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要抵制中国?他是想让我们也修条渠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16:10 1

摘要:据《史记·张仪传》载,当时韩国“地不满九百里”,而《战国策·韩策一》里说韩国士兵“悉之不过三十万”。

战国时期我们有个小诸侯国,也叫韩国。

大概地点是在山西省的东南以及河南的中西部。

据《史记·张仪传》载,当时韩国“地不满九百里”,而《战国策·韩策一》里说韩国士兵“悉之不过三十万”。

这个韩国比较弱小,在战国中后期,面对秦国的压倒性优势,韩国对其强盛既恐惧又怨恨,但不敢正面抗衡。于是,韩国人想出了条 “疲秦计”: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秦王修建一条从泾水到洛水的大型灌溉渠(即 “郑国渠”),试图通过消耗秦国人力、物力来拖住秦国。《史记・河渠书》记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

后来秦王还真依他们的计去修渠了。

渠修好后秦国引泾水注入洛水,盐碱地变成了良田。秦国国力瞬间大增,五年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给收了。

战国七雄里韩国是第一个被统一掉的雄,好死不死的业绩是教秦国建了条富国强民的渠。

讲这个故事,不是笑话这个主意馊。

弱国在外交焦虑的时候往往会集体失智。

我看二千年后跟我们韩国同名同姓的一个国家,大抵是要犯同样的毛病。

今年7月份首尔的反华游行,韩国 “爱国国民运动联合” 等保守团体高举 “中国干预大选” 的标语,喊出 “滚回中国”“抵制中国人” 等歧视性口号,还向途经的华人投掷杂物。

而曾表示将推动中韩关系正常化的李在明却在此时保持了沉默。甚至还公开表示:“希望美国不要误解自己”。

这举动并不比当年的韩桓惠王明智多少。

韩国人反华,我觉得究其根上的原因是——作为邻居,你居然比我强。

众所周知,韩国人不愿意承认历史上与我们的宗藩关系,老提什么他们有5000年的独立发展史啥的,这事看他们的历史教科书就能知道,明明高句丽是中国边疆政权,硬被他们塞进了韩国的历史里面。我们明朝万历年间出兵帮朝鲜抗日的事迹,被缩水成教科书角落的脚注;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干脆直接撕掉,换成神话人物檀君——这位据说在位1500年的“开国始祖”,比忍者神龟都能活。

这种叙事手法的精妙之处在于:把千年文化依附史,改写成了“反抗中国霸权”的史诗。

韩国驻华大使馆官网公然宣称檀君是民族源头,考古证据?不需要,那玩意儿不如民族主义者的嘴硬。

于是韩国的年轻人从小就被灌输了一个理念:中国=影响韩国伟大历史的绊脚石。

韩国对文化归属的极度不自信,也是造成了民众过度敏感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韩国可能被5000年民族发展史给洗脑了,所以非常热衷于将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划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尤其近几年更是孜孜不倦将“拿来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泡菜、瓷器、造纸术,甚至就连端午节都登上了韩国申遗的名单。

这种文化焦虑催生被害妄想症,在冬奥会我国朝鲜族代表的服饰上爆发。

你们中国怎么能在这种场合穿我们的服装呢?这不是觊觎我们伟大的韩服文化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事我们中国也太难了,支持咱朝鲜族人民穿吧?韩国说我们是文化掠夺。如果我们不让他们穿呢?估计韩国又得说我们想种族灭绝了。

后来韩剧《朝鲜驱魔师》因出现了皮蛋月饼,居然也有观众怒斥这是“中国渗透”;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还有韩国网民竟抗议“中国剽窃了春节”。这事已经乱到没法讲理了。

只不过最近中国不再惯着他了,直接甩出了137份证据,那些让韩国人自以为豪的千年文化传承,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优越感破产后的撒泼。

韩国年轻人是反华的主力军。有数据显示75%的韩国年轻人表示看不起中国,认为中国又穷又落后,这个比例冠绝全球。

这群喝着“汉江奇迹”的奶长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发现他们奶粉罐上全印着“Made in China”——突然发现2023年中国GDP已经是韩国的十倍,连广东一个省的体量都能单挑他们全国。这谁受得了?

