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筛查诊断到疗效监测: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肝脏脂肪定量检测仪打造肝病全周期管理闭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31 00:38 1

摘要:2024年《中国肝病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数据显示,我国肝病患者已突破4亿,包括6000万酒精性肝病患者、2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无论是因代谢异常、肥胖还是过度饮酒等原因导致的脂肪肝,患者人数一直在不断激增,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因肝脏痛觉神经分

肝病管理亟需从“经验判断”转向“量化闭环”

2024年《中国肝病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数据显示,我国肝病患者已突破4亿,包括6000万酒精性肝病患者、2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无论是因代谢异常、肥胖还是过度饮酒等原因导致的脂肪肝,患者人数一直在不断激增,极大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因肝脏痛觉神经分布特殊性,慢性肝病常发展至中晚期才被诊断或发现,干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针对肝脏脂肪检测,传统诊疗模式面临两大痛点:一是超声的半定量诊断依赖超声医生经验及设备成像质量控制,二是通过肝功能指标(ALT/AST)间接评估疗效,无法直接反映肝内脂肪含量变化。为解决此困境,法国Echosens(爱科森)公司研发的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肝脏脂肪定量检测仪凭借其全周期管理功能,正在重塑脂肪肝诊疗的标准化路径。

一、全周期管理:从“单点检测”到“动态闭环”

FibroScan®无创肝纤维化和脂肪肝变量化检测仪通过受控衰减参数技术(CAP™)和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VCTE™),以无创、实时、可重复的肝脏弹性与脂肪定量检测,构建了覆盖“诊断-治疗-评估”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筛查阶段:依FibroScan界值研究文献说明,CAP值>248dB/m即可确诊脂肪肝,量化结果取代传统B超的“轻度/中度/重度”主观描述,为临床提供客观分级依据。

诊断阶段:一项MAFLD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n=450),采用FibroScan与肝活检同步检测,确定了诊断不同纤维化分期的最佳LSM界值,证实了FibroScan在MAF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纤维化分期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治疗阶段:2024年10月AASLD更新了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评估和管理,表示FibroScan控衰减参数肝脏脂肪定量检测仪对Resmetirom治疗MAS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了有效指导

风险预测:发表在JAMA的意向MASLD大型国际研究结果表明,FibroScan的LSM结果下降10%以上,表明未来发生肝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较低,LSM升高则表明风险较高,变化±30%时预测价值更加显著。

二、临床场景深化:多重型号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2015年,深圳回波医疗,即爱科森的中国子公司在深圳成立后, FibroScan®智能肝脏诊断仪实现国产化,PRO、Q、Handy和BOX依次注册上市,价格范围大致覆盖50-150万不等。不同型号配置深化各医疗机构场景应用,FibroScan PRO深耕传统感染和肝病市场,以差异化的SSM(脾脏硬度测量)功能帮助肝病中晚期患者实现门静脉高压无创评估,进一步实现精准管理。此外,高端的硬件配置及大容量储存空间助力科室肝病诊断效率;FibroScan®BOX型号针对基层医疗市场,以极具性价比的价格优势及多样的业务合作模式入驻各大基层及私人医疗机构,为普通人群的疾病筛查提供优质选择。

三、对比传统模式:从“间接评估”到“精准闭环”

传统肝病管理依赖肝功能指标(ALT/AST)和B超,存在两大局限:

1.滞后性:ALT/AST升高通常出现在肝损伤晚期,且已收到炎症等因素影响,无法早期预警脂肪肝;

2.非特异性:ALT/AST受药物、饮酒等因素干扰,与肝脂肪含量相关性不足(r<0.3)。

FibroScan® CAP技术通过直接测量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实现三大突破:

动态管理:构建“检测-干预-再评估”闭环,及时了解治疗方案效果,为方案周期调整

提高疗效提供依据;

患者参与:可视化报告增强医患沟通,提升患者就诊信心和依从性;

科研价值:CAP值与肝纤维化分期(LSM值)联合分析,为MAFLD-MASH-肝硬化进展研究提供量化工具。

量化技术引领肝病管理新时代

随着《中国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专家共识(2023)》将肝脏弹性成像(Fibroscan®)的CAP值纳入推荐指标,该设备技术正从“创新工具”升级为“行业标准”。其全周期管理功能不仅提升了临床诊疗效率,更通过量化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为全球超10亿肝病患者构建起从“早筛早治”到“长期控病”的健康防线。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甫哥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