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和谐礼让”六尺巷精神,向世界讲好六尺巷故事,合肥华安脑科医院举办“和”主题文化交流研讨活动暨纪念专题片《六尺巷:和敬世界 因华而安》首播发布会。
9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和谐礼让”六尺巷精神,向世界讲好六尺巷故事,合肥华安脑科医院举办“和”主题文化交流研讨活动暨纪念专题片《六尺巷:和敬世界 因华而安》首播发布会。
华安脑科医院总院长罗登峰率班子成员出席发布会。安徽省文史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文化学者、史学家翁飞博士,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合肥传》作者李云胜先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畅谈“和”主题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同时,安徽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副会长王冠博士就专题片的创作主旨、叙事逻辑与核心价值进行了分享。发布会由华安脑科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劲松主持。
罗登峰院长代表医院班子向文化专题片主创团队表示祝贺,对文化专题片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文化专题片创意构思新颖巧妙,画面镜头生动丰富,注重科技感、节奏感、青春感。影像在纪实基础上,用故事穿插微访谈,突出共情能力,贴近年轻受众的欣赏习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较高的艺术水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珍贵时刻,我们共同回溯合肥华安脑科医院严肃董事长10年前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在他创办的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复刻“六尺巷”的初心,用“和”的精神观照这70米长的六尺巷以及华安脑科医院和谐安宁的优质医疗环境,表达了三重境界:即以文化空间涵养价值观,以文化治理赋能育人,以文化符号对话世界。
发布会上,多位来自安徽省的权威学者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和”主题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翁飞博士首先从溯源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六尺巷故事的文化基因。他指出,六尺巷故事源于清朝名臣张英及其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张英以“一纸书”礼让邻里,化解纷争,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修养。翁飞博士进一步将六尺巷精神与医疗事业紧密联系,提到“医者仁心”的传统美德。同时,翁飞博士还将“和”文化与老子的东方智慧相结合,引用《道德经》中“圣人之道”等经典论述,阐释了和平发展需要智慧,以及“和合共生”“君子和而不同”的世界性倡导,认为各民族应在和谐环境中展现自身特色,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云胜主任则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和”文化和“礼让文化”的时代启示。他从六尺巷故事流传广泛的现象谈起,特别提到了其中蕴含的“礼让”诗句,强调了“和”文化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现代医院环境中,倡导医务人员的包容体谅,倾听患者诉求,以达成共识,有效降低医患矛盾,构建医患和谐的医疗生态。他还指出,“和”文化有助于优化合作,促进医务人员的包容性,更好地融入协作。
陈劲松副院长在总结发言时,再次强调了拍摄文化专题片的现实意义,旨在将“礼让”六尺巷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受益。同时,他提醒大家“再忙也要健康”,并介绍了医院拥有的先进医疗设备和优质医疗服务,鼓励大家关爱身边人,携手传递关怀。他最后寄语,“愿‘和’文化如春风化雨,温柔世界。”
活动最后,各位与会嘉宾在华安脑科医院副院长杨先清、侯翠霞的陪同下参观了医学影像中心、昏迷促醒中心、康复中心和ZAP-X肿瘤放疗中心。
本次“和”主题文化交流研讨活动暨纪念专题片《六尺巷:和敬世界 因华而安》首播发布会,借势“从和谐到和平”的六尺巷在地文化IP,用镜头开启传统文化的秘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共塑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华安脑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肩负起“做健康快乐、全生命周期的守护者”的社会责任,打造国际化、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的现代脑科医疗中心,向着“行特色医疗,建百年医院,创国际一流”的安宁和美之愿景而不懈努力。
来源:合肥华安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