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歌手从鬼畜到以假乱真,真人歌手饭碗要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22:17 1

摘要:诸葛亮抚琴唱《草原之旅》,蒙娜丽莎用意大利腔哼着《初恋记忆》。

2025年8月16日晚上8点,抖音直播间里,听众陆续进入。

他们等着看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

台上站着的,不是周杰伦,不是邓紫棋,其实都不是“人”。

30位歌手,轮番登场。

诸葛亮抚琴唱《草原之旅》,蒙娜丽莎用意大利腔哼着《初恋记忆》。

武大郎跨界挑战情歌《你从来都不明白我的心》……

弹幕炸了,“杨贵妃转行当歌手了?”

这场演唱会的幕后操盘手,是民间音乐人魏金标。

他花了几个月,用AI生成歌手形象、合成歌声。

甚至MV画面,在月球和外星场景里无缝切换。

观众恍惚:“以后歌手会不会失业?”

AI歌手从“电子鬼畜”到“以假乱真”

如果把时间倒回5年前,AI唱歌还是恐怖片现场。

2019年,伊朗音乐人Ash Koosha发行了全AI专辑。

封面像劣质3D动画,歌声像卡了鱼刺的Siri。

2023年,“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突然爆火。

但细听,还是能发现机械音的毛边。

而今天的AI歌手,已经学会作弊了。

汗青工作室打造的AI歌手Yuri,发布了MV《SURREAL》。

没想到,播放量破700万。

网友拿着放大镜找破绽,“手指关节居然没扭曲!”

直到工作室放出幕后花絮,大家才死心。

原来,MV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是AI生成的。

更可怕的是它的“量产能力”。

中国好声音在WAIC大会上拉出机器人Orca。

它一边跳机械舞,一边用19种语言唱Rap。

观众扫码就能定制AI歌曲,像点奶茶一样选歌词风格。

灿星文化的工作人员说,“以后不用海选了,AI几分钟生出一个新歌手。”

但AI真的能取代所有歌手吗?

今年4月,广西山歌王陆连芳和AI来了一场对决。

AI先出招,十秒钟生成一首诗。

“柳江春水碧如绸,邀客来斟糯米粥。”

陆连芳笑了:“我们柳州人只说‘吃粥’,‘斟粥’是给神仙上供呢!”

她张口就改:“柳州处处好风光,百里柳江似画廊,这才叫生活!”

AI不服输,又抛出一句“劝君更饮螺蛳粉”。

陆连芳直接拍桌:“粉是‘嗦’的!你连螺蛳粉都没吃过吧?”

台下观众笑到肚子痛。

这场对决最后没分胜负,但陆连芳说透了真相。

“山歌是地里长出来的,AI再聪明,也唱不出土地的味道。”

技术突破遇上伦理困境

2025年3月,某网红博主用AI生成“周杰伦未公开Demo”。

24小时内播放量破亿,但很快就被平台下架。

这场事件暴露出版权问题。

歌手们经常因为版权和演唱权,闹得不可开交。

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还是法律空白。

最危险的是,黑灰产利用AI模仿歌手声音实施诈骗。

某企业高管因接到“AI王菲”的索赔电话,损失超800万元。

上海已经开始行动,拟出台《AI声音合成规范》。

要求所有商用AI语音模型,必须嵌入数字水印。

当AI完美复刻张学友的颤音、邓紫棋的爆发力,真人歌手是否面临困境?

《歌手2025》选手陈楚生的经历,也引起众人关注。

他在演唱原创曲《将进酒》时,AI系统建议“增加念白段落”。

但他坚持保留原始版本。

最终,这首“不完美”的作品,因真实感获得评委的最高票。

音乐制作人张亚东曾说过,“AI是镜子,照见了人类的独特性。”

某音乐平台的AI推荐系统,曾经因此陷入争议。

系统过度推荐“电子舞曲”,导致小众民谣歌手的听众流失超60%。

AI内容推荐,陷入伦理困境。

当算法取代人类审美,音乐的多样性会不会被扼杀?

永不塌房的AI偶像

现在,音乐行业正疯狂押注AI。

腾讯的“柒月”成了亚运宣传大使,初音未来靠游戏赚了8亿美元。

但观众仍然在质疑。

第一,AI歌手有“灵魂”吗?

Yuri的评论区有人留言,“我知道是假的,但听着《SURREAL》,还是哭了。”

人们就是这么矛盾。

一边嘲笑AI不懂爱情,一边对着代码掏心掏肺。

第二,我们还需要真人歌手吗?

魏金标的演唱会后,有乐评人写道:“AI能完美模仿张学友,我们反而会更珍惜陈奕迅的走音。”

AI让我们看清,那些不完美的、带着呼吸声的现场,才是活着的证据。

回望这场AI音乐革命,开始时的质疑,或许慢慢变成接受。

来源:步凡寻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