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学习之法:华为这台“学习机器”是怎么学习的

摘要:《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就是:华为,表面是一头“销售动物”,实则是一台“学习机器”。书里写到:“学习”是华为最根本的竞争力,也是华为作为一家一开始没有先验优势的创业公司,在过去三十几年中,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甚至跨越不同行业的核心秘密。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558天

《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就是:华为,表面是一头“销售动物”,实则是一台“学习机器”。书里写到:“学习”是华为最根本的竞争力,也是华为作为一家一开始没有先验优势的创业公司,在过去三十几年中,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甚至跨越不同行业的核心秘密。

而今天这本《华为学习之法》,正是要告诉我们,华为这台学习机器是怎么学习的。

这本书的作者叫邓斌,是一位曾经在华为工作了11年的老员工,曾经担任华为的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还是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代表作“学习华为三部曲”在业界知名度很高,这三部曲分别是《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还有我们今天要为你介绍的这本《华为学习之法》。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的是“华为向谁学”,分析了华为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下篇讲的是“华为怎么学”,讲述了靶向思维、求渔思维、迭代思维这三大学习原则。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读者在学习华为的路上少走弯路;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精进或成长,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通过了解华为的学习之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今天,我顺着原书思路,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首先第一部分,我们重走一遍华为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的学习经历,看一看“华为向谁学”;第二部分,我们重点关注华为在学习历程中始终贯彻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三种思维,靶向思维、求渔思维和迭代思维。

第一部分

一起走一遍华为过往三十几年的学习历程。

首先是从1987年华为刚成立,到1997年这十年。作者说,在这期间,华为的学习探索还比较凌乱,主要是在被动响应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了,就赶紧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见招拆招、见洞补洞,没什么章法。任正非也回忆说,在华为成立之初,他经常是听任手下们自由发挥;那时,他们就像玻璃窗上的苍蝇,乱碰乱撞,听到客户一点点的改进要求,就奋力找机会。

任正非那个时候被人叫作“甩手掌柜”,他后来说,其实自己也不是想甩手,而是真不知道怎么管。

后来,从1998年开始,这种状态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变,华为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比如,在组织管理这一块,之前任正非不是说“不知道怎么管”嘛,于是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他们就跟着以IBM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咨询顾问,一招一式地学习怎么构建良好的管理体系。为了请来这些老师,华为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拜师IBM开始至今,华为向全球各咨询公司支付的咨询服务费累计超过了400亿元。

对于这件事,任正非是这么说的,“节约是节约不出一个华为公司的,抓住了战略机会,花多少钱都是胜利;抓不住战略机会,不花钱也是死亡”。而为了抓住战略机会,一定要去请最好的老师;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为了省钱而选择自学。

好,说回找西方企业来给自己做咨询顾问这件事。这其实是一种挺常见的做法。不过,有很多企业发现,这些“外来的和尚”给自己建的管理框架,并不实用;还有的企业,原本的流程只是效率比较低,后来请了个咨询公司,把流程制度整个重建了一遍,结果运行起来漏洞百出,反而把企业拖垮了。

华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给自己定的规矩是,不能想着,花钱请了咨询公司,就等着他们来改造自己;而是要在咨询公司来之前,就想清楚,自己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外来的和尚”只是能帮着把解决问题的路径清晰化的一个助攻而已。这样,才能确保你的学习过程是“以我为主”,真正能“为我所用”的。

具体来说,华为向IBM学习,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内部调研,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当时他们找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还有一个是怎么根据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来制定战略,并且让全员都针对这个战略达成共识。接下来第二个阶段,就是分析想要解决某个问题,公司目前差的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未来的业务模型。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这个业务模型。

这套分阶段的学习流程,后来在华为内部沉淀成了一套专用的方法论,被沿用到了他们后续在跟麦肯锡、埃森哲、德勤、安永等很多西方咨询公司合作的过程中。

从本质上看,这套方法论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学习这件事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是不成立的;不管我们找了多么厉害的“外来和尚”作为帮手,如果自己都没想清楚要念什么经,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学,是不可能获得提升的。换句话说,“学习”本身不是目的,通过学习解决具体问题才是目的。这个朴素的道理,却经常会被忽视。

