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动物园的猛兽互动区依然人头攒动。一只毛茸茸的小老虎正趴在场馆中央,脖子上拴着铁链,任由游客抚摸拍照。7岁的婷婷(化名)伸手想摸摸小老虎的耳朵时,谁都没料到温顺的“大猫”会突然扭头咬住孩子的右腿。哭声划破空气,鲜血渗过白色袜子——这个号称“
近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动物园的猛兽互动区依然人头攒动。一只毛茸茸的小老虎正趴在场馆中央,脖子上拴着铁链,任由游客抚摸拍照。7岁的婷婷(化名)伸手想摸摸小老虎的耳朵时,谁都没料到温顺的“大猫”会突然扭头咬住孩子的右腿。哭声划破空气,鲜血渗过白色袜子——这个号称“零距离接触”的特色项目,用最残酷的方式撕开了野生动物互动的安全假象。
据媒体报道,事件发生在8月30日。动物园推出的“小老虎亲密互动”项目明码标价:付费199元即可进入围栏与三个月大的孟加拉虎幼崽拍照互动。现场视频显示,工作人员仅简单提醒“不要触碰敏感部位”,并未提供任何防护装备。
“孩子刚蹲下就被咬了!”母亲冯女士回忆时仍心有余悸,“所谓的安全员当时正在低头刷手机,等反应过来才冲过来拉扯铁链。”伤口虽不算深,但清晰的虎牙印让现场医护人员倒吸凉气——狂犬病毒暴露风险评级直接达到三级(最高级别)。
事件后续发展更令人揪心。平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明确要求连续接种5针人用狂犬疫苗(费用约1800元),且建议注射免疫球蛋白。但当冯女士要求园方承担费用时,对方却表示:“先自费垫付,凭发票报销”。
“他们甚至让我们找保险公司!”冯女士向记者展示的录音中,园区经理称“动物行为不可控”已在购票协议中免责。而事实上,该动物园的保险公示牌显示,公众责任险的动物致伤条款明确排除猛兽类互动项目。她无法接受并报了警。经调解,双方依然未达成一致。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项目并非个例。某旅游平台显示,全国至少有23家动物园推出猛兽幼崽互动项目:昆明某野生动物园允许抱小狮子拍照,成都某基地推出小豹喂食体验,东北某乐园甚至宣传“骑小老虎”项目。
“三个月大的孟加拉虎咬合力已达86磅,相当于成年德牧犬!”北京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研究员张力指出,猛兽幼崽在长牙期咬噬本能极强,且动物园环境更易引发应激反应。
更令人担忧的是病原体传播风险。2018年美国CDC就曾通报,某动物园幼狮互动导致3名儿童感染多重耐药沙门氏菌。而狂犬病毒在猫科动物中的潜伏期波动,即便接种疫苗仍存在极小概率的突破案例。
目前我国《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仅要求“猛兽展区设置安全隔离带”,对于互动项目尚无专门法规。文旅部门认定的“特色旅游项目”与林业部门签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存在监管割裂。
“动物园既是经营者又是保护单位,这种双重身份造成责任模糊。”法律专家王晓梅表示,根据《民法典》第1248条,动物园动物致害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但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倾向于认定“游客自身存在过错”。
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其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不可磨灭的野性血液,这绝非一层“可爱滤镜”就能轻易掩盖的。在现实里,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商家为博眼球、谋利益,对老虎进行所谓的“亲密互动”商业化包装。他们让老虎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摆出各种看似温顺亲昵的姿势,营造出一种老虎温顺无害的假象。
然而,无论包装得多么精美,都无法改变虎是猛兽这一铁定的生物学事实。老虎拥有锋利的牙齿、强壮的四肢和惊人的爆发力,在特定情境下,其野性随时可能被激发,对人类发起攻击。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商家竟把未成年人置于与猛兽近距离接触的高风险场景中,还将其当作吸引顾客的“卖点”。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风险判断意识,一旦老虎突发野性,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漠视,更是对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虎的野性不容小觑,绝不能让商业利益凌驾于生命安全之上。
当小女孩腿上的牙印渐渐愈合,更大的伤口却留在公众心里。这场以“亲近自然”为名的商业表演,本质上是用安全换流量的危险游戏。小老虎不该成为人类的玩偶,动物园更不是马戏团——或许我们该记住野生救援组织那句警示标语:“你的自拍,可能是它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
毕竟,真正的爱护从来不是征服与玩弄,而是学会保持敬畏的距离。
来源:老何的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