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马斯克传让我突然意识到,自闭症还有另一种、一只手伸到“正常”人群中的状态。接着我读了这两本书,突然我的心被点亮了!不,她不是ADHD。
我是如何意识到妞妞的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错了的呢?
是在我前后读完这两本书的时候:
先是马斯克传让我突然意识到,自闭症还有另一种、一只手伸到“正常”人群中的状态。接着我读了这两本书,突然我的心被点亮了!不,她不是ADHD。
尽管很多表现相似,她的个人特质并不符合ADHD的核心特质。
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ADHD的书籍,但很多都有“美化”嫌疑,用了太多抽象比喻了,什么“法拉利的引擎,自行车的刹车”,对于本质的探讨不够直白。
直到我读到巴克利博士的这本《如何养育多动症孩子》:
书中指出ADHD的核心问题是一系列执行功能障碍。
它指出ADHD 区别于其他儿童的地方包括,难以延迟满足(需要即时奖励,且奖励刺激的作用难以持续),不太能够运用自我导向言语(通过自言自语引导自己的行为)等方面。
我发现妞妞完全是ADHD的反面。
她占了很多ADHD特征:话多(自说自话),缺乏时间观念,内存小易过载(这些也都是ASD特征)……唯独最重要的一点不占,她真的非常专注,不易分心。
她学习很自觉,发自内心热爱学习,做作业不需要任何提醒,完全不会走动、分心、脱离任务。甚至别的孩子都被更有意思的事情吸引走了,她还在原来的任务上,很执着地坚持。在学校里的各科,英语数学音乐艺术科学,她都能专注,成绩都还可以……唯独很多ADHD可能会喜欢的体育课,她肢体太不协调,体育永远不及格。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对ADHD的诊断和治疗充满困惑:我们知道妞妞根本不需要药物来帮她“集中注意力”,我们也不觉得药物可以对她的情况(情绪和社交)起到任何帮助。
她身上独特的那些地方,曾今我以为是ADHD表现的每一个方面,用ASD(自闭症谱系障碍)来解释,都更契合,就像电线终于接通了一样。这才是她!
就连我们一直以来直觉会对她会有帮助的干预,实际上都是针对ASD的干预类型——言语治疗能做社交干预。
写这篇文章算是给大家一个提醒。因为当我越深入了解下去,越是发现,ADHD和ASD真的太多共同的表现了,但是它们的内核(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
这些年ADHD在全世界诶范围内“流行”,它的诊断和治疗都很热门。相信会有不少像我们家这样的非ADHD被误诊为ADHD(这和ADHD的诊断不足不冲突)。
ASD(自闭)和ADHD(多动)的区别
ASD和ADHD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从表面上看有很多相似之处:课堂上不听讲,打断老师,不擅长时间管理,执行能力弱,比较容易焦虑……但在核心症状和诊断标准上有明显区别。
比如看上去都是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在老师那里),ADHD是注意力不断被打断,并很难回到任务上;ASD则是太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被老师“打断”。
同样是打断别人说话,ADHD是很难持续注意力,容易被周围有更大刺激的事吸引,而ASD还是因为只关注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不断想要说自己的,说起来也不管不顾别人有没有在听。
ADHD无论是哪一分型,都会有注意力分散,短暂,容易失去兴趣的问题;而ASD的注意力问题在于太集中,太专注,和外界的交互成了问题。
就像我一直对妞妞的评价,专注力惊人……隔离式专注。
ASD 和 ADHD 的区别
#
1 1. 核心表现方面:
ASD: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重复行为和兴趣受限。ASD人群可能在理解非语言线索、维持对话、建立友谊等方面存在困难,且常表现出对特定主题的强烈兴趣或重复性行为。
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ADHDer可能难以持续专注、容易分心、坐立不安或冲动行事。
2 社交互动方面:
ASD:社交互动困难是核心特征之一,有ASD特质的人可能难以识别他人的情感或意图,也不能通过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果你告诉ASD一个谎话,哪怕很离谱,ta也很可能会相信。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报道,讲许多年前一位模特被绑架了,但一周后她毫发无损地带着劫匪出来自首了。接受采访时也面带微笑,于是舆论反转骂她演戏(劫匪被判了16年),她也失去了工作。结果多年后她被诊断出自闭症,才终于解释了之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情况。
我觉得看到很多ASD人士的故事,让我更加能够理解我女儿的情况。比如之前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她在说起自己努力融入,仍然被排挤的时候,能够像在说别人一样,甚至面带微笑。她骑自行车骑到海里,以为自己要死掉了!上岸后也笑着说她的经历。
ADHD:社交问题通常源于冲动或注意力不集中,而非对社交线索的理解困难。
我知道很多ADHDer都有很多朋友,他们的情感沟通和表达也不错。很多ADHDer成为脱口秀演员(比如小奇),但这并不是一个适合ASD的职业。
3 行为模式方面:
ASD:行为通常较为刻板,可能对特定事物有强烈兴趣。
有时候不一定是数学,物理,地图,火车这种我们经常看到ASD男性感兴趣和专注的领域,日常生活中可能仅仅是对特定话题非常执着,比如讲一个绕口令,或者讲一个她觉得好笑的场景,一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一直说,被打断了也重新回到那个话题,一直讲。
我们在一起走路,滑雪,骑自行车的时候,妞妞会一直在讲话,不顾听的人的状态一直说(现在经提醒会停下)。她一直说,我既听不清也听不懂,经常会自责自己不能专心听她讲话,可是又没有办法一直听她讲不停……
ADHD:行为更多表现为多动和冲动,缺乏规律性。
4 诊断方面:
ASD:依据DSM-5,需满足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行为两项核心症状。
为什么ASD容易误诊为ADHD
为什么 ASD 常被误诊为 ADHD,而不是反过来?
