几年,娱乐圈和网红博主圈,突然就流行起了各种人生导师。

那种打着自律等等的幌子,一天高能量十八小时的博主就暂且不说了。

像杨天真这种知名度更广的知名人物,倒是塌房的意料之中。

比如李诞,曾经是脱口秀的代名词。

但如今,却变成了全网“围猎”的对象。

他早年调侃柳岩:

“娱乐圈唯一一个看剪影就知道是谁的人。”

看似是脱口秀中的一句轻松玩笑,但背后对女性身材的恶搞,显然已经触及了网友敏感的神经。

更早之前,他还因为一句广告文案“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被罚款87万元,

当时就被官方指责他在宣扬性别偏见,侮辱女性形象。

但李诞并没有丝毫歉意,反而以嬉笑怒骂的态度回应。

言语的艺术,冒犯与尊重的界限,被他逐渐模糊,又最终以回旋镖的形式正中眉心。

又如傅首尔,曾凭借犀利的语言与幽默的段子,在《奇葩说》等节目中迅速蹿红。

她善于把日常婚姻生活改编为笑点,在各种调侃中把网友的情绪带到最高点。

但冷静下来后,却发现她的话题素材,似乎很匮乏。

不断在公众面前贬低伴侣,也让夫妻感情走向了尽头。

老刘在《再见爱人3》中说:“我们的生活成了她的剧本,我只是个工具人。”

伴随她的婚姻破裂,她的事业也一落千丈。

观众不再买账她的段子后,以前的幽默,如今看来都只剩抱怨。

前段时间,她为《浪浪山小妖怪》站台宣传,结果遭到大量网友抵制,甚至影响了电影的评分和口碑。

毫不夸张地说,那些以清醒独立等等立人设的明星翻车,几乎是必然的。

毕竟,他们的观点输出量越大,前后矛盾的概率越高。

像杨天真、傅首尔、李诞这类需要持续输出观点来维持热度的公众人物,他们必然对外公开的发言机会很多。

而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下,发言的对象、乃至他们当时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观点有出入其实是很正常的。

因为不同阶段,观点不同。

-3-

杨天真们,大多假天真。

看多了偶像塌房的俗套情节,其实就会发现,很多人设是包装出来的。

你以为是真经,其实只是人家的流水线工作。

杨天真曾把自己和艺人的关系比作谈恋爱,两人互相信任。

她说不怕黑料多的艺人,“只要人活着,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你都有机会翻盘,最重要的是怎么把优势扩大”。

换句话说,不就是打造人设么。

更重要的是,观众在成长,时代也在变化。

就像李诞的“剪影梗”发生在多年前,当时大环境对这类性别梗的容忍度还比较高。

柳岩当时虽然很生气,表情都变了,但依旧没当面反驳,只是尬笑回应。

而听到这个段子的网友,也没有回过味来。

时隔几年后,却发现了其中的极大不适之处。

网友前后的态度反差,显得可笑,却也又很真实。

而且,与其说杨天真们翻车了,倒不如说是我们的独立思考太少了。

以至于随便听到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都会觉得惊为天人,奉为真理。

但却又在一段时间后咂摸出不对味。

很多话本身没有问题,但经不起推敲和联想,更加不适用任何场景和阶段。

我们如果不加思考地接受所有看似有道理的观点,甚至把它们当作人生准则,那只能显得自己愚蠢且好骗。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观点都有其适用的语境和条件。

那些看似清醒的言论,往往只是迎合了大众情绪的产物。

或者是为了维持人设而不得不持续输出的内容。

最后,想与大家共勉:

别再把公众人物的言论当作金科玉律,也别妄图在别人的生活故事里复制粘贴经验。

因为,真正的阅历和智慧,从来不在明星的博客或者脱口秀的段子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真实生活中。

来源:樱桃侃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