好,说回华为在组织管理这一块的学习经历。从2009年开始,华为发现,虽然他们通过对IBM的学习,把管理的主干结构变得更清晰、更标准了,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最突出的就是,从后台到一线销售的指挥流程比较僵硬、繁琐,降低了指挥效率。华为体会到,这个问题是很多西方大企业的通病,那么显然,光向这些企业学习就不够了,所以,他们决定,增加一个新的学习对象,那就是美军。

为什么要学美军呢?因为他们也曾经面临跟华为类似的问题。1991年的时候,美军已经很久没有遭遇过大的挑战,在“养尊处优”中,组织变得越来越臃肿,行动效率也越来越低。所以,从2001年开始,美国政府启动了长达10年的军队改革,核心思路就是向一线放权,让在一线打仗的官兵,能对一些事情直接做决策,能第一时间得到后方的军备支持。

这给了任正非很大启发,所以后来,他呼吁公司内部从组织、作战、授权等方面学习美军。在公司这个环境里,销售部门就是一线,所以,其他部门要及时响应销售部门的呼唤,给足他们弹药炮火的支援。

比如,产品部门要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链要给用户及时、准确地发货,服务部门要做好客服,等等。还有,在很多公司,研发部门跟销售或者客服部门的交流不多,更不太会去直接接触客户;但是在华为,研发经理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公司的一线销售平台上转悠,日常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进行外部交流。像这些,都体现了华为对美军的学习成果。

好,说完了华为在管理方面的学习经历,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业务方面的学习经历。

这里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心法,叫“标杆超越法”。说的是,把本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跟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进行对比,先把他们的最佳做法复制过来,然后再进行迭代优化。

这其实回答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华为总是能完成一次又一次“惊险的跳跃”。你看,它作为一家做2B业务起步,也就是一开始只跟电信运营商打交道的公司,后来却又在手机2C销售,这个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市场里做成了国内第一;并且不管是2B还是2C,它都成功地把业务范围从国内拓展到了全球多个地区。这里面的每一次跳跃,它面临的都是跟原来非常不一样的生存环境。这种情况下,光靠自己的经验积累肯定不够,那怎么办呢?

靠的就是这个“标杆超越法”。作者认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低头踏实做自己的事当然重要,但是抬头去看行业标杆是怎么做的也很重要。进入一个新行业,最重要的是研究行业标杆的经验,包括客群定位、产品形态、渠道策略、运营模式,等等。一定要确保,自己盯住的是一位真正的顶尖高手。因为,“跟最好的老师学,60分也可以;跟差的老师学,100分也没用。”华为认为,向顶尖高手学习,即使自己悟性差,至少也能学成二流高手;如果老师是三流的,自己最后很有可能变得不入流。

不过,华为并不是只瞄准了一个公司去学,而是把业务按模块分解,不同的模块盯住不同的老师。比如,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学爱立信,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学苹果,在2C的销售渠道策略方面学OPPO、vivo,等等。并且,对每一个标杆的学习,都尽量细化。比如,在产品方面,不仅要了解竞品的外观和操作界面,还要对有几个板卡、几个数据接口、几种切换模式、产品系列怎么命名,还有各项性能指标等等,都了如指掌。

作者在这里还补充说:很多企业向别人学习的时候,都会不经意间陷入一个陷阱,那就是,会不自觉地拿着放大镜找别人的缺点,一旦找到一个缺点,就全盘否定别人。但是,在华为看来,一家企业想要走向成功,就不能总想着规避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个或几个优点发挥到极致。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个习惯,其中的一个习惯是“发挥人的长处”,包含发挥上司的长处、下属的长处及自己的长处。管理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时刻要记得,你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挑刺或批判,也不是为了扳倒老师,而是为了让他的长处成为你成长的养分。

但是,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那些曾经把业务做得很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为,过去做得越成功,当下就越难回到“空杯心态”。但华为认为,你要意识到,自己学习别人的目的,是因为要解决新问题、应对新环境,无论过去多么成功,现在都得从零开始,虚心学人所“长”。记住这一点,你能借鉴学习的对象才会更多,学习的心态也更健康。