1 症状重叠:
ASD 和 ADHD 都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和多动,尤其是在儿童中,这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导致误诊。
2 诊断难度:
ASD 的社交沟通障碍在早期可能不如 ADHD 的多动和注意力问题明显,尤其是在轻度 ASD 或高功能自闭的情况下,社交问题可能被忽视。
3 诊断偏好:
ADHD 的诊断相对简单,且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较为成熟,医生可能更倾向于先诊断 ADHD。
4 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点:
家长和教师更容易注意到孩子的多动和注意力问题,而社交困难可能被误认为是性格内向,导致 ASD 被忽视。
因为这些年ADHD的热门,很多老师都会对ADHD有所了解,所以出现多动和注意力问题时,容易指向ADHD。但是了解ASD的老师真的很少!妞妞从幼儿园起就被每一届老师发现她的特别,但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想到过ASD。
5 诊断工具和标准:
ADHD 的诊断工具和标准更为广泛使用,而 ASD 的诊断需要更专业的评估,可能在某些地区或情况下难以实现。
总之,ASD 和 ADHD 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核心症状和诊断标准上有显著差异。ASD 常被误诊为 ADHD,主要是因为症状重叠、诊断难度、诊断偏好以及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点等因素。准确的诊断需要全面的评估和专业判断。
ASD和ADHD是否同时存在
ADHD和ASD有一定比例的共患。诊断原则上有“从简原则”,也就是能用一项诊断概括,就不用两种。除非孩子的核心症状无法只用一种来解释。
如果你仔细体会ADHD和ASD的区别,他们本质上是彼此的反面:
ADHD: 注意力不持续
vs
ASD:对特定领域超级专注
ADHDer充满热情,喜欢社交而非独自完成工作(大多数时候),而ASD专注在特定兴趣中,更喜欢独自完成任务。
ADHD:易受环境影响,“随波逐流”
vs
ASD:坚守规则,缺乏灵活性
如果同时有两种“相反”的情况,就可能是共患。
如果所有的情况都能用一种来解释,那即便其中一些表现也符合另一种,那也不适用两种诊断。
以前我一直看到一些书籍说ADHD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进入“超专注”状态。“超专注”就是一个ASD特质,而非ADHD特质,可能源于一些ADHDer有ASD共患,或者也是误诊。
书里指出,ADHD的执行力缺陷的一个方面是,只能看到短期目标无法就长期目标努力,注意力容易被刺激更强,更有趣的事情吸引,但是“奖赏”和吸引对他们的持久性也较短(所以ADHDer是刺激追求者)。
有人说ADHD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事就很专注,打游戏,看电视就很专注,但这本书里说,即便是玩他们感兴趣的电子游戏,ADHD孩子也更好动、焦躁不安且心不在焉。他们的注意力只是不做那些单调的活动更集中,但仍然不同于一般孩子。
这本书里指出的研究否认了ADHDer在特定领域会比一般人更加专注的说法。
在这本书里提到ADHD的7个核心执行力问题,还包括难以自己跟自己对话去引导自己完成任务;而ASD是喜欢独白的(也有不说出来的)。
妞妞之前的ADHD诊断报告里说,她会自言自语,把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都说出来。她在玩游戏的时候,她也会一直自言自语,自我鼓励。我翻到她小时候的视频,在玩转转塔的时候,她把积木一个一个套到柱子上,并说着:要耐心,妞妞,要耐心,妞妞。
这是ASD特质,而不是ADHD特质。
ASD实际上也存在冲动行为,情绪控制问题,因为他们的I/O接口小(输入输出通道很窄小),所以容易过载爆发。
相比之下,ADHD的信息输入是很广泛的,他们善于捕捉环境信息,被带走,而表现出冲动行为。
ASD也存在时间管理差,缺乏长期目标等执行力问题,因为他们更多关注(深度专注)在当下,对时间的感知很弱,不太能计划时间。对一般人有效的惩罚和奖赏对他们都无效,惩罚不参与活动独处,对他们可以说是奖励了;奖赏也没大用,ASD都没什么野心和物欲,纯粹爱学习,享受过程。
ADHD和ASD有一些相似的表现,但实际上是不同的挑战。有同时存在两类挑战的人,但需要比较仔细而深入的了解、区分和判断。
妞妞身上的那些能够符合ADHD特质的表现,都能用ASD解释,她不是ADHD,单单是ASD。
ASD和ADHD的家庭支持
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真正看到孩子,才能很好地支持他们。
