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股风,吹入你心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9:27 1

摘要:近年来,竹溪县创新实施“九大行动”,通过机制创新、文化深耕、典型引领“三维赋能”,让优良家风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少了

喜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多了

扎堆打麻将、打牌少了

参与志愿服务、诵读经典、

运动健身等文明健康的生活选择多了

......

从“比面子”到“重里子”

从“守旧俗”到“新风尚”

这些细微变化的背后

是竹溪县以家风建设

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竹溪县创新实施“九大行动”,通过机制创新、文化深耕、典型引领“三维赋能”,让优良家风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机制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竹溪县中峰镇同庆沟村村民龙理周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家三世同堂,平日里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龙理周更是以身作则,常年义务宣讲家规家训,调解家庭矛盾、促进邻里和谐。

该村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创新推行“党建+家建”模式,首创“讲、评、传、帮、治”五字工作法,形成“户院会+家风讲堂”双轮驱动的理论传播机制。这是竹溪县构建“县、镇、村、户”四级联动体系,打造出的家风建设“样板”。

近年来,竹溪县针对农村部分群众存在的道德观念弱化、公共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总结群众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将传承家风美德与建设现代文明相融合,引导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最美家风”处处传递正能量。

户院会讲家风故事活动。

竹溪县建立“1+N”志愿服务矩阵,培育家风调解队、家风宣讲团、好人宣讲团等特色队伍136支。中峰镇庙耳沟村村民敖永江既是“十星级文明户”,也是远近闻名的矛盾调解能手。30年前,他为创业失败的亲戚偿还10万元债务,一诺千金的事迹传为美谈。如今,他把这份信义融入调解工作,化解邻里纠纷48起。“家风建设不能光靠嘴说,得用活生生的人和事来带动。”敖永江深有感触地说。

“家风是一种无形力量,优秀的家风能够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群众中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进而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竹溪县委书记许庆一表示。

文化深耕厚植精神沃土

走进龙坝镇肖家边村村民代敬荣家,客厅正堂悬挂着一块镌刻“遵规守矩”的精美牌匾。代敬荣说,这块牌匾是村里对自家获评“五好家庭”的奖励,他要把这四个字作为家训,让子女代代传承。

人立言、家立规、村立约——这是竹溪县推动家风落地的生动实践。在“宗祠焕新工程”中,全县17处古祠堂变身家风教育基地,其中甘氏宗祠“精忠德礼儿孙继”的楹联成了研学热点,每年寒暑假期间,周边县市的学校常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家风主题实践活动。

今年5月,一场以“家训与清廉”为主题的研讨会,让这座百年祠堂再次焕发生机。竹溪县纪委监委打造的“清风夜读”活动走进祠堂,党员干部围坐在一起,共同研读《严以治家》读本。“我们已开展廉政家访320余次,就是要把廉洁之风吹进千家万户。”竹溪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胡琴介绍道。

中峰镇甘家村举办家风故事汇。

这样的“独特风景”,在竹溪县比比皆是。县委、县政府整合资源,打造了一批寓教于乐的“清廉家庭”教育研学线路,如今全县慈孝之风、耕读之风、信义之风、勤俭之风日益浓厚,形成“人人知家训、户户定家规、个个讲家教、村村正家风”的氛围,实现“党风、村风”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

竹溪县文旅局创新融合国家级非遗山二黄剧种与家风元素,创排《一诺千金》《慈母泪》等家风主题剧目,累计巡演56场,覆盖群众3.2万余人次。在蒋家堰镇演出时,剧中人物“守信践诺”的情节,让村民陈大发深受触动,第二天他便主动归还了拖欠三年的借款。“戏里演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不能给好家风丢脸。”陈大发说。

教育系统实施的“清泉润心”工程同样成效显著。“经典100悦读社”创始人李军,牵头带领家族成员投资百万元,建成15所留守儿童之家,2000余名孩子通过诵读经典涵养品德。其创新的“经典浸润六步法”,已成为全县推广的家教品牌。此外,李军还常用自己30年践行承诺、感恩报恩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

典型引领催开文明之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更是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石。近年来,竹溪县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家规家训家境”建设,通过讲好家风故事、创新家教方式、建立家庭文明档案,激活基层治理“家庭细胞”,推动实现从“小家好”到“大家好”、再到“全民好”的转变,进而形成“家建好、郡县治、天下安”的生动局面。

“繁星闪耀”行动构建立体化先进典型培育体系,全县累计选树文明家庭1860户,培育“家风家教星”特色户326家。中峰镇刘仁勇家庭连续12年获评“慈孝之家”,他家93岁的老母亲卧床多年,全家四代16口人轮流悉心照料,始终和睦无间,从未红过脸。“我们的家训就四个字——孝悌忠信,这四个字必须一代代传下去。”刘仁勇说。

在“传承好家风助力建支点”活动中,竹溪县文明办在“文明竹溪”“微竹溪”微信平台开设“每周一星”专栏,每周发布1名家风典型事迹。其中,湖北双浩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琰始终坚守“做工程如做人”的家训,将办公场所走廊改造成家风实践基地,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家风力量。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好评。

这些“文明细胞”正持续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中峰镇庙耳沟村建立“家风积分超市”,村民凭善行积分可兑换农资;鄂坪乡则将家风建设纳入文明村镇建设项目,群众自发组建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用心守护家乡的青山绿水。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县家庭纠纷数量下降41%。

从敖氏宗祠的雕花窗棂到“经典100悦读社”的书声琅琅,从田间地头的家风调解到云端空间的文明晾晒,竹溪县正将“家”的小单元,逐步锻造成文明建设的大载体。正如许庆一所说:“当每个家庭都成为文明的源泉,竹溪便能汇聚成新时代的精神江河。”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