除了行业标杆之外,华为在业务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对象,那就是顾客。

为什么要向顾客学习呢?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笑话来说明原因。说几位哲学家在马路上散步,看到远处有只母鸡,准备从马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于是,他们开始争论,鸡为什么要冒着在车水马龙中被撞的风险过马路。一位哲学家说:“它肚子饿了,要冲到马路对面找吃的。”

另一位哲学家说:“它的孩子在马路对面等它。”还有一位哲学家说:“它应该是瞎的,根本看不到路上的车。”言谈中,几人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都搬了出来,但是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旁边路过的一位老农嘟囔了一句:“鸡为什么过马路,你得问鸡啊!”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里面的道理不假,那就是,要想生产出顾客喜欢的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不能光自己琢磨,你得真的去问顾客,让顾客成为企业的老师。

这个传统,从华为刚诞生的时候就有了。我们知道,华为是做电信设备销售起家的。它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市场里已经耸立着很多巨人了。这些巨人资金多、技术硬、牌子响,而华为什么都没有。他们只能围绕着销售这一环,从顾客这里挖掘新的需求,摸索服务优化的方向。

所以,华为的销售人员就想方设法地跟顾客深入交流,把交流中发现的客户想法传到后方;产品研发人员也会主动去一线寻找可以创新优化的点子。就这样,公司才开发出一个个受到顾客认可的项目。

根据书里的内容,我们还能发现,华为在向顾客学习的时候,有一个信条:顾客越挑剔,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多;顾客的要求越高,成长的速度就会越快。

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日本客户是全球最严格的客户之一,但也恰恰是他们,让华为的质量管理有了很大提升。比如有一次,华为有一批货品被日本客户退货。华为开始很纳闷,因为这批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后来查明,是因为他们给货品贴标签的时候比较随意,没有贴在固定的位置上。

这些标签,如果人工识别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日本客户是用机器扫码、自动识别的,如果标签不在固定的位置,就没法识别;所以,这批货品才会被全部退回。华为内部经过讨论,认为:虽然目前大多数客户都用的是人工识别的方式,不会像日本客户要求这样严格;但是,产品质量不仅仅包括生产技术的质量,还包括对货品交付的每一个环节的品质要求。所以从此,华为在贴标签的时候,一律采取标准化操作,贴在固定的位置。

还有,当年英国电信在对华为进行供应商认证的时候,采用的认证体系非常严苛,有上百条细化的条目。当然,这并不是针对华为,在通信行业里,大家公认,英国电信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超级客户。作者说,虽然,他们的这套严苛的认证体系,对于华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长达三年的认证过程中,华为比对着认证条目,一条条地查漏补缺,系统地理解了跟世界级运营商做生意需要具备的条件。

上面这些例子,就很典型地体现了,让挑剔的顾客倒逼自己成长的学习思路。

第二部分

刚才我们一起走了一遍华为在过往三十多年里的学习历程。我们看到,在管理这条线上,华为主要是向西方企业学习,向军队学习;在业务这条线上,主要是向标杆学习,向顾客学习。

到这里,我们关注的更多是,华为向谁学、学什么;而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学习内容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华为的学习方法。书里重点讲了华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的三种思维,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第一个,靶向思维。具体来说就是:先瞄准,再开枪;一切学习,都要以解决问题为靶心,以改变现状为出发点。为了解释这个观念,作者先是引用了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的一段话,很形象,是这么说的:

“企业家要知道自己是有局限的,有些东西搞不定,就得花钱去买。我们平时会花钱买原料,买羊肉,其实知识、创意也一样,也需要花钱买。创意有创意领域的高手,管理有管理领域的高手,企业家就是组合各种资源,组合原料,组合人,组合创意,再把它销售出去,把钱收回来,然后继续循环。”

