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日讯9月1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以科技专员选聘为纽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日讯9月1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以科技专员选聘为纽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2024年威海市委组织部、威海市科技局联合组织,面向全国高校院所选聘了106名科技副总、协同创新工程师,精准对接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在此基础上,今年威海市科技局又研究出台了《威海市科技专员聘任管理办法》,重点从驻威高校、科研机构选派专家教授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据悉,科技专员是指从驻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中选派专家教授到威海市企业担任科技专员,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每年可聘任2批,聘期2年。今年出台的《威海市科技专员聘任管理办法》一是明确了聘任条件。科技专员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有意愿到企业协助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相关工作。二是明确了职责任务。聘期内,科技专员主要有5项职责,包括帮助企业制订创新发展规划,完善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凝练技术需求,解决技术难题;梳理企业创新需求,帮助对接匹配各类创新资源,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优化企业人才队伍,为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能力培训辅导,协助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申报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各类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等。三是明确了聘任程序。坚持以需求为牵引,根据选聘初步人选名单、审核、公示、认定、聘用的程序进行。四是明确了待遇保障。每年根据科技专员履职的考评情况给予一次性工作津贴。符合条件的科技专员可享受威海市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优先纳入“威海英才”资助计划予以支持。
同时,威海市科技局深入一线开展靶向调研,组织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源双向走访调研,近三年共梳理汇总技术需求近400项。从今年6月份印发科技专员申报通知,到目前以正式文件公布首批聘任人选,历时2个月时间共组织聘任科技专员198人。从高校院所选派情况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62人,山东大学(威海)32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3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2人,威海职业学院18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17人,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10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1人,威海技师学院1人,威海市农业科学院6人,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4人,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2人。从人才学历、职称层次看,聘任人员中,博士112人,硕士75人,硕士以上占比94.4%。副高级以上职称120人,占比60.6%。从选派目标企业看,合作服务的企业共15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共12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3家;规上企业60家,规下企业94家。
下一步,威海市科技局将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专员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研究制定鼓励驻威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加快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闪电新闻记者 郑晨 鞠桐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