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刘邦在起义的后期,革命运动性质变化,前者仍是农民起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08:38 2

摘要:刘邦的革命运动起源于陈胜吴广起义,到了后期成为权贵豪强地主阶级的代表,脱离了农民起义根本和性质。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掀起了对秦王朝的斗争历程,不到半年时间就失败,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原来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后代贵族朝臣官员,在农民起义军

刘邦的革命运动起源于陈胜吴广起义,到了后期成为权贵豪强地主阶级的代表,脱离了农民起义根本和性质。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掀起了对秦王朝的斗争历程,不到半年时间就失败,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原来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后代贵族朝臣官员,在农民起义军的号召下,加入了推翻秦王朝的革命运动中。

却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官僚阶层,完全改变了农民起义的性质,是新兴的权贵阶层统治阶级。刘邦,项羽就是这些集团的代表,所以不具备农民起义的性质,是一种对旧王朝统治的革命和革新。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雕塑。

以新的统治集团统治思想,进行新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和资源,成为政权的统治者。而完全代表着农民利益的陈胜吴广则被刘邦,项羽等所替代,推翻了秦朝统治,建立了汉王朝的统治,极少部分农民成了上层官员将领。

拥有了地位和特权,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脱离了农民身份改变了阶级成份,也就不是彻头彻尾的农民了。刘邦也就是这些人的代表和领袖,成了开国皇帝,倍受尊崇,世代仰慕和祭祀。刘邦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不是农民起义。

李自成与刘邦在后期的革命运动中明显的区别在于仍然固守和坚持农民的本分,为了农民利益而斗争到底。李自成所领导的起义,从头至尾都是农民起义性质,没有背离和抛弃农民的根本利益,坚决的站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对立面,对权贵官员豪强地主富人进行土地和财富的追赃追缴,作为起义军队伍的军饷,减少或者避免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纳税项目和数额。

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方针政策,广泛传播“迎闯王,不当差,不纳粮”的口号,从根本的生产资料出发,提出了公平的原则和目标,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基础问题,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加入,壮大了起义军队伍的规模和实力。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像

刘邦是在秦王朝酷法暴政基础上,大兴土木,残忍的压诈杀害平民百姓,处决违规官员兵卒,导致国内分崩离析,以春秋战国诸侯为核心权贵集团反对和挣脱秦王朝的统治,纷纷加入到农民起义军,成为中坚力量、核心力量、领导。

大量的士族集团,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谋略家纵横集中到刘邦的起义队伍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与刘邦个人素质和胸怀的优势相结合,构成了进步的积极的高层领导者,依靠其战略谋略和才能,在诸侯争霸中异军突起,取得最终胜利,建立新的王朝。

汉高祖刘邦及其朝臣将领雕像

李自成所处的斗争形势和思想观念完全不同于秦末革命运动,旧王朝的旧官僚贵族士族仍然固守忠君思想,将农民起义军视为叛贼,做坚决的斗争。为李自成所处的明朝末年的时代和形式与秦末完全不同,大明王朝没有诸侯国后代和官员的反叛势力,得不到上层士族集团和官员的拥护和支持。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忠君报国意识根深蒂固,明朝皇帝成为精神领袖和灵魂支撑,对末代皇帝缺乏内在的背叛和反动力量,形势所迫可能会投降归附,但缺乏思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政治和思想上的重要因素,所以,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没有得到进步的儒生士人和士族集团的支持和辅佐。

仅有少数落魄的底层举人参加,缺乏足够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另外还有经济上的问题。李自成以追赃助饷为名,没收权贵朝臣、官员豪强和地主阶级财产、财富和粮食,使不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造成了极大的仇恨和隐患,形势所迫而屈服,一旦形势变化则成为反动力量,报仇雪恨。

所以就造成了吴三桂等人投降满清军队,凶猛的反击报复,最终实现了明朝残余势力与满清政权的结合,优势互补成为强大的力量,提供了思想和战略的指导,从此取得节节胜利,残酷的镇压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也被杀害。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运动彻底失败。

来源:鹤之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