这段话其实就很好地揭示了,靶向思维在实践中该怎么运用。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缺陷在哪,然后带着问题去找老师,把老师们针对不同问题能提供的“最优方案”整合过来。这里要注意,很多企业在向外部取经的时候,对于什么是“最优方案”有一定误解。比如,他们可能会认为,目前业界最先进的,或最受认可的做法,就是他们要学习的“最优方案”。但如果是一个具有靶向思维的企业,就会意识到,只有对症下药的,并且自己能驾驭得了的方案,才是“最优方案”。

作者认为,靶向思维将伴随一个企业从行业中的“跟随者”走向“领先者”。当企业在行业中扮演“跟随者”的角色时,学习是为了在管理、技术、人才、流程等方面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也就是为了追上标杆。这是在做“独善其身”的工作。而当企业已经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了,学习就是为了自我超越、持续领先。这个时候,你不仅要懂得通过自我批判,持续修缮短板,还要担负起行业引领者的责任,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外界认可度。这就是在做“兼济天下”的工作。对于个人来说,也是类似的。不管是想“独善其身”,还是想“兼济天下”,靶向思维都能帮你明确,脚下的前进方向。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华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的第二种思维:求渔思维。这里的渔,是三点水加一个钓鱼的鱼。求渔思维的核心要义是,学习,要探求事物的底层逻辑,而不是表面的形式。关于这个观念,书里虽然也讲了华为过往是怎么践行的,但对于咱们来说,更有参考价值的可能是,作者对于正在学习华为的企业的提醒。

他认为,中国企业在向华为学习的时候,也要学习华为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学习华为的具体做法。比如,如果一家企业的经营环境跟华为差异很大,那华为用起来有效的做法,他们用可能就会很别扭;还有,20世纪90年代华为的做法和现在有很多不同,但很多企业不仔细去思考那些做法的背景,把华为不同时期的做法一股脑地学起来,无异于邯郸学步,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刚才我们举的这些例子,说的是,按照求渔思维,有哪些是不该学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表面上不能学,实际上可以学,或应该学。

比如,书里有个例子,说的是,华为曾经花了高昂的学费,向IBM学来了一套产品开发系统,叫IPD;到目前为止,华为很多几千人的研发队伍,都是靠着这套系统来管理的。那么,如果是一家小型企业,研发团队只有30人,该不该学华为的IPD系统?很多人会认为没法学,因为规模差距太大了。但是,作者认为,可以学。因为IPD的核心思想是“并行设计”,也就是,在产品构建的早期,不要让一个小团队关起门来死磕,而是让公司里各个角色的人员全都参与研发。如果能领会到这个要领,就能很自然地发现:无论3000人的研发队伍,还是30人的研发队伍,都可以学IPD。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产品服务的。只要是产品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就必须着手解决,这就是服务存在的意义。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华为有一套专门的服务流程,简称ITR(Issue To Resolution)。这个流程实现了从客户服务请求到服务请求关闭的闭环,是华为内部的四大主要流程之一。那么,华为这个流程能学吗?作者认为,首先要知道,企业级的服务,关键在于,要让不同的人做出一致的服务质量。

没有一致,就等于没有服务。如果A员工自觉性高,交付质量好;B员工对待工作不认真,交付质量就差,这样呈现在客户面前的结果就不可控,可能会“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而要达到“一致”这个要求,就不能依赖个体的自觉性,而要依靠服务流程化、服务模板化。如果能从这个层面理解服务,就抓住了ITR这套系统的“牛鼻子”,无论是华为9000亿元年营收规模的服务体系,还是900万元年营收的服务体系,都可以学ITR。

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企业层面的学习;其实,个人层面的学习,也需要会“求渔”。比如,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去学一些家庭收纳整理的知识,有人看见了会说,你家才30平方米,又不是人家动辄300平方米,哪有那么多东西要整理呢?但如果理解到,收纳的核心是提升空间利用率,优化人与物的关系,就会明白,小房间其实更需要收纳。

还有,很多人会在工作之余去学经济学类的课程,有人看到了会说,你的工作又跟这些没关系,为什么要学呢?但如果理解到,经济学本质上是在帮你建立起一套超脱感性、权衡多方的思维模式,就会明白,不管是做什么工作,这种思维模式都是能用得上的。