这种心理落差比玩跳楼机还刺激,于是各类社交媒体就成了他们的呕吐袋。

延世大学论坛上,“中国间谍操控选举”的谣言点击量飙升;景福宫地铁站挂出“中国留学生是潜在间谍”的横幅,活脱网络暴力线下体验店。

有个人类学教授一语点破了玄机:在韩国反华已成产业链,中国就是韩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出气筒,极端思想+数字技术=流量印钞机。

大肆宣传中国阴谋论的那帮人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

韩国政客的魔术:把失业率变出反华口号。

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政府“紧急戒严令”的破产,揭开了反华政治操演的序幕。

为逃避弹劾危机,其团队炮制“驻韩美军逮捕99名中国间谍”的谣言,尽管后来美韩官方双双辟谣,但该谎言仍在保守派社交媒体获得超百万转发。

于是这种“危机转移术”迅速官方化:宣称“中国人用无人机拍摄美国航母和韩国国情院,中国太阳能设备破坏韩国森林”等,并以此作为戒严的正当化依据。

近几年来,韩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

中国在3D NAND混合键合技术专利数超越韩国,三星被迫向中企支付专利费,半导体部门利润骤降37%。现代汽车在华销量暴跌75%,被比亚迪碾得冒烟。韩国泡菜原料30%进口自中国,2024年对华贸易逆差556亿美元的背景下,政客却把正常经济数据变成了“是中国人在抢你们饭碗”的谣言。

明明在韩华人仅占总人口1.3%,他们青年失业率21.3%的黑锅却精准扣在了华人头上。

极右翼团体举着美国国旗在建国大学中国街咆哮“让中国人滚出韩国”,像极了马戏团的猴子表演翻跟头——只不过猴子还知道自己不翻会被后面的鞭子抽,而他们不知道,只以为自己是在“爱国”。

认贼作父引起的“安全焦虑”

韩国有些人把美国当救世主,殊不知在对方眼里自己只是地缘筹码。

自2016年“萨德”入韩以来,中韩关系瞬间冻成了冰棍,乐天超市关闭87家在华门店,韩国的旅游、化妆品、影视业一下子损失6000亿韩元。

如今美军基地扎在韩国国土上,韩国人却举着星条旗反华——这操作好比是请强盗住进了自家客厅,然后开始骂隔壁邻居看他的眼神不够温柔。

美军基地污染汉江水源案拖延十年未决,战时指挥权更被永久攥在华盛顿手中;美韩联合军演出动B-1B轰炸机挑衅朝鲜后,特朗普转头对韩加征25%关税。

这事没人提,也不敢提。

后来《韩民族日报》看不下去愤而发声:“把中国当出气筒危险又愚蠢”。

但那帮政客们选择战略性忽视,因为他们早算清账了:煽动反华的成本,比解决国内矛盾可便宜太多了。

韩国反华是面照妖镜:一照出了他们历史教育的偏执,二照见了他们经济上的技不如人,三更照见了他们执政党的鼠目寸光。

我特想建议韩国人都去买面中国产的镜子——毕竟这玩意申不申遗都能看得清晰。

照一照便知:跟着美国遏华,如同骑自行车追高铁;而拥抱中国崛起,至少能搭上全球经济的顺风车。

劝他们还是先把反华横幅的布料省下来吧,毕竟失业率21.3%的时候,这些布料改做口罩会更实惠点。

总结一句话:如果你是一只弱鸡,最好的生存策略不是撒泼骂街,而是研究怎么让主子感恩节改吃素。

相信中韩以后会友好起来的。

至于渠嘛,我们一直在修。

近期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施工,

有时间欢迎去看看。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你们的每一个鼓励都是我坚持这个公众号的动力。

岁月静好,愿你我之心,永远不老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