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知道做完手术能看得这么清楚,我当初就不该瞎琢磨那么久!” 术后拆纱布那天,崔大爷盯着窗外的绿树,声音里满是激动。身旁的弟弟也没闲着,拿着手机反复放大相册里的照片,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 这对相伴多年的老兄弟,终于摆脱了白内障的困扰,重新拥抱了清晰的 “
“早知道做完手术能看得这么清楚,我当初就不该瞎琢磨那么久!” 术后拆纱布那天,崔大爷盯着窗外的绿树,声音里满是激动。身旁的弟弟也没闲着,拿着手机反复放大相册里的照片,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 这对相伴多年的老兄弟,终于摆脱了白内障的困扰,重新拥抱了清晰的 “视” 界。
说起这对兄弟和眼科医院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几年前。当时哥哥突发眼疾,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打听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一家眼科医院。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从入院检查到后续治疗,医护人员全程耐心又细致,不仅把每一个注意事项都讲解得明明白白,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更是超出了预期。也是从那时起,这家医院就成了兄弟俩心中的 “放心选择”,之后再遇到眼部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
可从去年开始,麻烦事悄悄找上了门。先是弟弟发现看报纸时,必须把报纸凑到鼻尖前才能看清上面的字;没过多久,哥哥也遇到了困扰,炒菜时看不清油星子溅起的轨迹,甚至好几次把盐罐和糖罐弄混,闹了不少哭笑不得的笑话。察觉到不对劲的兄弟俩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双双被确诊为白内障。
“要在眼睛上动刀子?这可不行!” 一听说需要手术,兄弟俩瞬间慌了神。弟弟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在网上刷到不少关于 “白内障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差” 的说法,越看心里越打鼓;哥哥虽然对之前就诊的医院有好感,但一想到手术要在脆弱的眼睛上进行,也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迟迟下不了决心。
直到他们再次踏进这家眼科医院的门诊,心里的焦虑才慢慢被抚平。接诊的医生没有一上来就催促手术,而是先拿着详细的检查报告,用通俗易懂的 “大白话” 给兄弟俩讲解:“现在的白内障手术都是微创的,切口比针尖还小,整个手术过程也就十分钟左右,你们完全不用害怕。”
更让兄弟俩安心的,是术前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从眼压测量、角膜厚度检测到眼底情况排查,十几项术前检查一项都没落下,每一个数据都力求精准。医生还充分考虑到俩人的日常用眼习惯 —— 哥哥平时爱下棋,需要清晰的近距离视力;弟弟喜欢户外拍花鸟,对远视力要求更高,专门为他们调整了人工晶体的参数。手术前一天,护士还特意打来电话,反复叮嘱术前饮食禁忌、手术当天要穿宽松衣物、不要佩戴首饰等注意事项,生怕有任何遗漏。
手术当天,兄弟俩互相打气,一起走进了手术室。可让他们意外的是,手术比想象中顺利太多。“躺在手术台上,刚听到医生说‘放松,马上就好’,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有一点轻微的异物感,手术居然就结束了!” 事后回忆起手术过程,弟弟还忍不住感慨,之前的担心全是多余的。
术后第一天拆纱布的场景,成了兄弟俩这辈子都难忘的画面。当医护人员轻轻揭开眼睛上的纱布,弟弟先是愣了几秒,随后突然指着天花板上的吊灯,激动地喊道:“哥!你快看那灯上的花纹,我都好几年没看清过了!” 哥哥赶紧凑过去一看,眼眶瞬间湿润了:“可不是嘛,连灯绳上的小疙瘩都看得一清二楚!”
如今,摆脱了白内障困扰的崔氏兄弟,又重拾了往日的生活乐趣。每天清晨,哥哥都会去公园和老伙计们下棋,再也不用麻烦别人把棋子摆得特别大;弟弟则背着心爱的相机,穿梭在公园和郊外,捕捉花鸟的灵动瞬间,朋友圈里的照片也从之前的 “模糊马赛克” 变成了高清特写。俩人还总跟身边有同样困扰的老熟人分享:“别害怕,找个靠谱的地方,把心里的顾虑跟医生说透,这手术没那么可怕。”
其实在生活中,像崔氏兄弟这样对白内障手术充满恐惧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的害怕,大多源于对手术的 “未知”—— 怕疼、怕有风险、怕术后恢复不好。但崔氏兄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选对靠谱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把心里的顾虑彻底沟通清楚,那些所谓的 “恐惧”,都会被专业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化解。
对老年人来说,晚年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身边的风景,能清晰地望着家人的笑脸,就是最简单也最珍贵的幸福。希望每一个被白内障困扰的人,都能少一点犹豫,多一份勇气,早日摆脱模糊的世界,重新看清这个充满美好的人间 —— 毕竟,那些清晰的瞬间,都值得被好好珍藏。
来源:EYE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