好,到这里,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求渔思维”。下面再来说最后一种思维,迭代思维。它的核心要义是:学习别人,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超越别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刚才我们在讲“标杆超越法”的时候讲到,华为会把本公司业务分模块拆解,跟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进行对比,先把他们的最佳做法复制过来,然后再进行迭代优化。前面我们主要讲的是对比和复制这两步,现在重点来说说,最后的迭代优化,也就是迭代思维所关注的内容。

华为在学习过程中的迭代,首先体现在,他们在向外部的老师学习这件事上,信奉的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会只是去吃老师喂到嘴里的东西,而是会不断琢磨着,怎么把学到的本事持续优化。

比如,刚才我们提到,华为曾经向IBM学来了一套产品开发管理系统,叫IPD。这套系统最初在华为内部搭建起来的时候,是1999年;而如今,20多年过去了,IPD仍然在支撑华为超过10万人的产品研发团队进行大规模协作,只不过,它已经从最初的1.0版升级到了2021年的11.0版,全面覆盖了从运营商业务到消费者业务的所有产品研发工作。

作者还透露说,目前,华为的这套产品研发管理系统,水平已经超越了IBM;IBM有意高价购买华为升级后的系统流程,再销售给中国的其他大型企业;不过,华为没有同意这项交易。

除此之外,华为在学习过程中的迭代思维还体现在,当公司整体超越了之前的行业标杆,成为行业第一之后,并不会停止学习,而是会采用“分而化之,持续学习”的策略。也就是,把业务不断地细分,继续寻找学习对象,让自己能够在更细分的领域也成为第一。比如2011年之后,华为的整体业务实力在同行中已经成为佼佼者;这个时候,任正非把公司业务拆为三驾马车,每驾马车分别对标不同的学习对象。

通信运营商业务对标爱立信;企业业务对标思科;消费者业务则进一步细化成高端和中低端,定位高端的华为手机对标三星、苹果,定位中低端的荣耀手机则对标OPPO、vivo。这样一来,就有了更加明确的迭代方向。

从这些例子来看,迭代思维其实就体现了一个学习者应有的姿态,那就是:在学习的路上,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结语

在第一部分,我们一起走了一遍华为过往三十几年的学习历程,重点关注的是华为向谁学、学什么。我们看到,在刚建立的前十年,华为的学习探索还比较凌乱,主要是在被动响应问题,没什么章法。后来,从1998年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变,华为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在管理这条线上,他们主要是向西方企业学习,向军队学习;在业务这条线上,主要是向标杆学习,向顾客学习。

在第二部分,我们关注的是“华为怎么学”,重点讲了华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的三种思维,分别是,靶向思维、求渔思维,还有迭代思维。

其实,今天这本书,回答了我心头的一个困惑。你看,华为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先验优势的。技术、产品、资本、人脉……一项优势也不占,只能靠倒腾各种东西找饭吃,连减肥药都卖过。之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卖小型电话交换机,就这样进了通信领域。可是后来,它却从1987年一直走到了今天,业务范围从2B拓展到了2C,从国内发展到了全球;在这个过程中,它要面对的未知领域,远远大于已知领域。那么,它是如何突破一重又一重困境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华为的这条成长之路上,只有“学习”是一条永恒不变的路线。并且,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华为特有的“学习三段论”,那就是:先带着具体问题,去找业界最优秀的老师;然后,在确定老师的做法跟自己“灵魂契合”的前提下,精准复制,在“硬学”中调整;最后,持续迭代、超越老师。

就像任正非说的:大机会时代,对每个人都提供了机会,唯有一个要求——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作者认为,虽然现在,“如何成为下一个华为”好像已经成为一个“网红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华为是时代的产物,不可复制,但可以学习,尤其是学习“华为如何向别人学习”。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探讨,启发你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撰稿:哈希;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父母成为榜样,孩子更有力量!

把时间变成孩子的资产,每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帮助孩子拥有一个、每一本书都学习过的书房。

妈妈怕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来源:中国公民郑胜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