所以我觉得对的诊断非常重要。妞妞迟来的诊断,给我们帮助很大。我真正明白了那些让我和队友时常面面相觑的情况。我终于理解了所有我不能理解她的地方。所以这大半年来,我们的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提升。那些我之前以为的“叛逆”都不存在,妞妞还是那个超级甜蜜的孩子,而我终于成了我希望成为的能懂她的妈妈。
因为懂得,所以我开始明白她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我自己在学习和寻求答案的时候也有了方向。
我希望我女儿骄傲地做一个阿斯伯格女孩!我会坚定地支持她,去学习处理自己的敏感,焦虑,感官过载,强迫性思维,时间和空间的混乱,去交朋友,去分辨虚构和现实,讽刺和玩笑,欺骗和真诚,去学习社交界限。
“正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有自己关于“正常”的观点,坚持自己独特之处(无需被大多数人同化),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哪怕是离群索居),并得到尊重。
无论是ADHD还是ASD,都是脑神经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这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差异性,让这个世界更多元,更有趣,有更多可能性。
在我看来,ADHD和ASD是中性的,既带来挑战,也带来优势。
我希望我的女儿知道这一点,她的深度专注,超强记忆,博览群书……是她巨大的优势。她有很讨人喜欢的天真的个性,她的直白和忠诚,她的丰富的知识也会帮她找到真心爱她的朋友。
幸福的生活不需要完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虽然她的缺点比我们大多数人的更难被理解,但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她应该自信,保有自己的观点,找寻自己的兴趣,寻找自我,并遵从内心。学会理解差异,宽容。
在我们还以为她的情况是ADHD时,我就有告诉妞妞,她身上的那些ADHD特质(实际上是ASD特质)是她的超能力。我讲得非常正面,我说你是非常特别的孩子,这些不受控的特质是你的super power,但就像艾莎公主的魔法一样,你需要学会去控制它,把它用到对的地方。发挥你的创造性,把你的超级专注用在能够帮助他人的地方。
妞妞第一次听说自己有ADHD时,她说,噢《神探狗狗》和《内裤队长》的作者Dav Pilkey就有ADHD呢。她从未对ADHD感到有任何负担。
妞妞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天真,这或许是她的又一个ASD 特质。有一天在我对酒酒说,你好幸运啊,又是弟弟,又是哥哥,我真羡慕你有姐姐和妹妹。你还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孩子呢。妞妞听到就找我说,妈妈是不是我最特别,因为只有我有ADHD。
当她第一次在学校里见到心理老师,她走过去对她说,你好,我叫Allison,我有ADHD。
但是她也有她的困惑,她并没有从ADHD的书籍中找到太多自我认同。她说,妈妈我觉得我们班上的那些男生,比我还要ADHD呢。
心理老师正好是临床心理学出生的,她的研究方向正是ASD,并且已经在这个行业几十年了。她说妞妞是教科书式的阿斯伯格女孩。在人群和互动中,只需要几分钟的观察,她就能识别出她来。确实不难识别出来,妞妞在同龄人里,是很不一样的。
后来我们兜兜转转终于来到“ASD”诊断这个新篇,我又给妞妞买了关于ASD的书。当她看完第一本,她太开心了!她当天就把书推荐给了班主任,又推荐给了心理老师。
晚上洗澡时她拿着书跟我说,妈妈你听说过ASD吗?你知道神经多元人士(ND),和神经典型(NT)吗? 她给我解释了这些名词。她说她觉得自己是Autistic person.
我说是吗?那ADHD呢,你觉得你是ADHD,还是ASD?
她想了想说,我还不确定,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一定是神经多元人士!
后来她又读了很多关于ASD的书,她开始越来越接受自己是ASD (阿斯伯格)了。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本漫画吧 :《所有的猫都有阿斯伯格》(因为新版诊断改名了),《所有的狗都有ADHD》
有天和队友开车在路上,他跟我吐露心声,他说要是以前得知孩子自闭,肯定觉得无法接受,天塌了。现在觉得真的挺好!最重要的是,我们更了解她,了解到真实的她。
妞妞确诊,只会改变我们对自闭的看法,而不会改变我们对妞妞的爱。
虽然有一个ASD孩子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但还好,我们家所有人都很喜欢她,不仅仅是因为她是我们的孩子而喜爱她,而是因为她的所有特质而喜爱她。
我觉得很完美。
相 关 阅 读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来源:夏天的陈小舒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